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270552.jpg)
- 温全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6930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城市-森林经理-规划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3
1.1.1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范式演变3
1.1.2 城市森林的兴起与发展7
1.1.3 城市森林规划发展概况10
1.1.4 对城市规划的反思13
1.1.5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反思1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21
1.2.1 满足城市森林规划工作需求21
1.2.2 弥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不足21
1.2.3 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22
1.3 研究方法22
1.3.1 实证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22
1.3.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22
1.3.3 系统研究方法23
1.3.4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23
1.4 研究内容23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25
2.1 城市森林规划实践27
2.1.1 欧美城市森林规划案例评述27
2.1.2 中国城市森林规划案例评述30
2.2 城市森林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34
2.2.1 实质性规划理论34
2.2.2 程序性规划理论41
2.3 城市森林规划相关实践及研究44
2.3.1 开敞空间体系——百年回响的声音44
2.3.2 生态网络——寻求自然保护的新途径46
2.3.3 绿道建设——平衡人与自然的世纪探索46
2.3.4 精明增长与精明保护——一种新的思维模式47
2.3.5 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47
2.4 研究结论48
3 城市森林规划本体论51
3.1 概念诠释53
3.1.1 城市森林的定义53
3.1.2 城市森林的特点56
3.1.3 城市森林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57
3.1.4 对规划的认识59
3.1.5 城市森林规划的定义62
3.1.6 城市森林规划的实证性与规范性64
3.2 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城市森林分类65
3.2.1 现有城市森林分类方法述评65
3.2.2 现有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67
3.2.3 分类总体思路及原则67
3.2.4 城市森林分类“二分法”分类方法68
3.3 城市森林规划的类型和内容74
3.3.1 两种规划方法74
3.3.2 城市森林规划的类型75
3.3.3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77
3.3.4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77
3.3.5 城市森林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79
3.4 相关规划、学科及理论基础80
3.4.1 城市森林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80
3.4.2 城市森林规划相关学科及理论83
3.5 本章小结86
4 城市森林规划的维度89
4.1 城市森林生态位势论91
4.1.1 生态位理论91
4.1.2 城市森林生态位92
4.1.3 城市生态场势93
4.1.4 城市森林生态位与城市生态场势的作用机制93
4.2 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森林规划的维度94
4.2.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94
4.2.2 城市森林规划的维度94
4.3 城市森林规划的环境生态维度96
4.3.1 环境生态维度的涵义96
4.3.2 城市森林的环境生态功能97
4.3.3 基于环境生态维度的城市森林结构98
4.3.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104
4.4 城市森林规划的视觉景观维度106
4.4.1 审美的哲学基础与视觉景观评价106
4.4.2 中国城市森林视觉景观现状107
4.4.3 城市森林宏观视觉景观109
4.4.4 城市森林中观视觉景观113
4.4.5 城市森林微观视觉景观114
4.4.6 城市森林视觉景观规划116
4.5 城市森林规划的游憩活动维度117
4.5.1 对城市森林游憩活动的认识117
4.5.2 影响城市森林游憩活动的因素118
4.5.3 城市森林游憩空间单元与结构119
4.5.4 城市森林游憩功能的深度开发121
4.5.5 城市森林游憩规划123
4.5.6 阿克苏城市森林游憩网络规划124
4.6 城市森林规划的经济维度126
4.6.1 城市森林规划经济维度研究的必要性126
4.6.2 基于经济维度的城市森林的特性127
4.6.3 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129
4.6.4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森林建设的影响130
4.6.5 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本收益分析131
4.6.6 城市森林经济价值的实现133
4.6.7 城市森林建设的投融资模式134
4.7 本章小结136
5 城市森林规划的过程139
5.1 生态规划思想与规划过程的演变141
5.1.1 1960年代之前的生态规划思想141
5.1.2 对1960年代纯粹理性规划思想的批驳142
5.1.3 理性规划思想的再发展142
5.2 城市森林规划的作用力及其表现144
5.2.1 城市森林规划中的三种力量144
5.2.2 三种力量在城市森林规划中的作用145
5.3 城市森林规划的阶段146
5.3.1 现状调查与分析146
5.3.2 确定规划目标147
5.3.3 制定规划方案148
5.3.4 方案评价与选择149
5.3.5 实施规划151
5.3.6 规划实施、管理与监督152
5.3.7 规划反馈152
5.4 城市森林规划的过程组织153
5.4.1 理性过程规划及改进153
5.4.2 城市森林规划双循环结构过程154
5.5 本章小结155
6 城市森林规划的方法157
6.1 遥感和GIS技术在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应用159
6.1.1 GIS的描述功能159
6.1.2 GIS的预测和分析功能160
6.1.3 三维GIS的应用161
6.1.4 GIS应用的关键问题162
6.2 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方法163
6.2.1 多种适宜性评价的概念163
6.2.2 评价目标163
6.2.3 理论依据163
6.2.4 评价指标体系164
6.2.5 评价技术路线164
6.3 城市森林空间布局方法167
6.3.1 面向游憩活动维度的系统层次规划方法167
6.3.2 面向视觉景观维度的形态规划方法168
6.3.3 面向环境生态维度的生态规划方法169
6.3.4 面向经济维度的控制指标规划方法169
6.4 城市森林规划中的植被规划方法170
6.4.1 植被规划的两种倾向170
6.4.2 影响植被规划的因素171
6.4.3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中的植被规划方法171
6.4.4 城市森林详细规划中的植被规划方法173
6.5 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公众参与173
6.5.1 城市森林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概念174
6.5.2 城市森林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174
6.5.3 城市森林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层次175
6.5.4 城市森林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技术176
6.6 城市森林规划的指标体系177
6.6.1 建立城市森林规划指标体系的必要性177
6.6.2 城市森林规划指标的现状178
6.6.3 构建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80
6.6.4 城市森林规划指标体系的构成180
6.7 城市森林规划的评价189
6.7.1 城市森林规划评价概述189
6.7.2 城市森林规划评价的类型191
6.7.3 城市森林规划评价的方法191
6.8 本章小结193
7 城市森林规划实证研究195
7.1 上海绿化系统规划分析及优化策略197
7.1.1 研究概况197
7.1.2 比较分析结论199
7.1.3 上海城乡一体化绿化系统规划优化策略探讨202
7.2 新疆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解析205
7.2.1 项目概况205
7.2.2 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6
7.2.3 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内容分析206
7.2.4 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成果212
7.2.5 阿克苏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213
7.3 无锡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214
7.3.1 研究概况214
7.3.2 环境生态维度适宜性评价过程214
7.3.3 环境生态维度适宜性评价结果217
7.3.4 无锡城市森林规划多种适宜性评价总结223
7.4 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植被规划224
7.4.1 项目概况224
7.4.2 城郊生态敏感区及其特点224
7.4.3 现状分析225
7.4.4 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226
7.4.5 规划内容227
7.4.6 植被规划成果228
7.5 上海市宝山区生态专项建设管理示范基地规划229
7.5.1 项目概况229
7.5.2 规划内容简介229
7.5.3 规划成果与总结239
7.6 本章小结239
8 结论与展望241
8.1 本书核心研究内容243
8.2 研究结论244
8.3 创新点247
8.4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48
参考文献250
附录A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263
附录B 城市森林规划基础资料调查清单267
附录C 第三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长沙宣言269
附录D 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成都宣言270
附录E 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广州宣言271
图—表—附录来源说明272
专业术语中英对照276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