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当与德行 康德伦理学的反思与重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亚当与德行 康德伦理学的反思与重构
  • 刘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6321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亚当与德行 康德伦理学的反思与重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康德的伦理学:义务论还是德性论?1

第一节 作为“义务论”的康德伦理学3

一 德性伦理学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评3

二 “康德式伦理学”的发展7

第二节 对康德伦理学的“德性式”解读10

一 新康德伦理学的兴起10

二 “康德对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与亚里士多德”12

三 对绝对命令的重新解读15

四 对“出于责任”动机的讨论17

第三节 重思康德伦理学的思想主题20

一 问题的提出:“义务论”还是“德性论”20

二 康德的伦理学:正义学说与德性学说22

三 对康德伦理学的“遗忘”与“重构”25

第二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30

第一节 重建道德基础30

一 走出传统的形而上学30

二 何为“道德形而上学”?32

第二节 绝对命令的第一个公式:普遍公式(FUL)35

一 FUL与FLN的关系37

二 FLN与四个例子的证明39

三 康德式伦理学的发展及批评40

第三节 绝对命令的第二个公式:人性公式(FH)41

一 自在目的41

二 关于“自在目的”的争论43

三 人性公式的推出及其解析46

四 FH与对四个例子的补充证明56

第四节 绝对命令的第三个公式:自律公式(FA)59

一 FA的主导性地位59

二 康德关于“自律与自由”的论证是否是循环论证?62

三 康德对于自由的道德哲学证明70

第三章 正当的形而上学:走向正义82

第一节 关于“法权论”与“道德形而上学”关系的争论83

第二节 法权论的普遍原则对应绝对命令的哪个公式?85

一 UPR与FUL的关系86

二 UPR与FH的关系86

三 UPR与FA的关系87

第三节 法权与道德在何种意义上存在联系?88

一 如何从纯粹实践理性去论证法权的普遍原则?88

二 法权与外在自由91

第四节 法权从道德中的分离与独立93

第五节 从正当上升到德性95

一 正当的优先性95

二 正当中德性的缺乏97

第四章 德性的形而上学:走向德性99

第一节 德性与目的:康德的责任—目的论99

一 关于“义务论”和“目的论”的争论99

二 实践理性自身的目的:同时是责任的目的101

三 “同时是责任的目的”与“人性公式”的关系105

四 康德德性论何以在根本上是目的论?107

五 “目的论对义务论”还是“目的论和义务论”114

第二节 德性与自由115

一 德性与自由意志(de freie wille)115

二 德性与自由决意(de freie Willkür)129

第三节 德性责任的不完全性及其带来的“Latitude”134

一 关于“Latitude”的三种争论135

二 广义德性责任的不完全性带来的“Latitude”137

三 不完全德性责任带来的“Latitude”有多大?144

第四节 德性与情感:对道德法则的敬重(Achtung)146

一 Achtung:一种理性的道德情感147

二 敬重的基础:人的价值和尊严148

三 敬重与责任150

第五章 个人的德性完善152

第一节 恶(a-与a0之间)152

一 谁是我们真正的敌人152

二 人的本性中趋恶倾向的三个层次154

第二节 自制与德性之间(a0与a+之间)155

一 康德的德性是否仅仅是亚里士多德的自制155

二 自制与德性的区分157

三 自制与德性的距离161

第三节 作为力量的德性:Tugend(a+)166

一 德性是一种好的意向(gute Gesinung)168

二 德性是一种坚强的勇气(fortitude)170

三 德性是一种力量(strength)172

第四节 德性与希望(a++)173

一 从人性上升到人格173

二 重建向善的原始禀赋力量174

三 希望之维:对道德进步的不断追求178

第五节 人的生命力量的展开179

第六章 对他人的友爱德性183

第一节 对他人的友爱德性:爱与敬重185

一 对于“友爱”的讨论185

二 友爱:爱与敬重的平衡191

第二节 友爱与不偏不倚是否相容?197

一 偏倚论与不偏不倚论的争论:友爱问题197

二 康德的友爱与不偏不倚如何相容?200

第三节 一种公共、伦理共同体内的友爱202

一 伦理共同体内的友爱202

二 广泛的开放性和利他性207

第七章 走向正当与德性的统一211

第一节 现代性道德困境问题及其三种思路211

一 德性伦理学的复兴212

二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215

三 现代正义自由理论的发展221

第二节 一种可能的思路:正当与德性的融合223

一 为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道德如何作为义务的基础?223

二 道德形而上学:从正当上升到德性225

三 走向正当与德性的统一228

第三节 康德伦理学的现代意义232

结语 我们需要怎样的德性伦理学?234

参考文献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