图书介绍

新一代互联网原理、技术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一代互联网原理、技术及应用
  • 王兴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1897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一代互联网原理、技术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新一代互联网的由来和现状1

1.1.1 Internet的出现和发展1

1.1.2 新一代互联网的提出3

1.1.3 国外NGI的研究进展5

1.1.4 国内NGI的研究进展6

1.2 NGI与NGN9

1.2.1 NGN的提出9

1.2.2 NGN的体系结构10

1.2.3 NGN的技术特点11

1.2.4 国外NGN的相关研究13

1.2.5 国内NGN的相关研究15

1.2.6 NGN与NGI的异同16

1.2.7 三网融合18

1.3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20

1.3.1 渐进式体系结构的研究思路21

1.3.2 革命式体系结构的研究思路22

1.3.3 体系结构案例23

1.4 新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30

1.4.1 共性关键技术30

1.4.2 单元关键技术44

1.5 相关国际标准化工作51

1.5.1 IETF51

1.5.2 ITU53

1.5.3 IEC56

本章小结58

习题58

参考文献59

第2章 服务质量63

2.1 基本概念63

2.1.1 概述63

2.1.2 QoS定义65

2.1.3 QoS度量参数68

2.1.4 QoS体系结构70

2.2 QoS控制模型71

2.2.1 集成服务模型72

2.2.2 区分服务模型74

2.2.3 以MPLS-TP为中心的模型76

2.3 QoS信令协议81

2.3.1 RSVP81

2.3.2 NSIS87

2.4 QoS路由90

2.4.1 QoS路由概述90

2.4.2 QoS路由协议93

2.4.3 QoS路由算法102

本章小结116

习题116

参考文献116

第3章 组播121

3.1 基本概念121

3.1.1 组播产生的原因121

3.1.2 组播需解决的问题122

3.1.3 IP组播及其模型123

3.1.4 应用层组播124

3.1.5 组播体系结构124

3.2 组播树和组播数据转发125

3.2.1 密集模式树和稀疏模式树125

3.2.2 组播树的维护126

3.2.3 组播数据转发128

3.3 组播拥塞控制129

3.3.1 组播拥塞控制概述129

3.3.2 组播拥塞控制算法130

3.4 组播管理协议131

3.4.1 组成员管理协议131

3.4.2 组播可靠性保证协议132

3.4.3 域内组播路由协议133

3.4.4 域间组播路由协议134

3.5 组播路由算法135

3.5.1 组播路由算法的设计原则135

3.5.2 组播路由问题的网络模型135

3.5.3 经典组播路由算法136

3.5.4 QoS组播路由算法分类137

3.5.5 QoS组播路由算法举例141

本章小结150

习题150

参考文献151

第4章 光网络155

4.1 概述155

4.1.1 光纤通信的发展155

4.1.2 光纤通信技术157

4.1.3 光网络的发展159

4.1.4 光网络模型和网元165

4.1.5 国内外研究概况176

4.2 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和结构178

4.2.1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178

4.2.2 自动交换光网络184

4.3 选路和波长分配189

4.3.1 RWA问题描述189

4.3.2 路由选择算法193

4.3.3 波长分配算法195

4.3.4 光层RWA问题197

4.3.5 虚拓扑设计和重构200

4.3.6 RWA研究进展203

4.4 业务量疏导204

4.4.1 业务量疏导问题描述204

4.4.2 业务量疏导技术206

4.4.3 环网中的业务量疏导207

4.4.4 网状网中的业务量疏导211

4.4.5 业务量疏导研究进展218

4.5 光网络生存性机制220

4.5.1 光网络生存性问题描述220

4.5.2 环网中的生存性机制223

4.5.3 网状网中的生存性机制226

4.5.4 多层网中的生存性机制229

4.5.5 光网络生存性研究进展231

本章小结233

习题233

参考文献234

第5章 移动与无线网络240

5.1 概述240

5.2 移动互联网243

5.2.1 移动互联网概述243

5.2.2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247

5.3 无线局域网266

5.3.1 无线局域网概述266

5.3.2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269

5.3.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273

5.3.4 无线局域网的定位技术282

5.4 移动自组织网络286

5.4.1 移动自组织网络概述286

5.4.2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体系结构289

5.4.3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291

5.5 无线网状网309

