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间美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间美术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3275715.jpg)
- 王树村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 ISBN:753622966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395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民间工艺-美术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间美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4
总论18
一、何谓民间美术?18
二、民间美术之品类20
三、民间美术与民俗20
四、民间画工与画家22
五、民间美术与国画23
六、民间美术与漫画24
七、民间美术与美术史26
八、民间美术与文学28
九、民间美术与戏曲30
门神门画篇32
绪说33
第一章 秦铸铜人守门的故事35
第二章 汉代门神始渐增多36
第一节 门阙与铺首36
第二节 神荼与郁垒37
第三节 门上画武士38
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的门神40
第一节 墓砖的门神40
第二节 石刻的门神41
第三节 门上贴画鸡42
第四章 隋唐门神样式繁多43
第一节 隋代门神考43
第二节 门神唐代多44
第三节 墓室的门神44
第四节 虎头书聻字45
第五节 钟馗作门神45
第五章 五代浮雕彩绘门神47
第六章 两宋的门神与门画48
第一节 印卖的门神48
第二节 能动的钟馗49
第三节 门神与诗文49
第七章 辽金元北方的门神51
第一节 辽墓之门神51
第二节 门画四公子51
第三节 道观塑二神52
第四节 门神与元曲53
第八章 明代门神纵横发展54
第一节 将军充门神54
第二节 伍员与赵云55
第三节 宫门将军炭55
第四节 木石雕门神56
第五节 文官守财库56
第六节 闹门神杂剧57
第七节 文人之题咏58
第八节 画家与门神58
第九章 清代门神多种多样59
第一节 清宫诸门神59
第二节 门画童子多60
第三节 门神皆名将61
第四节 门官与贤臣62
第五节 蚕室门画猫63
第六节 家畜圈门画64
第七节 诗文咏门神64
第十章 门神画粘贴有定则65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的门神画67
第十二章 水族与两脸的门神68
第十三章 门神教人抗日救国69
结语71
民俗版画篇73
绪说74
第一章 版画艺术雅俗之分75
第二章 民俗版画反映生活76
第三章 民俗版画中的纸马78
第一节 纸马为神所依79
第二节 殿版与坊刻本80
第四章 宋代套色纸马艺术82
第一节 北宋三姑置蚕83
第二节 南宋临安纸马83
第五章 辽金元三朝的甲马85
第一节 中原纸马北移85
第二节 元大都的甲马86
第三节 杭州俗信纸马87
第四节 宁夏纸马古朴87
第六章 明代纸马遗世者多88
第一节 北京纸马尚存89
第二节 开封纸马已绝90
第三节 杭州岁时纸马91
第四节 乐神曲与纸马92
第七章 清代各地纸马繁多93
第一节 红楼梦中纸马93
第二节 北京百份纸马94
第三节 苏州无锡纸马96
第四节 福建台湾纸马100
一、泉州的天公金100
二、台湾省的甲马101
三、妈祖的图像多102
四、保生大帝图版103
五、众王爷的甲马104
六、日统下的甲马106
第五节 广东香港拜神纸107
一、佛山宝安禄马107
二、反帝侵略黑旗110
三、香港神纸祈财110
四、打小人祭白虎111
第六节 云贵各族纸马113
一、增将军誓灭俄兵203
二、奉天省俄军受困204
三、日俄争旅顺炮台204
第六节 太平天国之年画205
一、洋兵惨杀太平军206
二、天朝得胜图最多206
三、围剿太平军图目208
四、天朝末期的年画209
五、反映捻军的年画210
第七节 维新思想新题材211
一、办学堂女子自强212
二、开矿筑路新气象213
三、西方风情的年画214
四、清除积弊的年画215
五、古为今用的年画217
六、讽刺朝野的年画218
第四章 民国年画续发展220
第一节 反映起义的作品221
