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志 广西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戏曲志 广西卷
  •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 ISBN:750760169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23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7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志 广西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张庚1

凡例1

综述1

图表31

大事年表33

剧种表60

广西地方剧种分布图63

志略65

剧种67

桂剧67

壮剧72

彩调剧75

邕剧79

粤剧83

丝弦戏86

采茶戏87

牛歌戏88

牛娘戏89

鹿儿戏91

客家戏92

文场戏93

唱灯戏94

师公戏95

壮师剧96

侗戏97

苗戏98

毛南戏99

剧目101

一幅壮锦103

一抓抓磨豆腐103

二十四孝104

二女争夫104

十万大山飞虎兵104

七状纸105

卜牙歌105

人情债105

人面桃花106

儿女亲事106

九华惊梦107

三冯107

三看亲107

三朵小红花108

三娘与土地108

下南唐109

大鲤鱼109

大闹屠行109

女民兵109

女革命复武昌110

马京与冯凉110

王三打鸟110

王三姐算命111

开步走111

开弓吃茶111

夫妻情111

云南追夫112

木兰从军112

五子图112

太平军113

太白傲考113

友蓉伴依113

水轮泵之歌114

丹州城114

六国封相114

六部大审115

文龙与肖尼115

火龙袍115

劝戒洋烟115

双打店116

双忠记116

双拜月116

双结缘117

双簧旦117

打花鼓117

打雁回窑118

石蛋姑娘118

龙女与汉鹏118

东王杨秀清119

白失打鸟119

对子调119

地保贪财120

西厢记120

百鸟衣120

夺锣121

达七121

合凤裙122

合浦珠还122

刘三姐122

闯王司法124

江汉渔歌124

农家宝铁125

阴阳师父125

红娘125

红布恨125

红花妹126

红拂传126

红铜鼓126

红河烽火127

抢伞127

抢亲127

花子盘学128

苏三娘128

李逵夺鱼128

李槐卖箭128

李文茂威镇柳州129

杨衮教枪129

两亲家129

还阳棒130

我是理发员130

秀珠弃家130

张松献图130

阿翠131

阿三戏公爷131

陈三磨镜131

陈太龙抢亲131

鸡笼132

鸡林国132

拦马过关132

苗山颂133

刺桐花133

卖子投崖134

斩三妖134

旺国楼134

侬智高134

放子打堂135

闹严府135

法场祭奠135

油漆匠嫁女136

宝葫芦136

屈甲之战136

春娥教子137

春雷惊狮137

赵九娘137

挂牌138

拾玉镯138

指天椒138

哑子背疯139

哑赖卖猪139

哈迈139

看鸭妹140

种瓜得瓜140

追求140

追鱼140

胜利年141

疯僧扫秦141

亲家141

送鸡米142

酒葫芦告状142

秦娘梅142

赶子牧羊142

换子记143

莫一大王143

桃花扇143

桃李夺杨梅144

烈火里成长144

恩与怨144

特推卖棍145

造八珍汤145

邕城枪声145

高彦真146

烦恼中的笑声146

浪子开荒146

娘送女147

绣楼赠塔147

舂米147

探村148

黄鹤楼148

梅峰岭148

梅仲闹堂148

假报喜149

彩云归149

淮营讲邦149

梁红玉150

梁山伯与祝英台150

琵琶上路151

喜事151

葛麻走西151

煮朝放马151

蓝三妹152

蓝生翠152

椰林风暴152

晴雯补裘152

雅丽与勇腊153

跑菜园153

隔河看亲154

照相154

新娘为何不上轿154

滩险灯红154

瑶山春155

演火棍156

翠莲对经156

横纹柴156

瞎子算命156

穆桂英156

霸王归天157

翻身雪恨快人心157

蠢子学乖157

音乐158

声腔与腔调158

剧种音乐162

桂剧音乐162

壮剧音乐200

彩调剧音乐222

邕剧音乐237

丝弦戏音乐248

采茶戏音乐252

牛歌戏音乐256

