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参考资料 第六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法参考资料 第六分册
  • 北京大学法律系民法教研室,资料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法律系民法教研室、资料室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参考资料 第六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五、著作权1

机械工业出版社书稿报酬办法(1952年11月1日)1

人民美术出版社稿酬办法(经出版总署批准自1953年7月1日起试行)3

财政经济出版社稿酬办法(1954年5月6日)11

人民出版社稿酬办法(1955年1月修订实行)15

人民出版社著作物出版合同17

人民出版社约稿合同19

人民文学出版社稿酬暂行办法(第一次修订)20

关于“人民文学出版社稿酬暂行办法”的几点说明24

工人出版社书稿报酬暂行办法(1955年6月15日修订实行)25

时代出版社稿酬办法(1955年10月修订)29

文化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关于翻译出版苏联专家讲义报告等办法的通知(1958年1月30日)32

颁发“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草案”,请北京、上海两地有关出版社试行(文化部1958年7月14日)33

关于北京各报刊、出版社降低稿酬标准的通报(文化部1958年10月10日)36

关于降低稿酬标准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文化部1959年3月24日)38

关于一九五八年后曾降低稿酬标准一半计酬的出版物的稿酬处理原则的通知(文化部出版局1959年10月19日)39

关于在北京、上海两地有关出版社继续试行“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文化部1959年10月19日)40

附: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41

答复关于出版已故作者作品付酬问题(文化部办公厅1960年5月14日)44

关于兄弟国家报刊互相约稿供稿稿酬处理的通知(文化部1960年11月12日)45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关于翻译外国书籍致送原作者稿酬办法的通知(1961年4月21日)45

各地出版社应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废除版税制,彻底改革稿酬制度的批示(文化部1961年5月5日)48

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1977年10月12日)49

附:关于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试行办法的请示报告(摘录)(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1977年9月2日)49

附: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试行办法(1977年9月)50

转发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制订的《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共中央宣传部1980年5月24日)52

附:关于制订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的报告(中共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党组1980年4月25日)52

附: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53

六、发明权、发现权57

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1950年8月11日政务院第四十五次政务会议批准)(1950年8月17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57

政务院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1950年8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61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发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施行细则(1950年10月9日)63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发发明审查委员会规程(1950年10月9日)66

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1954年5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二百一十五次政务会议通过)68

对执行“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务院1955年2月18日)74

中华全国总工会“对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若干问题的说明(1954年8月28日)78

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1961年4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一百一○次会议通过发布试行)83

国务院关于发布“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的通知(1963年11月3日)85

附1.发明奖励条例86

2.技术改进奖励条例89

国务院重新修订发布《发明奖励条例》(1978年12月28日)93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94

关于什么是发明的问题——对《发明奖励条例》第二条的解释 国家科委成果局1980年3月96

关于填写《发明申报书》的说明(试行稿)98

国务院关于对现有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的决定(1982年1月18日)103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1982年3月16日国务院发布)109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奖励人民报矿办法(1953年)111

群众报矿奖励办法(1980年4月24日国务院批准,1980年5月12日地质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部、轻工业部发布)113

国务院批准、国家经委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奖励条例(1979年6月30日)115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奖励条例115

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十七次会议通过)117

(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十七次会议通过)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办法(国家科委1978年11月13日)119

国务院批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1979年12月7日)121

七、商标123

商标注册暂行条例(1950年7月28日政务院第四十三次政务会议批准)123

商标注册暂行条例施行细则(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发1950年9月2日)127

商标管理条例(1963年4月10日国务院公布)129

商标管理条例施行细则(1963年4月25日)131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恢复全国商标统一注册工作的通知(1979年10月12日)133

附:关于恢复商标统一注册的具体手续和注意事项(1979年10月11日)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37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的说明(1982年8月19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 任中林143

八、损害赔偿1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摘录)(1957年10月2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十一次会议通过)148

司法部、铁道部联合指示经由铁路运送货物的赔偿案件货主提起诉讼的时效及司法管辖权的决定(1954年9月10)150

关于铁路货运事故责任划分的补充规定(铁道部运输局1979年4月10日)(1979年5月1日起实行)151

国务院转发铁道部、交通部、公安部关于重新修订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的请示报告(1979年7月16日)153

附:关于重新修订《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的请示报告(1979年5月18日)154

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国务院1979年7月16日转发)156

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摘录)(铁道部自1980年7月1日起实行)159

公安部、交通部城市和公路交通管理规则(试行)(摘录)(1972年3月25日起试行)168

国务院批转关于在工业交通企业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1980年4月7日)178

附: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工业交通企业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摘要)(1980年2月25日)179