第二节 袁世凯张勋闹剧223
第三节 瓜分中国之继续225
第四节 军阀混战的年画227
第五节 民国年画之改良228
第六节 抗日救亡之先声231
第五章 抗战年画的兴起232
第一节 抗日救国的年画232
第二节 解放区的新年画235
第六章 年画名乡名家记237
第一节 北宗画传杨柳青237
第二节 四川年画古本多242
第三节 开封年画历史久244
第四节 晋南年画始于金246
第五节 苏州年画多仕女248
第六节 广东年画销海外250
第七节 台湾年画源福建251
结语254
外一篇256
第一章 别开一枝的戏曲画257
第一节 画中有戏观众多257
第二节 古代戏画已难得258
第三节 宋金年代戏曲画258
第四节 元代的诸般戏画259
第五节 明代的戏曲版画259
第六节 清代戏画之繁荣260
一、乾嘉盛世戏出画262
二、道光年间戏出画262
三、清末武打戏出画263
四、爱国的戏出年画265
第七节 身段程式入画面266
第八节 年画的戏曲风格267
第九节 杨柳青戏出年画269
第十节 苏州的戏出年画271
第二章 石印年画与月份牌274
第一节 石印年画的兴起274
第二节 早期的月份牌画275
第三节 年画里的月份牌277
第四节 宣传革命的月份牌277
第五节 中华帝国月份牌278
第六节 月份牌画名作多278
第七节 月份牌画分十类279
第八节 抗敌的月份牌画280
第九节 月份牌画法开秘281
第十节 近代画家知名录281
附一 民间陪嫁的箱底画285
附二 年画收集出版史料292
第一节 中国年画之外流292
一、昆明汉族纸马114
二、彝族渐耳云马115
三、白族本主纸符115
四、纳西族的纸马116
五、贵州佛教纸马117
第七节 藏族木刻嘛呢旗119
第八章 辛亥革命后的纸马123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灶马123
第二节 日本侵华的纸马124
一、伪“满洲国”纸马124
二、铁蹄下的纸马125
三、纸马抗日救国127
第九章 纸马艺术处理手法128
第十章 文学里的纸马故事130
第一节 韩幹画马130
第二节 药王成圣130
第三节 梅葛仙翁131
第四节 葛洪炼丹132
第十一章 纸马名数与历史观133
第十二章 中国纸马对外影响138
第一节 东南亚华人纸马138
第二节 日本的木制绘马140
第十三章 回顾近代纸马研究143
第十四章 流通民间的插图版画146
第一节 儿童读物之插图146
第二节 百科全书之插图148
第三节 灵签善书之插图150
第四节 劝善图书价值观153
第五节 关帝劝善在兴汉154
第六节 天后圣迹连环画157
第七节 上海民俗新版画159
第八节 雕刻钞票与图章160
结语162
民间年画篇163
绪说164
第一章 年画一词之定义165
第二章 年画形成与发展166
第一节 新年赐画始于唐166
第二节 宋代年画已形成167
第三节 辽金北方的年画168
第四节 落寞的元代年画171
第五节 明代年画之复兴173
第三章 清朝年画之盛衰179
第一节 年画的黄金时代179
第二节 嘉道年间的年画185
一、白莲教与红楼梦186
二、牧民的毡房年画188
三、历画洋人进宝图189
第三节 反帝年画之蜂起190
一、抗英帝鸦片侵华191
二、反帝借传教侵略192
三、黑旗军抗敌屡胜193
四、中日战争的年画195
第四节 义和团拼死反帝197
一、三军水陆操演图198
二、天津大沽口失陷199
三、捉拿倭俄奸正法199
四、北仓陆战报大捷199
五、杨村大战捉西弁200
六、义和团大破洋兵200
七、恢复天津拼死战200
八、宋宫保大破外兵201
九、拳民炮打西什库201
十、董福祥军门小像202
十一、国民捐宣传爱国202
第五节 日俄帝国争关东203
第二节 年画研究之成果293
石刻线画篇297
绪说298
第一章 研究线画之意义298
第一节 石刻线画与拓片299
第二节 先拓碑文后拓画300
第三节 石刻线画之价值301
第二章 汉画民间艺人作302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线画304
第一节 石刻画师蒋少游305
第二节 曹衣出水石刻画306
第三节 北朝石刻佛画多307
第四节 北齐北周之佛画308
第五节 石室石棺的线画310
第四章 隋唐的石刻线画313
第一节 隋代线画不多见313
第二节 唐代石刻线画多314
第三节 域外人物与乐舞315
第四节 道教的石刻线画316
第五节 房山的石刻线画317
第六节 唐陵墓的仕女画318
第五章 宋金元石刻线画320
第一节 摹刻古画始于宋320