牛娘戏音乐258

鹿儿戏音乐261

客家戏音乐263

文场戏音乐266

唱灯戏音乐272

师公戏(白话)音乐278

师公戏(平话)音乐284

壮师剧音乐288

侗戏音乐295

苗戏音乐299

毛南戏音乐303

锣鼓字谱说明308

表演311

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313

桂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313

壮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314

彩调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315

邕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316

表演身段和特技317

手法317

眼法318

步法319

身法321

跳台322

洗马323

马步323

腕子功323

紫金冠功324

罗帽功324

扎髯口324

排场324

抖番帽326

抖散发326

大跳步·小跳步326

调(音tiáo)套326

特瑶326

花婆326

盘发327

扇花327

耍手帕328

耍彩带328

三打五响328

丑脚出场328

旦脚出场329

钱尺功330

酒杯花330

打花鼓330

双、单挂330

课子330

郑子明白口331

“手下”队形331

演员下台332

前后角色互换332

推小车跑圆场333

武术对打333

跌箱333

打叉334

打舌花334

耍獠牙334

大吊辫335

阴阳眼335

“六部通行”335

跳椅336

铲椅336

过山336

耍钹花337

三级空翻338

高台抢背338

表演选例338

雪夜访普338

六部大审339

三气周瑜339

拾玉镯340

斩三妖340

马刚带镖341

秦府抵命342

李逵夺鱼342

议剑刺董343

乙保写状344

五台会兄344

拦马过关344

李槐卖箭345

梅峰岭345

红铜鼓346

双簧旦347

地保贪财347

双打店348

三朵小红花348

王三打鸟349

探干妹349

油漆匠嫁女350

舞台美术352

化妆与脸谱352

桂剧化妆与脸谱353

壮剧化妆与脸谱355

彩调剧化妆与脸谱355

邕剧化妆与脸谱356

牛娘戏化妆与脸谱357

采茶戏化妆与脸谱357

侗戏化妆与脸谱357

师公戏面具357

服装358

盔帽鞋靴359

紫金冠359

倒缨盔359

软罗帽359

花旦额子360

板嘴鞋360

五色髯360

桂剧管箱360

壮剧服饰360

反宫装361

鬼衣大带361

采茶戏服饰362

牛歌戏服饰362

牛娘戏服饰362

毛南戏服饰362

侗戏服饰362

苗戏服饰362

蜡染、织锦与刺绣363

装扮选例363

哑背疯363

桂剧扎靠旗363

双打架363

肚子鬼364

高脚鬼364

双簧旦服饰364

《刘三姐》人物造型364

《瑶山春》人物造型364

砌末道具364

邕剧纸扎365

桂东南小剧种纸扎365

扎象365

扎龙船365

扇变花365

目连戏的“叉”365

扇子365

手帕366

特制长条凳366

羽翅扇366

粉枪366

织布机366

五色真军器366

钱尺367

竹制马鞭367

出手步枪367

撒火367

桂剧检场367

舞台陈设与布景367

师公戏、采茶戏等小剧种的舞台装置368

壮剧的“守旧”369

牛歌戏的舞台陈设369

大过山369

舞台布景选例369

《一幅壮锦》(布景)369

《永安城》(布景)369

《儿女亲事》(布景)369

《人面桃花》(布景)370

《闯王司法》(布景)370

《梅峰岭》(布景)370

《刘三姐》(布景)370

《五子图》(布景)371

《喜事》(布景)371

《百鸟衣》(布景)371

《忙季钟声》(布景)371

《哈迈》(布景)371

《合浦珠还》(布景)371

《铸剑》(布景)372

《鸡笼》(布景)372

《苗山颂》(布景)372

《瑶山春》(布景)373

《烦恼中的笑声》(布景)373

舞台灯光与效果373

雷电暴雨373

早期投影幻灯的快速换景374

流动火把与水面倒影374

活性幻灯颜料374

舞台监督控制台与无级调速大幕374

机构375

科班、学校及训练班375

璎珞小社376

宝华群英科班376

兰斌小社376

芙蓉词馆376

福珍园女科班377

和园甲、乙科班377

仪园甲、乙科班377

群芳谱女科班377

崇左驮卢科班378

大华公司女科班378

