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参与式管理模式及效率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参与式管理模式及效率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222642.jpg)
- 张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792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管理-研究-浙江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参与式管理模式及效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农业用水短缺——如何节水和用水?2
二、粮食安全保障——如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3
三、水利工程老化——谁来投资?谁来管理?6
四、农村税费改革——投劳不足,农村水利怎么建?7
五、理论研究不足——如何补充与完善?9
第二节 研究意义10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11
一、小型水利工程内涵及特征11
二、研究范围13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3
第五节 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及技术路线16
一、研究的关键问题16
二、研究方法16
三、技术路线19
第六节 数据来源20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23
第一节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理论基础23
一、公共产品外部性理论23
二、集体行动的一般理论29
三、产权与制度变迁理论33
四、效率经济学理论38
第二节 文献综述41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42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47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52
第三章 中国及浙江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状况55
第一节 中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历程55
第二节 浙江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现状59
一、工程基本情况60
二、工程发展特点64
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69
第三节 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模式74
一、参与式管理的主要模式74
第四节 本章小结84
第四章 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实践及启示86
第一节 中国台湾管理实践及启示86
一、基本情况87
二、管理现状88
三、“农田水利会”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89
四、启示95
第二节 日本管理实践及启示96
一、基本情况96
二、管理现状97
三、“土地改良区”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98
四、启示105
第三节 韩国管理实践及启示107
一、基本情况107
二、管理现状108
三、“农业基层公社”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109
四、启示112
第四节 本章小结113
第五章 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激励机制: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115
第一节 引言115
第二节 参与式管理的理论分析116
一、参与式管理的内涵116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参与式管理117
三、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参与式管理120
第三节 参与式管理激励机制的理论模型123
一、管理方式的分解123
二、管理系统的构成124
三、理论模型的构建126
四、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128
第四节 农户参与式管理激励机制的实证分析134
一、样本与调查设计134
二、问卷设计与虚拟变量的赋值136
三、指标选用与统计性描述137
四、模型设计与结果分析142
五、结论及启示145
第五节 本章小结147
第六章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农户参与行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149
第一节 引言149
第二节 农户的基本假定150
一、“经济人”151
二、有限理性与农户理性152
三、机会主义倾向154
四、需求多样性和层次性155
五、风险规避者156
第三节 农户参与态度、意愿和行为取向:对现状的统计分析158
一、参与态度158
二、参与程度和参与意愿159
三、参与意愿和行为取向161
第四节 农户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164
一、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理论假设164
二、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167
三、数据来源与分析169
四、模型结果及其解释172
第五节 本章小结178
第七章 参与式管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80
第一节 引言180
第二节 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181
一、技术效率理论与量化方法181
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理论185
三、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188
第三节 影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效率的理论假设194
一、工程产权性质194
二、区域经济水平196
三、工程规模197
四、管理模式198
五、水费机制199
六、农户参与程度201
第四节 模型选取与数据来源202
一、模型的选取202
二、数据来源211
第五节 工程管理技术效率水平的实证量化213
一、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估计结果213
二、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差异分析215
第六节 技术效率损失的成因分析219
第七节 本章小结221
第八章 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案例研究223
第一节 经济发达山区的个案研究一:以诸暨“水利会”为例225
一、基本情况225
二、管理现状226
三、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230
四、管理模式的创新234
第二节 经济发达山区的个案研究二:以嵊州“用水者协会”为例235
一、基本情况235
二、管理现状236
三、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239
四、管理模式的创新243
第三节 经济发达平原的个案研究:以平湖“民营化承包”为例245
一、基本情况246
二、管理现状246
三、管理模式分析与评价250
四、管理模式的创新251
第四节 经济欠发达平原的个案研究:以温岭“土地规模化园区”为例252
一、基本情况252
二、管理现状253
三、管理模式分析与评价255
四、管理模式的创新257
第五节 经济欠发达山区的个案研究:以丽水“水业合作社”为例259
一、基本情况259
二、管理现状259
三、管理模式分析与评价260
四、管理模式的创新263
第六节 本章小结264
第九章 结论及政策启示268
第一节 主要结论268
第二节 政策启示271
附录一 2004年调查样本村(灌区)基本情况274
附录二 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框架276
附录三 农户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意愿调查问卷279
