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艺学方法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艺学方法论纲
  • 何国瑞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0368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文艺学-方法论 方法论-文艺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艺学方法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文艺学3

第一章 哲学方法论上的论争3

一 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3

二 唯物辩证法是最科学的元方法5

1.客观世界是一元的5

2.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元论7

3.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局限9

三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研究任何问题的理论前提10

1.反映论涵盖了一切学科的本原11

2.任何文艺作品无不是现实的反映13

3.反映论与所谓的“主体性”15

四 多元论在理论上是虚伪的8

1.多元论者唯心论的文学观19

2.多元论者唯心论的人生观20

3.多元论者唯心论的世界观25

五 多元论兴起的原因26

第二章 建设文艺学体系的几个方法论原则31

一 坚持一元论,综合面面观——关于元方法论问题31

二 认识论偏了,反映论不如生产论——关于理论基础问题34

1.文艺不是一种特殊的认识34

2.认识论不等于反映论41

3.生产论更贴近文艺实际45

三 从“是什么”转到“为什么”上来——关于叙述起点问题46

1.历史从哪里开始,问题就从哪里提出46

2.人类为什么要创造艺术48

四 “艺象”优于“艺术形象”——关于核心范畴问题52

1.创建范畴三原则52

2.“艺术形象”的局限56

3.什么是艺象57

五 坚守其道.可离其经,发展其论——对待马列文论的态度问题61

第三章 研究问题出发点的论争65

一 维特根斯坦的话能作出发点么66

二 “约定俗成”之规能作为前提么69

三 哲学研究的范围究竟是什么73

四 实践使我提出新看法80

1.学生的疑问和理论家的非难80

2.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质疑82

3.人及其艺术活动中的非认识性反映89

五 我总怕自己失去好奇心93

下编 马克思主义人论与文艺99

第一章 关于人性99

一 人性的三个层次及其统一99

1.人的动物性99

2.人的生产性100

3.人的社会性104

4.现实的人是一定自然环境中的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物106

二 三种错误的人性观107

1.“自然本性”论107

2.“唯阶级性”论109

3.“符号动物”论111

三 文艺与人性113

1.人性不是创作的出发点113

2.人性不是评价作品的标准116

3.文艺要正确表现人性119

第二章 关于人的“异化”123

一 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异化”思想123

1.《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及其“异化”的思想123

2.《手稿》所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124

3.马克思后来对《手稿》的自我清算129

二 国内外《手稿》热中的“异化”理论132

1.所谓两个马克思、两种马克思主义132

2.所谓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135

三 文艺与“异化”138

1.西方现代派文艺中所表现的“异化”138

2.我国前几年文艺中的“异化病”142

3.社会主义文艺如何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弊端146

第三章 关于人道主义150

一 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150

1.人道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50

2.人道主义的实质151

3.为什么会出现新的人道主义热155

二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59

1.作为伦理观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59

2.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区别160

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规范162

三 文艺与人道主义163

1.人道主义在文艺史上的进步作用163

2.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危害164

3.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宣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67

附编173

一 文学的风格及其发展趋势173

二 古代文论发展中的“转注”现象184

三 古诗在心理平衡中的特异功能187

四 从艺术生产论看新潮美术204

五 评新潮美术“不可避免”说215

六 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体意识226

七 走向永恒的典型艺象235

后记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