凤仪园女科班378

会芳园科班378

人和园女科班378

金石声科班379

锦花台科班379

培英小社379

西湖科班379

碧云科班380

瑞英乐科班380

柳州市郊黄村调子馆380

景发达科班380

光明剧社科班380

启明仙乐科班380

国瑞科班381

桂林桂字科班381

桂林文字科班382

广西戏剧学校382

广西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382

广西艺术学院戏剧系383

广西戏曲学校383

桂林市戏曲学校384

钦州地区师范学校附属文艺班384

广西戏曲学校1980届桂剧班384

广西戏曲学校1981届桂剧班385

四维平剧社儿童训练班385

宜山专区彩调训练班(三期)385

广西省艺人训练班386

广西省文化局桂剧训练班386

柳江县彩调训练班(三期)387

柳城县彩调训练班(三期)387

合浦专区第一届采茶戏训练班387

柳州市桂剧学员训练班388

壮剧学员班388

桂林市文场戏曲训练班388

广西京剧团学员班388

柳州市艺术训练班389

广西昆曲身段训练班389

广西“乌兰牧骑”彩调训练班389

柳州地区彩调训练班390

桂林地区彩调训练班390

河池地区彩调训练班390

班社、剧团390

桂林独秀班391

郁林土班391

庆芳班391

瑞祥班392

桂林春班392

优者胜剧社392

军民乐社392

金田乐班393

四维平剧社393

平剧宣传第一队394

广西戏剧改进会附属桂剧实验剧团394

飞虎队班394

柳州振业桂剧团394

桂柳青年桂剧团395

民锋剧社395

同乐茶社调子班396

融安桂剧团396

贵县西江粤剧团396

恭城桂剧团396

全州桂剧团397

平乐桂剧团397

南宁市粤剧团397

宁明粤剧团398

玉林县粤剧团399

桂林市桂剧改进第一团399

宜山桂剧团400

灵山县粤剧团400

南宁市邕剧团400

百色粤剧团401

钦州县粤剧团401

柳州市彩调团402

德保壮剧团403

龙州县粤剧团403

合浦县粤剧团403

北海市粤剧团404

梧州市粤剧团404

兴安县桂剧团405

桂林市彩调团405

柳州市文化馆彩调队406

浦北县粤剧团406

广西京剧团406

柳州市粤剧团407

广西桂剧团408

柳州市桂剧团408

玉林县民间艺术辅导队409

博白县民间文艺辅导团410

横县粤剧团410

广西彩调剧团410

柳江县彩调辅导队412

桂平县粤剧团412

广西评剧团412

桂林市桂剧团413

广西壮剧团414

南宁市师公戏改革试验团414

南宁市青年实验剧团415

岑溪县文艺队415

富川瑶族自治县艺术团415

贺县山歌剧团415

梧州地区桂剧团416

梧州地区粤剧团416

玉林地区粤剧团416

博白县采茶剧团416

岑溪县牛娘剧团417

业余剧团417

同庆堂师馆417

山北师馆418

显名声师馆418

大团师馆418

仁和班418

灯华会419

全华堂师馆419

马隘土戏班419

那桑和平班419

卡斌班420

兆丰年班420

伦圩剧团420

新丰月茶会420

同义班421

北江调子班421

足院土戏班421

应同声戏班421

钟华堂采茶班422

茅岭小桃采茶班422

新华春牛娘戏班422

龙州菊松调子班422

凭祥礼茶调子戏班423

宁明县长桥充隆调子班423

阳圩调子班423

钦州中英彩班423

新凤华戏班424

同乐调子班424

宜山县城关民主街业余采茶(彩调)剧团424

柳州市郊区长塘业余彩调团425

融安县业余剧团425

柳江县洛满调子团425

柳城三界街业余彩调团426

梧州市万秀区业余粤剧团426

平南县大安业余粤剧团426

靖西壮剧团426

桂林市工人业余艺术团彩调队427

藤县牛歌剧队427

作坊与工厂427

南宁市兴宁戏服厂427

广西文化局灯具厂427

梧州市白云舞台工艺厂428

南宁市戏服厂428

群众团体、研究机构428

广西省戏剧审查会428

桂林剧业工会428

广西戏剧改进会429

柳州剧艺职业工会429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429

梧州八和粤剧职业工会429

广西省戏曲改进委员会430

柳州戏曲改进委员会430

广西省桂剧传统剧目鉴定委员会430

广西省邕剧传统剧目鉴定委员会431

南宁市师公戏研究会431

南宁市戏剧研究室431

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432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432