附录四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模式研究调研提纲287
参考文献292
后记313
图1.1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和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4
图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9
图1.3 实证分析框架20
图2.1 准公共产品的均衡供给27
图2.2 正常产品效应供求30
图2.3 小型水利工程外部性的供求30
图2.4 以成本最小为目的的生产效率41
图2.5 以收益最大为目的的生产效率41
图2.6 国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研究综述43
图3.1 1987—2004年小型水库规模变化情况61
图3.2 1992—2004年机电排灌装机容量63
图3.3 1992—2004年堤防工程及其社会安全效应63
图3.4 1996—2004年农村饮水工程发展概况65
图3.5 1996—2005年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资概况66
图3.6 1996—2005年农田水利建设的劳动投入和完成土石方67
图3.7 1996—2005年有效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的变化趋势67
图3.8 2004年浙江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情况70
图3.9 农户参与水利管理决策的程度71
图3.10 农户对水利管理情况的了解程度72
图3.11 农户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改革意愿73
图3.12 浙江典型村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制的基本情况77
图3.13 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管理框架图82
图4.1 台湾省农田水利会组织结构示意图91
图4.2 台湾地区小型水利工程投资结构与投资渠道94
图4.3 日本土地改良区组织结构示意图103
图4.4 韩国政府水管理机构及其功能示意图109
图5.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的全过程118
图5.2 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及委托代理关系121
图5.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系统125
图5.4 激励分享制系统下的农户参与管理的报酬收益分配图127
图6.1 农户参与工程管理的行为结构图150
图6.2 样本农户参与组与不参与组人均收入分布172
图6.3 参与式管理模式的农户参与行为研究过程及结论179
图7.1 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几何意义182
图7.2 模型选取示意图204
图7.3 不同自然经济条件的调查样本地区聚类图212
图7.4 样本调查地区平均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217
图7.5 不同区域和管理模式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效率变化218
图8.1 诸暨市白塔湖区水利会组织结构图227
图8.2 诸暨市白塔湖区水利会与各方面的关系230
图8.3 2004年南山水库东干渠上下游灌溉供水情况238
图8.4 嵊州市南山灌区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现状图241
图8.5 嵊州市用水者协会失效的原因243
图8.6 嵊州市南山灌区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创新图244
图8.7 平湖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承包管理模式示意图251
图8.8 2004年温岭市箬横镇东红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结构255
图8.9 温岭市土地规模化示范园区管理模式256
图8.10 温岭市箬横镇东红村“打水员”角色分析257
图8.11 莲都区江弄村股份合作制投资结构260
图8.12 江弄新村“水业合作社”管理模式示意图261
表1.1 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作用:跨国实证5
表1.2 我国不同时期农村农田水利投入情况归纳8
表2.1 社会产品分类25
表2.2 国外有关农业灌溉管理制度研究文献列表48
表3.1 浙江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情况68
表3.2 我国2004年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现状一览表75
表3.3 平湖市机埠承包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绩效77
表3.4 平湖市泵站租赁(拍卖)管理模式的改革绩效78
表3.5 股份合作制管理模式对作物灌溉面积增长率的影响80
表4.1 台湾省农田水利会管辖水利工程状况87
表4.2 日本1975—1995年取水量97
表4.3 2004年日本政府对水管理的资金投入概况104
表5.1 农户参与水利管理的调查样本概况135
表5.2 农户对水利工程管理组织满意情况的调查样表137
表5.3 农户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调查指标聚类表137
表5.4 农民参与小型水利管理激励机制的相关指标选取138
表5.5 激励机制决定因素的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140
表5.6 激励机制决定因素变量的配对总体均值检验141
表5.7 激励机制决定因素的变量相关系数142
表5.8 回归分析结果(N=643)143
表6.1 有关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的农户参与态度158
表6.2 农户目前参与度和未来参与意愿160
表6.3 农户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161
表6.4 实证模型解释变量说明169
表6.5 调查样本地区基本情况统计170
表6.6 样本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171
表6.7 2004年样本农户的家庭人均年纯收入171
表6.8 变量相关性统计描述173
表6.9 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174
表6.10 总方差分解表174
表6.11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175
表6.12 影响农户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因素的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175
表6.13 Logistic模型预测效果表176
表6.14 整体有效性和拟和优度的检验177
表7.1 生产函数的发展186
表7.2 样本地区工程产权性质与蓄水工程社会效益的关系195
表7.3 样本地区区域经济水平与工程老化率之间的关系197
表7.4 样本地区的小型水库与有效灌溉面积之间的关系198
表7.5 样本地区管理模式与工程老化率之间的关系199
表7.6 影响农户缴纳水费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方向200
表7.7 样本地区农户参与程度与工程效益之间的关系201
表7.8 模型的变量说明210
表7.9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结果213
表7.10 两个前沿生产函数的假设检验结果215
表7.11 不同地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平均技术效率量化结果216
表7.12 技术无效率函数及农民参与意愿Logistic模型的实证估计结果219
表8.1 2004年浙江省不同地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基本情况224
表8.2 2004年嵊州市南山灌区水利工程基本数据236
表8.3 南山灌区灌溉供水情况(1999—2005)237
表8.4 平湖市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情况和效果250
表8.5 温岭市箬横镇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制情况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