第二节 宋代宗教石刻画321
第三节 石刻线画孝行图322
第四节 宋代杂剧石刻画323
第五节 石刻宫室地理图323
第六节 耕织图与茶神图324
第七节 淹没了的石鱼画324
第八节 辽金元续有新刻325
第九节 金代的孝子石棺325
第十节 中岳庙图及其他326
第十一节 繁多的元代石刻326
第十二节 潘德冲棺上戏出327
第十三节 元代的四翅天使328
第六章 明代石刻出新样329
第一节 明代道释石刻画329
第二节 石刻三教九流图330
第三节 线刻玄天上帝图330
第四节 石棺上的戏出画331
第五节 题材广泛的石刻331
第六节 为传世复刻名画332
第七章 清代石刻续发展333
第一节 石棺线刻已消沉333
第二节 生产题材渐增多334
第三节 景物写实的石刻334
第四节 古物名画之石刻335
第五节 清末线刻之衰落335
第八章 石刻线画人名录336
一、道释人物336
二、肖像337
三、园林山水337
四、畜兽飞禽338
五、竹兰花卉338
六、其他338
结语340
剪纸艺术篇342
绪说343
第一章 剪纸释义及技艺345
第二章 汉代造纸与金箔346
第三章 晋代剪彩为燕形347
第四章 南北朝对马剪纸348
第五章 隋唐剪纸出新样348
第一节 隋代僧俗之剪纸348
第二节 御赐彩胜始于唐349
第三节 剪彩为胜美人图349
第四节 唐代之佛教剪纸350
第五节 人胜剪纸流国外351
第六节 招魂剪纸今未绝352
第六章 宋代剪纸品类多352
第一节 用途广泛宋代纸352
第二节 赐幡胜宋沿唐制353
第三节 桐川张王之“意思”354
第四节 专业剪纸始出现354
第五节 皮影创始于刻纸354
第六节 剪纸与陶瓷工艺355
第七节 音乐律学与剪纸356
第八节 剪锦《杨妃上马图》356
第七章 元代剪纸与剪画357
第一节 祈晴和尚扫晴娘357
第二节 剪纸艺术收藏家357
第三节 走马灯剪纸探微358
第八章 明代的剪纸艺术359
第一节 窗花与夹纱灯画359
第二节 剪纸花鸟的扇面359
第三节 剪纸《一团和气图》360
第四节 白莲教剪纸成兵360
第九章 清代剪纸传世多361
第一节 刺绣花样与刺绣361
第二节 《红楼梦》中花样子362
第三节 剪彩贴绒花鸟画362
第四节 剪纸艺术之改进363
第五节 罕见的刺绣画稿364
第六节 木刻本的花样子365
第七节 刺绣画稿增新样365
第八节 清末剪纸新题材366
第十章 窗画与剪纸窗花367
第十一章 民族与民俗剪纸368
第十二章 剪纸艺术之分类370
第十三章 风采各异的剪纸371
第一节 延安和西北剪纸371
第二节 合阳窗花乃纸塑372
第三节 蔚县窗花戏出多373
第四节 天津剪纸样儿新374
第五节 山西剪纸寓意深375
第六节 山东剪纸存古风377
第七节 东北剪纸传世多378
第八节 金华剪纸精且巧379
第九节 孝感鄂城雕花样380
第十节 广东刻纸样别致381
第十四章 各创一格的能手386
第一节 河北艺人王老赏386
第二节 潮州巧姨江根和386
第三节 泉州艺匠李尧宝387
第四节 山东胶县高友三388
第五节 杨柳青的任文鸿388
第六节 江苏宜兴芮金富390
第七节 扬州艺人张永寿390
结语390
道释水陆篇392
绪说393
第一章 道教画像之始末395
第一节 汉代的神仙画像395
第二节 道教兴起与神像396
第三节 宫观塑像之稿样398
第四节 道释画布置威仪399
第二章 佛画由来与发展401
第一节 域外佛像传中土401
第二节 隋唐佛像最繁多402
第三节 藏佛像与量度经402
第四节 西藏文物之流失404
第五节 唐卡艺术之研究405
第三章 天地人间水陆画406
第一节 关于水陆的传说406
第二节 水陆画内容丰富407
第三节 水陆画式与绘法408
第四节 盂兰盆与水陆画412
第五节 佛山水陆神画多414
第六节 水陆斋对外影响415
结语416
灯彩灯画篇418
绪说419
第一章 秦汉宫中的华灯420
第二章 上元灯节的来历421
第三章 唐代的上元灯景423
第四章 宋代灯彩多奇巧424
第一节 鳌山灯耗费民财425
第二节 苏州灯多彩浮华427
第五章 元代黑漆皮灯笼428
第六章 明代繁闹的灯节429
第一节 北京游乐场灯市429
第二节 小说中的上元灯430
第三节 消寒图中七九灯431
第四节 米万钟的米家灯431
第五节 绍兴灯中千家诗432
第六节 陈大声的灯景词433
第七节 巧制灯彩诸名匠433
第七章 清代灯画及艺人434
第一节 皇帝赏灯于西苑434
第二节 百姓喜看纱灯画435
第三节 纱灯画家徐白斋436
一、徐白斋与诸画师436
二、徐白斋画品散聚436