柳州市戏剧研究室43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目审定委员会433

梧州市戏剧研究室433

桂南采茶研究组434

演出公司434

南宁演出公司434

柳州市演出公司434

演出场所435

昭平黄姚戏台436

恭城武庙戏台437

福利行宫戏台437

阳朔兴坪戏台438

那莲古戏台438

旧州城隍庙平地戏台438

隆安儒浩村大王庙戏台439

葛阳古戏台439

贺县黄田镇古戏台440

临桂花岭万年台440

贵县金仙寺戏台441

贵县三界庙古鉴台441

钟山县大田戏台441

博白县绿珠古戏台442

全州精忠祠戏台442

驮卢魁星楼戏台443

武宣三里街心戏台443

临桂关帝庙戏台444

平南大成古戏台444

钟山莲花戏台444

西林宫保府戏台445

三江林略鼓楼戏台445

梧州鸣盛戏院445

南宁普庆戏园446

柳州富贵园446

临桂两江大戏园446

南宁商会娱乐场446

北海红星戏院447

柳州娱园447

庆远寄兴园447

南宁人民艺术剧院448

柳州曲园448

长安桂戏院448

玉林大观戏院449

桂林艺术馆剧场449

广西剧场450

柳州飞燕大舞台450

玉林国际戏院450

南宁新世界戏院450

桂林南强戏院451

柳州同乐戏院451

柳州红星影剧院451

河池人民剧院452

南宁红星剧场452

南宁邕剧院452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礼堂453

南宁朝阳剧场453

柳州剧场453

柳州河南剧场454

桂林桂剧院454

宜山人民剧院454

北海人民礼堂455

柳州东风剧场455

桂平剧场455

柳州铁路工人文化宫剧场456

南宁工人文化宫露天剧场456

柳州地区礼堂457

三江和里双戏台457

河池地区礼堂457

南宁剧场458

漓江剧院458

合浦还珠戏院459

主要古戏台(万年台)一览表459

主要戏园(院)、剧场一览表463

演出习俗471

供奉祖师(桂剧)471

年初一抽彩(桂剧)471

尊师爱徒(桂剧)471

拜灵位(桂剧)472

禁忌种种(桂剧)472

“吃客饭”(桂剧)472

三个“伯伯”(桂剧)472

管箱的规矩(桂剧)472

扫台(壮剧)473

开台(壮剧)473

加官(壮剧)473

送台(壮剧)474

供奉祖师(彩调剧)474

过堂议事(彩调剧)474

过台首演(彩调剧)474

踩新台(彩调剧)475

女加官(彩调剧)475

拜花(彩调剧)475

祖师牌位(邕剧)475

写戏契约(邕剧)476

天光戏(邕剧)476

破台(粤剧)477

“祭白虎”破台(粤剧)477

设馆与“立师”(采茶戏)477

开台茶(采茶戏)478

收台茶(采茶戏)478

“丁采茶”采茶戏478

敬奉“五显华光圣爷”(牛娘戏)479

贺封包(牛娘戏)479

“收妖”(牛娘戏)479

祖师寿诞(师公戏)479

破台(师公戏)479

踩台(师公戏)479

从师受戒(师公戏)480

唱《三元》(师公戏)480

庆贺戏与还愿戏(师公戏)480

庙会戏“捉妖”(师公戏)480

丧事戏(师公戏)480

节日演戏(师公戏)481

“拍师帮”(师公戏)481

扫台(师公戏)481

立坛祭祖师(侗戏)481

开场白(侗戏)481

“月也戏”(侗戏)481

赠封包献礼物(侗戏)481

散戏歌(侗戏)482

文物古迹483

铜蜂鼓483

《太平春》唱本483

“八仙图”布幕483

将军庙重建戏台碑记483

调子戏堂鼓484

那重戏台的横匾与戏箱484

“光天彩”、“仪凤彩”班牌484

壮剧古戏服485

软匾485

薛觉先戏箱486

报刊专著487

韫山六种曲487

桂林音十四韵字汇487

看棋亭杂剧488

名班戏文488

戏剧春秋488

戏剧日报488

桂剧大观488

广西戏曲(周报)489

调子曲集489

桂剧丛刊489

彩调丛刊489

拾玉镯490

桂剧传统剧目鉴定意见汇要(第一辑)490

广西桂剧传统剧目鉴定委员会会刊490

桂剧常用唱腔曲牌介绍490

广西戏曲传统剧目索引(第一集·桂剧)490

桂剧朝本节目490

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491

“刘三姐”资料汇编(第一 辑)491

彩调《刘三姐》讨论集491

桂剧音乐491

广西戏剧通讯492

彩调传统剧目故事集(上、下)492

彩调音乐492

广西文场传统剧目汇集492

群众演唱材料选辑(第一辑)493

桂林语音字韵便览493

柳州剧讯493

彩调常用曲调集493

革命现代戏丛书493

壮剧唱腔曲牌集494

桂剧传统音乐资料494

剧目选辑494

桂南采茶戏曲资料集494

戏曲唱词浅谈494

广西戏剧选495

彩调艺术浅说495

1949—1979戏剧选(柳州)495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刘三姐》专集495

