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朝同题诗歌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六朝同题诗歌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18450.jpg)
- 沈凡玉著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ISBN:978986350117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六朝同题诗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1
第二节 研究范围义界6
一、「六朝」之时代范围义界6
二、「同题」定义与界说8
三、关于「命题」问题的说明13
第三节 研究文献回顾15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预期目标19
一、研究方法19
二、预期目标21
第二章 同题诗歌产生之环境与理论背景25
第一节 文学集团的形成与同题共作25
一、「诗可以群」25
二、六朝文学集团概述29
三、文学集团活动与同题共作的关系41
四、结语48
第二节 文学观念的演变与同题诗歌49
一、同题:跳脱政教、抒情的描写与互文49
二、文学独立、物色标举与同题诗歌的关系53
三、重视学习、辨体、新变与同题诗歌的关系64
四、结语78
第三节 文学史的建构——经典意识与同题诗歌79
一、同题创作的「经典」意识79
二、文学史建构、经典作品标举与同题诗歌的关系83
三、政治权力标举文学经典与同题典范的转移95
四、结语104
第四节 作者的经典——同题与其他连结传统的创作形式106
一、同题:个人创作与文学传统的连结106
二、用典习尚与同题诗歌109
三、标明拟篇与同题诗歌116
四、作者效体与同题诗歌122
五、摘句为题与同题诗歌129
六、结语136
第三章 异代同题:文学传统的形成与嬗变139
第一节 无题之同题:「杂诗」与「拟古」同题群的特色与发展139
一、「无题诗」同题群的形成与转变139
二、「杂诗」同题群的风格倾向143
三、「拟古」同题群的经典接受151
四、《文选》「杂诗」、「杂拟」类的选录标准与特色164
五、「无题诗」同题群转变的意义180
第二节 乐府同题拟作中抒情、托喻传统的成立与消解182
一、乐府旧题同题拟作现象182
二、曹魏、晋宋同题拟作汉乐府的抒情转向与政治歌颂186
三、齐梁诗人乐府拟作对抒情、托喻传统的消解206
四、六朝诗人乐府拟作中与前人的关系样态217
第三节 岁时节候同题群的嬗变与成型221
一、岁时与人生的对应221
二、魏晋时代「感时兴怀」的季节书写226
三、东晋、刘宋节候同题群的增加与玄理超越238
四、吟咏四季:齐梁诗歌中节候同题群的开创与定型249
五、齐梁诗人奠立岁时节候同题群的意义与贡献276
第四节 人物同题群之个体形象塑造与转变281
一、从历史人物到传说人物281
二、魏晋「咏史」同题群的士人出处关怀286
三、南朝人物同题的去道德化与审美情境化307
四、宫体盛行与人物形象的俗化、艳情化332
五、从咏史到怀古的过渡347
第四章 同题共作:文学集团的对话与时空凝聚355
第一节 同题共作与时空情境的凝聚355
一、文人聚集的认同与想像355
二、生活常态的跳脱:节日游宴与从驾游览363
三、感官快意的共享:游戏娱乐与歌筵舞席369
四、群体离散的阴影:祖饯宴集与重临哀悼382
五、仕途生涯的参与:政治、学术与宗教集会391
六、结语396
第二节 同题共作中的社交话语399
一、「第二种声音」399
二、直接称颂君主的社交语言402
三、运用典故比拟的社交语言421
四、文人同侪情谊、志向的交流对话433
五、结语443
第三节 同题共作中的游戏话语445
一、游戏文学与文人群体的互动445
二、以男女情爱为核心的嘲戏448
三、针对同题前作的刻意反诘465
四、结语472
第四节 同题咏物诗的发言模式与君臣对话474
一、齐梁咏物诗及其同题共作的兴起474
二、「物」的不遇之叹与冀遇之愿481
三、「物」的见用之幸与见弃之忧493
四、同题咏物诗中的君臣对话514
五、依违于托喻传统与社交辞令之间525
第五节 同题边塞诗的言志传统与忠诚宣示529
一、南朝边塞诗的传统与同题共作529
二、魏晋以来征戍、游侠同题群的言志传统533
三、南朝同题共作边塞诗的忠诚宣示548
四、六朝边塞诗同题群的文学史意义567
第五章 结论571
第一节 文学史上「同题」现象之成因571
第二节 纵向同题传统之形成与嬗变575
第三节 文学集团同题共作之话语功能582
第四节 结语587
参考文献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