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建设与改革史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建设与改革史鉴](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287462.jpg)
- 杨光明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3104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建设与改革史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历史雏型1949
(1927~1949
第一章 工农民主时期(1927~1937)1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1
一、农民协会——民主主义行政的萌芽1
二、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性质7
三、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行政机构10
第二节 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14
一、行政区划14
二、地方行政建制15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19
第三节 行政法制和检察、司法制度21
一、行政法制建设的开端21
二、行政监察及反腐败斗争24
三、行政与司法的关系36
第四节 政治体制特点与行政管理经验40
一、工农民主政府总体格局40
二、工农民主政权体制特点42
三、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经验47
第二章 抗日民主时期(1937~1946)50
第一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制度50
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性质50
二、边区(省)行政制度53
三、行政区公署制度56
四、县行政制度57
五、区行政制度62
六、乡行政制度65
七、村行政制度67
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初创73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关系74
一、议行关系74
二、行政与司法80
三、行政和督察83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府的行政经验86
一、行政基本格局86
二、行政历史特点87
三、行政管理经验92
第三章 人民民主时期(1946~1949)102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行政制度102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性质102
二、新解放区城市军管制度108
三、大解放区行政制度112
四、内蒙古自治政府117
第二节 行政关系及行政法制119
一、议行关系124
二、行政与司法130
三、行政法制132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经验132
一、基本格局132
二、行政的特点133
三、历史启迪134
中篇:形成与演变1976
(1949~1976
第四章 过渡形态时期(1949~1954)141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府的成立及其过渡体制141
一、当代中国政府的成立141
二、中央人民政府暂行最高国家权力143
三、国家行政管理暂行中央两级政府体制146
四、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148
五、大行政区制度150
六、单一国家主权制153
七、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结构体制157
第二节 党对国家行政的领导和党政关系的探索159
一、领导成员“党政合一”式160
二、“党组”、“一元化领导”和多党合作162
三、“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制度165
四、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169
五、党领导行政法制化建设173
第五章 基本定型时期(1954~1957)1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形成与特点179
一、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形成179
二、行政管理的统一与集中186
三、党领导国家事务的方式与组织制度190
四、意识形态管理的行政干预198
第二节 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体制改进201
一、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初期正规化建设201
二、对意识形态管理的初步调整207
三、行政体制改进的酝酿209
四、行政体制的基本格局213
第六章 曲折前进时期(1957~1966)219
第一节 行政体制的初步改革及其严重冲击219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良好起点219
二、“大跃进”的严重冲击222
三、反右斗争扩大化的消极影响225
第二节 行政体制的曲折变动228
一、党政不分的迅速发展228
二、政企不分的恶性恶化230
三、行政法制建设的曲折232
第三节 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238
一、行政管理大的收权238
二、党政关系的重新调整241
三、干部管理体制的改进246
第四节 高度集权行政体制的强化248
一、纵向和横向权力向党的系统集中249
二、行政管理机构的膨胀与准军事化254
三、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258
第七章 混乱破坏时期(1966~1976)261
第一节 行政管理的严重瘫痪261
一、行政管理体制职能、结构大转变的前奏261
二、革委会——“文化大革命”的畸形产儿264
第二节 行政管理的矛盾困境273
一、革委会职能分化与机构膨胀274
二、“精简—膨胀、下放—回收”的大循环280
三、干部管理体制的混乱284
第三节 行政管理的畸形演变290
一、“批林批孔”中的行政管理291
二、“全面整顿”中的行政管理293
三、“七五宪法”与行政管理296
下篇:在改革中前进1991
(1976~1991
第八章 恢复发展时期(1976~1984)305
第一节 行政管理的拨乱反正305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识的起点305
二、“七八宪法”与行政机构设置309
三、国家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根本纲领313
四、“八二宪法”与行政管理317
第二节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323
一、理顺党政关系的初步实践323
二、干部制度改革与干部队伍“四化”建设328
三、精简政府机构,适当下放行政权力335
第三节 行政民主与法制建设340
一、行政民主建设340
二、行政立法工作的发展344
三、行政司法与行政监督353
第九章 重要探索时期(1984~1988)367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67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367
二、民族自治地方370
三、民族自治机关377
四、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382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领导制度386
一、国务院总理负责制386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389
三、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392
第三节 行政立法和行政监督制度394
一、国务院的行政立法工作394
二、行政监督的地位与作用402
三、中国行政监督的基本途径407
第十章 全面改革时期(1988~1991)416
第一节 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起点416
一、实行党政分开416
二、政府机构的改革419
三、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421
四、我国行政法制的探索429
五、行政监察的前瞻436
第二节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440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440
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445
三、海南大特区452
四、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458
第三节 “一国两制”与特别行政区制度465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465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472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478
四、台湾特别行政区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