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
  • 胡清国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416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汉语-否定(语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否定观念和否定范畴1

1.1.1 否定观念是客观世界否定性本质的高度抽象和概括1

1.1.2 否定范畴是否定观念在语言中的映射3

1.2 否定形式的界定4

1.3 否定句和肯定句的联系与差异7

1.3.1 否定的有标记性和肯定的无标记性7

1.3.2 否定和肯定的句法不对称8

1.3.3 否定的跨层级性9

1.3.4 否定的可划分性11

1.3.5 否定肯定的可转换性12

1.4 现代汉语否定研究综述14

1.4.1 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的研究14

1.4.2 否定标记的句法和语义比较研究15

1.4.3 否定格式研究17

1.5 本研究的路径取向和结构框架22

1.5.1 本研究的路径取向22

1.5.2 本文的结构框架24

第二章 “V不C”的强势与理据26

2.0 引言26

2.1 “V不C”的强势表现27

2.1.1 “V不C”的使用频率远高于“V得C”27

2.1.2 “V得C”的分布主要在疑问句中28

2.2 形式与意义的不对称29

2.2.1 句法形式的不对称29

2.2.2 语法意义的不对称32

2.3 “V不C”强势的理据34

2.3.1 语言的象似性34

2.3.2 “V不C”语法化的时间早于“V得C”36

2.3.3 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37

2.4 小结37

第三章 “不V了”的句法语义分析40

3.1 “不V了”结构的语义差异40

3.1.1 “不V了”结构的三种语法意义40

3.1.2 “不V了”三式各自要求的语义特征41

3.1.3 “不V了”结构是一个歧义格式42

3.2 “不V了”结构的句法差异43

3.2.1 成分的省略44

3.2.2 对“V”的选择46

3.2.3 词语的组配49

3.3 对“了”和“不了”的分析53

3.3.1 对“了”的认识53

3.3.2 对“不了”的认识56

3.4 表“谢绝”义的“不V了”结构的语用价值57

3.5 结语60

第四章 “一量(名)”否定格式及其语法化63

4.1 引言63

4.2 格式义对量词的选择64

4.2.1 量词级次的规约64

4.2.2 量词通用性的限制66

4.2.3 主观性和客观性69

4.3 不定量词“点(儿)”对格式的适应性71

4.3.1 “点(儿)”共时的高频率71

4.3.2 不定量词进入“一量(名)”完全否定格式的兴替变化72

4.3.3 “点(儿)”对格式适应性的理据74

4.4 “一量(名)”完全否定格式的语序选择及制约因素75

4.4.1 B式“否定+一量(名)”语序的强制性或倾向性使用条件75

4.4.2 A式“一量(名)+否定”语序的强制性或倾向性使用条件78

4.4.3 两种语序选择的制约因素80

4.5 “一量(名)十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共时表征与内在机制84

4.5.1 “一量(名)+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共时表征84

4.5.2 “一量(名)+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内在机制85

4.6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语法化历程87

4.6.1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历时变化87

4.6.2 对历时变化的基本判断91

4.6.3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语法化路径92

4.7 结语93

第五章 否定结构与句末语气词的组配及有关问题96

5.1 引言96

5.2 否定结构与传疑语气词的组配97

5.2.1 “吗”与否定结构的组配97

5.2.2 “呢”与否定结构的组配99

5.2.3 “吧”与否定形式的组配101

5.3 否定结构与传信语气词的组配102

5.3.1 “的”与否定结构的组配103

5.3.2 “呢2”与否定结构的组配105

5.3.3 “罢了”、“而已”与否定结构的组配107

5.4 排斥否定形式的极性语气词108

5.4.1 极性语气词“来着”和“着呢”108

5.5 句末语气词的语用价值113

5.5.1 句标记113

5.5.2 完句功能115

5.5.3 凸显情感117

5.6 小结119

第六章 否向副词的认知解释及其类型学意义123

6.1 引言123

6.2 否向副词的判别标准及其类别124

6.2.1 否向副词的判别标准124

6.2.2 否向副词的类别126

6.3 否向副词的语用价值130

6.3.1 强调功用130

6.3.2 否定预设133

6.3.3 凸显主观性136

6.4 否向副词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认知解释和类型学意义140

6.4.1 否向副词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认知解释140

6.4.2 否向副词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类型学意义146

6.5 结语148

第七章 否向副词“根本”与“压根”的跨维度比较152

7.1 引言152

7.2 句法的差异表现152

7.2.1 对形容词的选择限制152

7.2.2 句法分布153

7.2.3 对主语人称的选择与限制154

7.2.4 时间词语156

7.2.5 频率副词157

7.3 言语运用的不对称158

7.3.1 使用频率的不对称158

7.3.2 使用区域的不对称159

7.4 语用功能的差异比较161

7.4.1 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161

7.4.2 主观性的强弱164

7.4.3 语体的分别169

7.5 小结170

第八章 “不客气”和“别客气”173

8.1 引言173

8.2 “不客气”的分化173

8.2.1 语法单位174

8.2.2 句法分布175

8.2.3 句法制约177

8.3 “不客气”和“别客气”181

8.3.1 使用语境181

8.3.2 词语增量182

8.3.3 语法单位182

8.4 “不客气”的礼貌性及其理据184

8.4.1 “不客气”比“别客气”更礼貌184

8.4.2 “不客气”更为礼貌的内在理据185

8.5 小结190

第九章 “Neg+V+O”和“S+Neg+V”的句法不对称及其制约因素193

9.1 引言193

9.2 句法的对称与不对称194

9.2.1 句法分布的对称性194

9.2.2 句法分布的不对称196

9.3 语义特点和形式特征198

9.4 结构的功能差异200

9.4.1 常态和异态200

9.4.2 长时和短时202

9.4.3 有定和无定203

9.4.4 主观和客观205

9.5 语用差异的深层理据207

9.5.1 陈述与描写207

9.5.2 事件结构209

9.5.3 话题焦点211

9.6 小结213

第十章 与否定相斥的语义因素及其句法表现216

10.1 引言216

10.2 调量217

10.2.1 名词和量词的重叠218

10.2.2 形容词的重叠218

10.2.3 动词的重叠220

10.2.4 谓词性并列结构句220

10.3 陈述性和描写性222

10.3.1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222

10.3.2 增强形象性的句子手段224

10.3.3 拟声词作状语或谓语225

10.4 定位和定时226

10.4.1 定位存现句226

10.4.2 定时存现句227

10.4.3 定位和定时概念与否定相斥的理据227

10.5 小结229

第十一章 否定句的承句功能及其制约231

11.1 引言231

11.2 共变关系231

11.2.1 顺承和语用等级232

11.2.2 逆承236

11.3 预设的规约238

11.3.1 预设评价的正负对立239

11.3.2 预期信息和反预期信息241

11.4 逻辑推理与常规推理243

11.4.1 逻辑推理243

11.4.2 常规推理247

11.5 小结251

第十二章 总结253

12.1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与“句管控”253

12.2 本书的成绩和特点257

12.3 本书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261

参考文献263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