剧目与评论495

粤剧与观众495

广西剧讯(剧协通讯)496

壮剧音乐介绍496

戏剧漫谈496

彩调传统唱腔一百首496

欧阳予倩与桂剧改革496

红山茶496

桂剧表演艺术谈497

广西戏剧史丛书497

桂剧传统剧目选497

彩调传统剧目选497

师公戏音乐497

彩调音乐498

轶闻传说499

壮师(傩)面具的传说499

“三真君”的传说499

牛戏的来历499

德保“戏状元”499

蒋晴川创造“雨夹雪”500

戏子不作县太翁500

总督赠鞋500

陆荣廷破台500

未吐唾沫罚四场500

三名旦合演《斩三妖》501

不当县长学唱戏501

“秦琼当戒指”501

“大雅乐”义演建铁桥501

“?嗬嗨”改奉戏神502

“雷老虎”禁演粤剧502

徐悲鸿题赠东渡兰502

不去陪酒被刁难502

兵民竞艺传佳话502

蒋介石看桂剧503

师徒分手,剧种大兴503

蒙伯卿撰联讽刺保安司令504

艺人义演置坟地504

洪高明颠倒“天地玄黄”504

宁死不屈护戏箱505

周总理看桂剧505

“刘三姐”赴叶帅家作客505

三位特殊观众505

壮族老人劝慰“许凤山”506

京剧名角赞桂剧506

谚语·口诀·行话507

谚语507

关于“唱”的谚语507

关于“念”的谚语508

关于“做”的谚语508

关于“打”的谚语508

通用谚语509

桂剧行当谚语509

彩调剧行当谚语511

壮剧谚语511

口诀512

四字经(桂剧)513

七字格言(桂剧)513

行话(局话)514

桂剧行话514

演员在台上表演时与乐队暗示手势515

以剧目或成语结构为歇后语516

彩调剧行话516

诗词·楹联521

桂林杂咏(黄之隽)521

公余偶吟(王维淮)521

咏名伶刘凤官(吴长元)521

榕城竹枝词(李宗瀛)522

城厢竹枝词(梁廉夫)522

贵邑竹枝词(梁廉夫)522

观剧诗(康有为)523

赞班社诗(佚名)524

艺名串咏(一佚名)524

艺名串咏(二佚名)525

观女伶金莲子演《芙蓉诔》(周鼐)526

悼“一斛珠”(汪某)526

赠“压旦”林秀甫(焰生)527

剧目串咏(佚名)527

示羲儿诗(马君武)529

观剧赠诗(马君武)529

观《新雁门关》诗(孙师谊)530

观桂剧诗(田汉)530

诗赠欧阳予倩(田汉)531

赠给“红拂”(安娥)532

柳亚子诗赞《红拂传》533

为“西南剧展”献句(田汉)534

诗赠桂剧艺人(欧阳予倩)534

留赠桂剧艺人(欧阳予倩)534

为桂剧传统剧目鉴定会诗三首(周鼐、邹文蔚、廖仲翼)534

观小桃红演《贵妃醉酒》(仲平)535

诗赠《刘三姐》演出团(叶剑英)535

悼欧阳予倩诗(周鼐)537

诗赠《粤剧与观众》(秦似)537

贺《广西艺术》复刊(罗立斌、秦似)537

昭平县黄姚戏台楹联538

恭城县武庙戏台楹联538

武鸣县葛阳古戏台楹联538

平南县大成古戏台楹联538

兴业县(今属贵县)长荣圩戏台楹联539

桂林看棋亭戏台楹联539

桂林榕城城楼外戏台楹联539

桂林武圣宫戏台楹联539

全州县大西江精忠祠戏台楹联539

荔浦县戏台楹联539

恭城县西岭万年台楹联540

永福县万年台楹联540

临桂县六塘镇关帝庙戏台楹联540

临桂县茶洞乡花岭万年台楹联540

武宣县三里街心戏台楹联540

三江县洋溪乡培吉寨戏台楹联540

三江县独峒高亚寨戏台楹联540

宜山县九渡戏台楹联540

岑溪县梨木乡戏台楹联540

贺县莲塘立琴庙戏台楹联540

贺县黄田镇文武庙戏台楹联541

钟山县大田戏台楹联541

蒙山县临时戏台楹联541

横县冠群芳戏班用联541

横县金凤华戏班用联541

横县警世钟戏班用联541

横县陶圩龙头村戏台楹联541

横县校椅旺安戏台楹联541

横县石井戏台楹联542

上林县三里街城隍庙戏台回文楹联542

上林县三里街戏台楹联542

上林县巷贤街戏台楹联542

田林县定安同义班用联542

田林县平塘仁和班用联542

田林县百达班用联542

田林县旧州弄合班用联542

田林县旧州螺阳剧社用联543

田林县央白万和班用联543

田林县八桂同乐班用联543

田林县八桂小览班用联543

田林县维新班用联543

传记545

张翀547

刘凤官547

杨六练548

王公登548

朱凤森548

朱依真548

