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帝王身边的幕僚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卫军著 著
- 出版社: 浦东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34664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71页
- 文件大小:555MB
- 文件页数:8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帝王身边的幕僚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群星闪耀:春秋战国时代的幕僚们1
第一章 周武王和他的幕僚:周师齐祖姜尚3
一 姜太公渭水垂竿,静候明主3
二 周师齐祖姜太公力辅武王8
三 姜太公因俗简礼,尊贤尚功,安周立齐17
四 姜太公务本通末,富民强国33
五 六韬三略,千古武圣姜太公41
六 太公流风善政,泽世无穷54
第二章 齐桓公和他的幕僚:春秋第一霸的策划者管仲68
一 管仲和鲍叔牙结为至交,但各事其主68
二 管仲献计桓公:尊王攘夷69
三 管仲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71
第三章 齐景公和他的幕僚:刚柔相济的政治外交家晏婴73
一 晏婴吊庄公表现大智大勇73
二 晏婴两次治理东阿,匡王君德74
三 晏婴献计景公:清君侧,亲贤臣75
四 晏婴出使诸侯国,大展雄辩之才76
五 晏婴事君忧政,死而后已77
第四章 越王勾践和他的幕僚:功成身退的智者范蠡78
一 范蠡巧用三计,勾践卧薪尝胆为匡扶失国大业78
二 范蠡观察时势变化,献计勾践乘虚伐吴80
三 范蠡功成身退82
第五章 齐宣公和他的幕僚:轮椅上的谋略家孙膑84
一 孙膑身残壮志不泯84
二 孙膑帮田忌赢马,初露锋芒85
三 孙膑设计围魏救赵85
四 孙膑设伏马陵86
五 孙膑急流勇退,力保传世兵书88
第六章 秦惠王和他的幕僚:首创连横的策士之雄张仪89
一 张仪忍辱负重最终投奔秦国89
二 张仪设计破六国联盟90
三 张仪施计使齐楚不合91
四 张仪积极游说推行连横策略92
五 张仪巧施连环计,避祸于魏国93
第七章 赵孝成王和他的幕僚:合纵抑秦的谋划者虞卿95
一 虞卿三见赵成王95
二 竭力反对成王入秦媾和95
三 谏主联齐谋秦96
四 极力推崇与魏合纵98
五 虞卿弃官著书,激流勇退99
第八章 秦孝公和他的幕僚:力主革新政治的商鞅100
一 商鞅为寻找改革之路而奔波100
二 商鞅成为秦孝公身边的幕僚,终圆大志108
三 商鞅辅佐秦孝公坚持改革不动摇112
四 商鞅变法,强国富民死而后已119
第九章 秦昭王和他的幕僚们:设法跻身秦廷的两谋士123
一 巧进说词,跻身秦廷的名相范睢123
二 说范雎退位,辅秦王天周的蔡泽129
第十章 秦始皇和他的幕僚:不甘寂寞的“仓鼠”李斯134
一 李斯年轻时崭露头角134
二 李斯向秦王献计一统天下135
三 李斯设计除韩非,进一步筑固了自己的地位135
四 李斯力谏秦始皇强化中央集权136
五 李斯为赵高所害137
第二篇 忠谏之路:两汉帝王的幕僚们143
第一章 汉高祖和他的幕僚们:齐心协力为刘邦争雄的众谋士145
一 从谏如流的布衣皇帝刘邦145
二 “镇国家、抚百姓”的治世能臣萧何152
三 带兵多多亦善的韩信158
四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帝王之师张良164
五 为刘邦六出奇计定社稷的谋臣良相陈平170
第二章 汉文帝和他的幕僚:“为国远虑”的谋略重臣晁错178
一 太子的智囊178
二 直言极谏之臣晁错178
三 “削藩”之举惊天下179
第三章 汉宣帝和他的幕僚:沉稳持重、谋虑深远的军事家赵充国182
一 勇战匈奴,赵充国立功疆场182
二 年老志壮,仍奋赴羌地182
三 赵充国分别善恶,诛罪抚羌183
四 力谏宣帝,刚柔并用打击先零184
五 力主屯田西疆,坐以制胜185
六 赵充国慧眼识人,名耀后世186
第三篇 用兵如神:三国两晋帝王的幕僚们189
第一章 曹操和他的幕僚们191
一 三国枭雄曹操191
二 挽狂澜于既倒的谋士荀彧195
三 为曹魏算无遗策的贾诩198
四 英年早逝辅佐曹操的郭嘉202
五 “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的智囊司马懿204
第二章 刘备与他的幕僚们211
一 辅佐二主建立蜀汉帝业的诸葛亮211