5.5.1 无线网状网概述310

5.5.2 无线网状网的标准化工作316

5.5.3 无线网状网的关键技术319

5.6 工业无线网络332

5.6.1 工业无线概述332

5.6.2 工业通信需求334

5.6.3 工业无线网络标准335

5.6.4 工业无线网络的研究及进展339

5.6.5 工业无线的行业应用342

本章小结343

习题344

参考文献345

第6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353

6.1 概述353

6.2 无线传感器网络353

6.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354

6.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技术357

6.2.3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359

6.2.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362

6.2.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服务支撑技术367

6.3 物联网376

6.3.1 概述376

6.3.2 物联网关键技术379

6.3.3 物联网应用案例396

本章小结399

习题400

参考文献400

第7章 空间网络406

7.1 概述406

7.2 临近空间网络407

7.2.1 临近空间飞行器408

7.2.2 临近空间协同探测网410

7.2.3 临近空间网络路由协议411

7.2.4 临近空间网络管理419

7.3 卫星网络427

7.3.1 卫星通信与卫星网络427

7.3.2 多址接入控制MAC协议432

7.3.3 卫星网络的路由技术435

7.3.4 卫星网络的传输层技术439

7.4 太空网络443

7.4.1 太空网络概述443

7.4.2 太空网络物理层技术449

7.4.3 太空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450

7.4.4 太空网络网络层协议453

7.4.5 太空网络传输层协议459

7.5 容迟/容断网络466

7.5.1 容迟/容断网络概述466

7.5.2 容迟/容断网络体系结构469

7.5.3 容迟/容断网络的路由技术476

7.5.4 容迟/容断网络的传输技术482

7.5.5 容迟/容断网络的安全技术485

7.5.6 容迟/容断网络的应用与发展486

本章小结489

习题490

参考文献490

第8章 可信网络497

8.1 概述497

8.1.1 可信计算498

8.1.2 可信网络501

8.1.3 可信网络体系结构504

8.2 可信网络模型505

8.2.1 TNC网络模型505

8.2.2 SAVA模型514

8.2.3 其他模型520

8.3 可信网元技术521

8.3.1 信任计算技术522

8.3.2 网络访问保护技术524

8.3.3 网络准入控制技术531

8.3.4 可信认证技术532

8.3.5 密钥技术536

8.4 可信网络实例539

8.4.1 国外研究539

8.4.2 国内研究542

8.4.3 发展趋势544

本章小结544

习题545

参考文献545

第9章 认知网络548

9.1 概述548

9.1.1 认知网络的定义549

9.1.2 认知网络的特性550

9.1.3 认知网络的认知过程551

9.1.4 认知网络架构553

9.1.5 认知网络的应用555

9.2 现有网络模型中的认知技术556

9.2.1 生物启发式网络556

9.2.2 认知Ad Hoc网络560

9.2.3 自适应网络564

9.2.4 自管理网络572

9.3 认知网络中的跨层设计技术579

9.3.1 跨层设计的含义579

9.3.2 认知网络协议的跨层优化581

9.3.3 跨层优化的研究进展582

9.4 认知网络中的知识学习技术583

9.4.1 知识学习的表达方法584

9.4.2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认知技术586

9.5 认知网络中的分布式学习推理技术590

9.5.1 学习和推理的架构590

9.5.2 分布式推理技术592

9.5.3 分布式的学习方法596

9.6 认知网络应用案例599

9.6.1 认知网络在认知无线电中的典型应用599

9.6.2 Motorola的平滑移动自治系统610

9.6.3 入侵检测和防范系统614

9.6.4 MANET中的路由选择策略617

本章小结619

习题619

参考文献620

第10章 应用实践630

10.1 主干网630

10.1.1 Internet2631

10.1.2 CERNET2636

10.1.3 G?ANT2641

10.1.4 日韩NGI主干网644

10.2 园区网646

10.2.1 总体设计647

10.2.2 交换设计649

10.2.3 路由设计649

10.2.4 园区网中的QoS651

10.2.5 园区网中的组播651

10.2.6 园区网中的移动与无线网络652

10.2.7 园区网中的物联网652

10.2.8 园区网中的安全652

10.2.9 园区网典型实例653

10.3 网格计算与云计算658

10.3.1 网格计算659

10.3.2 云计算662

10.4 典型应用665

10.4.1 视频会议与数字电影院665

10.4.2 远程医疗669

10.4.3 远程教育672

10.4.4 分布式虚拟现实674

本章小结676

习题676

参考文献677

缩略语6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