黄从善548

李文茂549

杨莲549

廖法伦549

黄现炯549

唐景崧550

何书文550

雷喜彩550

石发尚550

黄锡文551

周宝龙551

乔祖旺551

黄永贵552

李瓜迭552

蒋晴川552

何元宝552

陆荣廷553

凌兆久553

一枝花553

周梅圃553

骆?554

林秀甫554

闭广传554

庞秀清555

骆少廷555

金紫臣555

刘玉堂556

梁如山556

廖四姑556

杨作群557

罗养儒557

吴老年557

郑运558

潘老扭558

林锦成559

马君武559

黄振清559

王定光560

廖盛龄560

黄秋舫560

秦老四561

何福伟561

朱明良561

刘芳561

周仕臣562

杨亚刚562

黄彩庭562

吴家隆563

铁老鼠563

朱舞迟563

欧阳予倩563

梁文秀564

李百岁564

路竹轩565

黄淑良565

韦坤云566

周仙鹤566

黄秉合566

熊兰芳567

许少康567

秦胜科567

蒋言甫568

杨兰珍568

张大科569

黄少金569

李冠荣569

周仕材569

周兰魁570

白演蓉570

冯大昌571

李大树571

梁美武571

蒋云甫572

袁兰舫572

沈阿才572

阳怀卿573

艾光卿573

俸画眉573

李群英574

黎绍武574

小桃红574

冯玉昆575

梁德森575

谭师曼576

李进川576

黄福祥576

唐仙蝶577

谭宝善577

刘顺卿577

田汉578

陈芳579

莫景光579

黄耀堦579

一斛珠580

李文钊580

罗文兴580

张剑飞581

高光581

杨菊笙581

陈国清582

钟国洲582

黄细金582

欧赞清583

文大荐583

张桂妹584

秦少梅584

刘少南584

邓芳桐585

易日洪585

麦少飞585

杜木生586

文子郁586

颜锦艳587

粟吉庆587

桂枝香587

吴吉扬588

焦菊隐588

钟达588

蒋金凯589

蒋惠芳589

黄甫庆590

满苑廷590

黄三顺590

蒋芳琪591

汤义甫591

凤凰书592

谢玉君592

曾国威593

白莲子593

李芳玉593

侯枫594

吴居敬595

秦志精595

马玉珂595

刘万春596

朱添596

林鹰扬597

谭丽英597

李慧中598

王仁和598

曾次伯599

谭瑞光599

花中仙600

洪高明600

湘文非600

方昭媛601

郑贤601

阳鹏飞602

刘真602

欧阳珍603

赵孟伯603

黄灯炜604

赵若珠604

李冠英605

谢剑郎605

花弄影605

李叔源606

龚瑶琴606

余品瑞606

廖燕翼607

陆紫繁607

附录609

戏曲会演、调演,摄制电影,录音唱片、磁带名单611

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广西获奖名单(1952年)611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广西获奖名单(1952年)611

广西省第一届民间文艺观摩会演大会获奖名单(1953年)612

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广西戏曲获奖名单(1955年)612

广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获奖名单(1955年)612

广西省第二届民间文艺会演戏曲节目名单(1957年)614

全区现代生活题材戏剧展览会演节目名单(1958年)614

广西第三届群众文艺展览会演戏曲节目获奖名单(1959年)614

广西1959年国庆献礼剧目汇报演出名单614

全区《刘三姐》文艺会演大会演出单位名单(1960年)615

全区1964年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剧目名单615

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广西剧目名单(1965年)615

全区1970年专业业余文艺会演专业组剧目名单616