全国总工会生活办公室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有关支付待遇的复函(1962年2月12日)18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抚恤问题的复函(1962年12月24日)181

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抚恤问题复全总生活办公室函(1962年12月27日)18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抚恤问题的批复(1963年4月28日)182

附: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是否给予被害人家属抚恤问题的请示(1963年3月21日)182

交通部关于海损赔偿的几项规定(1959年9月19日发布)183

海损事故调查和处理规则(试行)(交通部1971年12月15日发布)184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海损理算暂行规则(1975年1月1日)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摘录)(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191

九、继承193

哈尔滨市处理继承办法(草案)193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女子财产继承权执行问题的决定(1943年6月15日公布)194

冀鲁豫行署关于女子继承等问题的决定(1945年3月31日施行)1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摘录)(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197

《人民日报》关于父亲死后,其子是否有义务代偿其父生前所欠债务答读者问(1951年1月10日)197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关于继承等问题的批复(1951年1月18日)197

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女子继承权问题的函复(1951年4月14日法制民字第790号函复中南军政委员会)199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关于有关亲属继承等问题的批复(1951年4月17日东法编字第1727号复苏南人民法院)1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关于无人继承的遗产处理问题的批复(1951年6月5日)200

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关于赘婿要求继承岳父母财产的问题的批复(1951年7月18日复云南省人民法院丽江分院)201

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有关继承的三个问题(答西安《群众日报》读者胡汉文问)2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失踪多年的人的财产是否须经过死亡宣告程序继承人始得开始继承的问题(1951年11月23日函答华东分院)202

共同继承人各自持有的财产应否作为遗产的一部而分割(摘自1952年2月《西南法院》第二、三期合刊《法律问题解答》之一)203

司法部关于反革命罪犯家属“个人所有的财产”范围的解释(1952年5月28日)203

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解答(摘录)(1953年3月19日)204

中央司法部关于土改后所生子女在家庭内是否有土地权及分家问题的批复(1953年3月19日)204

附:山东省人民法院请示原文2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兄弟姊妹互相继承问题的复函(1953年4月8日)205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对有关继承问题的批复意见(1953年5月14日)206

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对湖南省人民法院关于“绝户财产”如何解释问题的批复(1953年7月14日)206

西北司法部关于嫁出之女能否返回继承父母遗产问题的答复(1953年)20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承案件中几个问题的意见(初稿)2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是否为同一顺位继承人的批复(1956年9月18日)210

附: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函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关于有关遗嘱、继承问题的综合批复(摘录)(1956年9月20日)211

司法部关于遗产继承问题的复函(1956年12月24日)212

关于继承问题的资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1956年5月编印“有关继承问题的参考资料”)213

国务院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中五保户死后的私有财产处理问题的批复(1958年3月29日)2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几个继承问题的批复(1962年9月13日)231

附件: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几个继承问题的请示2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几个问题的意见(修正稿)(摘录)(1963年8月28日)232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厅关于侄子女代位继承权问题的复函(1964年2月10日)23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经租的房屋不允许继承问题的批复(1964年9月18日)233

关于统战对象死亡户储蓄存款处理的规定(摘录)(1976年11月13日)234

财政部复国家职工死亡遗留的个人财物无人继承可由单位证明上缴国库的函(1978年9月11日)235

财政部关于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死亡后遗留无人继承的财物应归集体所有的批复(1978年11月8日)23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摘录)(1979年2月2日)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摘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37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关于波侨财产遗赠中国人应否有效问题的批复(1951年6月14日复山东省人民法院)237

外交部关于外侨遗产继承问题处理原则(1953年1月6日)238

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外人在华遗产继承问题处理原则”的指示(1954年9月28日)239

附件:外人在华遗产继承问题处理原则240

外交部关于“外人在华遗产继承问题处理原则”意见的答复(1955年2月14日)242

外交部关于在处理外人在华遗产继承问题中所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答复(1955年3月1日)242

附件:对各地外事处在处理外人在华遗产继承问题中所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答复243

华侨事务委员会复关于华侨产权继承问题(1963年3月9日)245

外交部领事司、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厅关于外人在华遗产案件国外申请继承人应呈交什么证件问题的函(1963年11月5日)246

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复关于继承法事(1973年10月19日)247

外侨不动产之继承及遗赠问题应该怎样处理247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厅关于转发《托收华侨国外遗产业务介绍》的函(1973年)248

附送:外交部收领事司托收“华侨国外遗产”业务介绍(1973年8月14日)249

关于死亡绝户、外籍人、华侨在国内遗产处理的决定256

五代以内直系及旁系血亲表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