第四节 清朝京师灯画录439
第八章 各地的灯彩艺术444
第一节 北京的各式宫灯444
第二节 广东潮州的“纱丁”445
第三节 福建的天公诸灯446
第四节 晋中的纱阁戏人448
第五节 苏州灯彩与谜灯448
第六节 上海花朝的伞灯449
第七节 浙江硖石桐乡灯450
第八节 四川铜梁的鱼灯451
第九节 藏族的酥油花灯452
第九章 彩印的迎春灯画452
第一节 甘肃宁县的灯画453
第二节 山西襄汾的灯画453
第三节 河北武强的灯画455
第四节 河南安阳的灯画456
第五节 杨柳青大幅灯画457
第六节 各地的走马灯人458
第十章 烟火的灯彩艺术460
第一节 历代烟火之奇观460
第二节 京都的烟火盒子461
第三节 苏州及广东的烟火462
第四节 “毋忘国耻”的烟火462
结语463
西湖景篇465
绪说466
第一章 庶民游乐场史话467
第二章 西洋镜之来历考470
第三章 清代西湖景画片471
第一节 各地名胜西湖景471
第二节 《红楼梦》之西湖景473
第三节 日本的中国洋片474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洋片475
第四章 民国年间的洋片477
第一节 西洋镜里的照片477
第二节 西湖景式的年画478
第三节 抗战时的新洋片479
第四节 新洋片继续发展479
第五章 洋片与说唱曲艺480
第六章 西湖景与山水画483
第七章 洋片的传说故事484
第八章 电影战胜拉洋片485
结语485
玩偶彩塑篇487
绪说488
第一章 秦以前的抟埴之工488
第二章 汉代的陶人与鸟兽489
第三章 南北朝的陶佛艺术490
第四章 隋唐五代品类增多491
第一节 隋唐的玩具与故事491
第二节 唐三彩里的小人马492
第三节 陆羽瓷像尝遭水灌492
第四节 隋唐精美的陶佛像493
第五节 前蜀王氏父子塑真494
第五章 宋代泥偶彩塑繁博495
第一节 文人笔下的捏塑家495
第二节 岁时民俗里的土宜497
第三节 借泥偶讥讽韩侂胄498
第四节 弃婴儿不如泥偶儿498
第五节 白象塔里的彩塑群499
第六节 布满浮雕陶佛的塔499
第七节 西夏瓷窑的供养人501
第六章 元代魔合罗与陶佛502
第一节 元大都的岁时泥塑502
第二节 元曲魔合罗的故事502
第三节 陶佛中初现欢喜佛503
第七章 明代玩偶彩塑艺术504
第一节 江苏的捏像与玩偶504
第二节 彩塑作坊里的祖师505
第三节 残暴朱元璋之丑像505
第八章 清代玩偶丰富多彩506
第一节 苏州的捏像与戏出506
第二节 扬州与无锡的彩塑507
第三节 泉州彩塑花样繁多507
第四节 浮洋的泥偶曾外销508
第五节 台湾彩塑神系中华509
第六节 西安鱼化寨泥叫叫510
第七节 河北泥人远销东北510
第八节 北京玩偶雅俗共赏511
第九章 俗信里的彩塑艺术514
第一节 拴娃娃以期早得子514
第二节 塑人像舍身了心愿514
第三节 以佛像代教育之说514
第十章 京、津著名诸艺人515
泥人张 独一斋518
王廷章 石永清518
泥人王 石永泉518
毛猴汪 张鉴如518
杨梦臣 汤运存518
李玉山 汪稔田518
马国 白云亮518
翎子常 常序518
裴禄 杜泥斋518
第十一章 毋忘国耻的明耻楼518
结语518
雕虫篆刻篇520
绪说521
第一章 印玺图记之发展522
第一节 汉晋官印传世多523
第二节 图章辨画始于唐524
第三节 集辑古印于宋代525
第四节 元代的花押戳记525
第五节 明代印玺及故事527
第六节 清玉玺与石成金528
第二章 商贾图记的创始530
第一节 商贾发展之开端530
第二节 元代的店幌标识530
第三节 明代商号与杂货531
第四节 清代北京老字号531
第五节 妙呈多彩的图记532
一、戏园烟馆税局章532
二、劫余图记之名数533
三、精美的雕花图记534
第三章 商贾图记之价值536
第四章 防伪图记与纸币537
结语539
吉祥图样篇540
绪说541
第一章 汉以前的符瑞图541
第二章 《瑞应图》与《稽瑞》543
第三章 唐宋两代吉祥图544
第四章 元明绘品多吉祥547
第五章 清代吉祥画样多549
结语553
民间画诀篇554
绪说555
民间画诀556
一、绘事总诀556
二、画人物诀558
三、小说人物558
四、道释神仙559
五、戏出角色564
六、楼台界画565
七、鸟兽山水569
八、色彩笔法570
九、景物配置573
十、创作法则576
十一、画样分科584
十二、观画诀窍585
结语585
结论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