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价值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兴尚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ISBN:780628769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价值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企业价值谱系的基础结构7
1.0 引言7
1.1 企业的形态8
1.1.1 单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10
1.1.2 公司制企业12
1.1.3 现代企业新特征17
1.2 企业的性质20
1.2.1 亚当·斯密的企业理论:分工原理20
1.2.2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同一资本同时雇佣较多的工人24
1.2.3 韦伯的企业理论:合法官僚组织理论28
1.2.4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决策者31
1.2.5 奈特的企业理论:最优风险分担理论32
1.2.6 科斯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35
1.2.7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监督成本理论38
1.2.8詹森和麦克林的企业理论:代理成本理论41
1.2.9 尼尔森和温特的企业理论:企业的历史进化性质43
1.2.10 钱德勒的企业理论:“看得见的手”理论45
1.3 企业与网络关系49
1.3.1 企业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50
1.3.2 企业间的社会关系网络51
1.4 企业与市场经济53
1.4.1 什么是市场经济53
1.4.2 市场经济的特征57
第二章 企业价值谱系的精神结构61
2.0 引言61
2.1 马克思的企业价值观理论:交换价值与资本主义精神64
2.1.1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乾坤翻转64
2.1.2 自由、平等价值观的产生73
2.2 韦伯的企业价值观理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80
2.2.1 资本主义精神气质或态度80
2.2.2 资本主义精神的动力84
2.3 松巴特的企业价值观理论:世俗盈利欲与资本主义精神88
2.3.1 资本主义精神的因素88
2.3.2 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91
2.3.3 奢侈与资本主义精神93
2.4 舍勒的企业价值观理论:怨恨与资本主义精神98
2.4.1 资本主义精神起源于怨恨98
2.4.2 怨恨的二种类型102
2.4.3 神学一形而上学精神向工商精神的转型106
2.5 企业价值观的发展115
第三章 经济理性价值谱系119
3.0 引言119
3.1 “经济人”的经济计算理性123
3.1.1 “经济人”经济计算理性假设123
3.1.2 “经济人”经济计算理性的特征124
3.1.3 “经济人”经济计算理性含义的扩展125
3.1.4 “经济人”的经济计算理性动机127
3.1.5 “经济人”经济计算理性的形式128
3.1.6 “经济人”经济计算理性的条件130
3.1.7 中国国有企业尚缺乏严格的经济计算理性132
3.1.8 “经济人”经济计算理性的哲学基础135
3.2 科学技术与技术理性136
3.2.1 世界的祛除巫魅136
3.2.2 科学技术的特征138
3.2.3 技术理性及其作用140
3.2.4 管理科学的发明143
3.2.5 管理革命及其结果146
3.2.6 技术理性及其矛盾151
3.3 层级制组织与工具理性153
3.3.1 层级制组织153
3.3.2 层级制组织存在的条件154
3.3.3 层级制组织的形态155
3.3.4 层级制组织何以可能158
3.3.5 三种统治类型的特点160
3.3.6 层级制组织与工具理性165
3.3.7 层级制的弊病166
3.4 经济理性制度与形式理性(上)167
3.4.1 什么是理性制度168
3.4.2 理性制度的作用170
3.4.3 制度与经济组织的关系172
3.4.4 外在制度174
3.4.5 形式理性176
3.4.6 形式理性产生的条件180
3.5 经济理性制度与形式理性(下)182
3.5.1 企业理性制度的类型182
3.5.2 产权制度183
3.5.3 契约制度197
3.5.4 治理制度209
3.5.5 管理制度217
第四章 经济德性价值谱系225
4.0 引言225
4.1 “经济人”的经济伦理德性228
4.1.1 “经济人”经济伦理德性与经济计算理性的互补性228
4.1.2 “经济人”经济伦理德性的可能性与必要性233
4.1.3 “经济人”经济伦理德性的特征237
4.1.4 “经济人”经济伦理德性的作用239
4.1.5 “经济人”经济伦理德性价值的实现途径242
4.2 人文知识与人文德性245
4.2.1 人文德性与技术理性的互补性245
4.2.2 人文知识248
4.2.3 人文知识的特点和作用249
4.2.4 人文德性250
4.2.5 人本管理与人的革命260
4.3 网络组织与交往德性262
4.3.1 网络组织与层级组织的互补性262
4.3.2 网络组织及交往德性263
4.3.3 网络组织的特征265
4.3.4 网络组织的形成266
4.3.5 网络组织的几种类型271
4.3.6 网络组织产生的原因279
4.3.7 网络组织的作用282
4.3.8 网络组织的网络主义精神283
4.4 企业文化规范与实质德性(上)285
4.4.1 “经济人”实质德性与形式理性的互补性285
4.4.2 文化规范产生的必要性289
4.4.3 企业文化规范及其特征292
4.4.4 企业文化规范的构成要素297
4.4.5 文化规范的民族性指标303
4.4.6 企业文化规范内部结构指标309
4.4.7 企业文化规范演变的机制315
4.4.8 文化规范的实质是内在制度318
4.5 企业文化规范与实质德性(下)319
4.5.1 相互尊重319
4.5.2 相互信任336
本书引用著作索引349
重要名目索引353
后记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