二 辅佐刘备取益州的庞统、法正214
第三章 孙权和他的幕僚们220
一 辅佐孙权鼎立江东的鲁肃220
二 孙权“勇而有谋”的名将吕蒙224
第四章 东晋苻坚和他的幕僚:出将入相的良辅王猛228
一 怀才不遇,使用翅待主而后动228
二 王猛扪虱论道228
三 辅苻坚初展奇才229
四 王猛执政兴邦有高招229
五 统兵治乱大获全胜230
六 王猛献计“先救后取”231
七 王猛妙算平燕,又建奇功231
八 王猛通权达变,善于驭下232
九 远见卓识的临终留言232
第四篇 励精图治:隋唐帝王的幕僚们235
第一章 隋文帝杨坚和他的幕僚:隋朝的开国元勋高颎237
一 乱世出英雄237
二 高颎页辅佐杨坚建立隋朝243
三 当朝执政251
四 献计天陈,完成统一大业258
五 协助文帝继续执政265
六 与太后、太子结怨失势277
七 触犯龙颜遭灭顶286
第二章 唐朝帝王的幕僚们291
一 资兼文武出将入相的军事家李靖291
二 忠谏之相魏征294
第五篇 南北统一与变法:宋朝帝王的幕僚们359
第一章 指点江山为北宋展宏图的宰相赵普361
一 进入政坛前的坎坷生涯361
二 为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立下汗功劳361
三 辅佐宋太祖制定三大纲领,稳定大宋局势379
四 三次为相,力主朝政401
第二章 善断大事的政治家寇准443
一 太宗视寇准为宋朝的“魏征”443
二 力排众议,澶渊退敌444
三 功高名重,精忠报国,蒙冤遭贬446
第六篇 主张汉法:元代帝王的幕僚们449
第一章 力辅两代君主的开国重臣耶律楚材451
一 图欲苗裔451
二 力主“以儒治国,以佛治心”454
三 扈从可汗西征459
四 致君泽民,适意人生463
五 千年际会,为王位继承问题力挽狂澜466
六 力佐窝阔台治理中原470
七 力谏窝阔台保全生灵475
八 进言“窝阔台”以儒治国478
九 功高千秋,名垂青史481
第二章 第一位汉人宰相史天泽486
一 英勇善战,首战告捷486
二 领兵伐宋,三战三捷486
三 被忽必烈召见并献上治国安民之道487
四 生命垂危时,也不忘大元百姓之安危488
第三章 开济功臣伯颜490
一 伯颜能认真体察皇帝苦心,即刻赴任,行枢密院总负责490
二 用兵如神,出兵伐宋屡战屡胜490
三 向忽必烈直陈伐宋方案493
四 众帅仰慕的一代功臣病逝496
第七篇 铲除异己:明朝帝王的幕僚们501
第一章 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幕僚们503
一 大明开国谋臣刘伯温503
二 为明帝国建立赫战功的徐达518
三 功高谋臣李善长523
四 功绩卓越的谋臣宋濂530
第二章 明成祖和他的幕僚:披着袈裟的权谋家姚广孝538
一 拒不受官而静候时机538
二 紧锣密鼓,力谏朱棣起兵538
三 嘈杂乱声中铸炼兵器、练兵布阵539
四 计谋京都:以主力之师直袭空虚京师540
五 功高不为官而为僧541
第三章 备棺上书的清官海瑞542
一 笔架博士刚峰先生542
二 痛打衙内 智斗御史543
三 各棺上疏,议论国家之大事544
四 两袖清风,名留青史545
五 晚节不渝,两袖清风546
第八篇 变法维新:清代帝王的幕僚们547
第一章 夺定乾坤:皇太极和他的幕僚们549
一 立身文馆,用“蛮子”之法兴金549
二 大决策:“往定中原”551
三 直取山海552
四 恩威并重定乱安民554
第二章 成功辅佐三代清初帝王的传奇女性孝庄文皇后561
第三章 清初三朝四代:统治者的杰出谋臣范文程566
一 投奔努尔哈赤,并兼重任566
二 巧施反间计,计除袁崇焕566
三 妙用“议和”计,麻痹明昏君567
四 神料洪承畴567
五 辅佐皇太极加强央集权568
六 首倡进取中原之方略569
七 安抚民心,稳定局势,巩固清王朝569
八 一生清廉,为大清王朝死而后已570
第四章 康熙和他的幕僚们571
一 熊赐履呈著名《万言疏》,说服康熙除鳌拜集团571
二 熊赐履、李光地向康熙灌输儒家思想三分天下571
三 熊赐履、朱轼反复告诫康熙:民为邦本、休养生息574
四 李光地进言康熙统一台湾576
五 陈廷敬等人的文治方略为“康乾盛世”立下汗马功劳578
第五章 乾隆和他的幕僚们587
一 逆境:羊在狼群的世界生存587
二 升迁:有机会利用机会,没机会制造机会592
三 揽财:上树的蛤蟆推鬼的磨603
四 失势:聪明反被聪明误614
第六章 光绪和他的幕僚们734
一 康有为:光绪锐意变法的思想导师和策划重臣734
二 翁同龢:光绪的帝师与心腹谋臣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