全区1972年专业剧团创作节目会演戏曲节目名单616

全区1973年中、小型文艺节目(分片)调演戏曲节目名单616

全国部分省、市文艺调演广西戏剧节目名单(1974年)616

全区“农业学大寨”专题调演戏曲节目名单(1976年)617

全区1977年文艺会演戏曲节目名单617

全区1981年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获奖名单617

全区1981年业余戏剧、曲艺会演戏剧节目名单618

全区1982年部分县少数民族文艺汇报演出戏曲节目名单618

全区1982年壮族文艺节目调演戏曲节目名单619

摄制电影的戏曲剧目表620

录制唱片、录音胶带的戏曲剧目、唱段表621

历史资料624

中国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宣传部函知南宁市各戏院听候派员审查戏剧文624

广西革命剧社简章624

桂林县政府(关于严禁演唱花调)布告626

广西省政府关于广西各地演戏办法代电民字第31号626

广西省政府修正戏剧审查通则训令626

广西省戏剧审查会审查通则627

广西省戏剧审查通则628

玉林县政府布告631

广西省戏剧审查会为改良禁演桂剧先行试演征求社会公评启事631

中共广西省委宣传部为了加强党对戏曲工作的领导,消除对剧团领导上的混乱现象的指示632

广西省省文联、省戏改会粤剧剧本工作组计划(草案)634

广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广西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通知636

广西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55年)637

广西省文化局关于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工作全面铺开的通知639

广西省文化局在民间职业剧团试点登记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41

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工作实施计划645

广西省民间职业剧团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情况649

广西省民营公助剧团暂行办法655

广西省专、市、县集体所有制剧团职工、演员退职、退休试行条例(草案)656

中共广西省委宣传部关于尊重艺人劳动,保障职业剧团和艺人正当权益的指示658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关于剧本创作上演、推荐、评奖条例660

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关于戏剧工作大跃进规划(草案)66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举行全区《刘三姐》文艺会演的决定66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关于加强戏剧创作和改编、审定传统剧目工作的几项措施(草案)663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关于整顿专业剧团的意见(初稿)665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关于大演革命现代戏,实现戏剧队伍彻底革命化的情况、问题和意见667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关于印发《区直属剧团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677

后记681

索引683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685

条目汉语拼音索引7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