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人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人生
  • 陆魁宏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2580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人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的本质1

一 人与自然1

(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2

(二)劳动创造了人5

(三)人能改造自然8

二 人与社会13

(一)人是社会的人13

(二)社会是人的社会17

(三)人生与社会环境的辩证关系20

三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

(一)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26

(二)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29

(三)驳“自私本质论”32

第二章 人生需要38

一 人的需要及其特征38

(一)从人的需要出发考察人类社会38

(二)需要的产生及其制约因素41

(三)人生需要的特点44

二 人生需要的内容和层次47

(一)人生需要的内容47

(二)人生需要的层次50

三 满足人生需要的条件53

(一)创造财富靠劳动53

(二)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生需要靠不断发展生产力57

(三)人生需要的实现还有赖于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62

第三章 人生权利与义务65

一 人生权利65

(一)人生权利的含义65

(二)人生权利的形成和发展68

(三)人生权利的实现71

二 人生义务75

(一)人生义务的含义75

(二)人生义务的层次性78

(三)人生义务的强制性和自律性82

三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85

(一)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85

(二)法定义务与权利88

(三)道德义务与权利90

第四章 人生目的94

一 几种错误的人生目的94

(一)追求金钱的人生目的94

(二)追求享乐的人生目的97

(三)追求权力的人生目的100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103

(一)无产阶级人生目的的精辟表述103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要求108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的客观依据112

三 怎样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115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115

(二)到社会实践中去经受磨炼119

(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121

第五章 人生理想123

一 人生理想的含义、作用及其产生123

(一)人生理想的含义123

(二)人生理想的作用126

(三)人生理想是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129

二 人生理想的内容132

(一)横向上的多方面内容132

(二)纵向上的多层次内容135

三 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实现139

(一)认清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39

(二)执行现行政策不忘最高理想142

(三)实现最高理想必须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144

第六章 人生信仰148

一 人生信仰的界说、形成与作用148

(一)人生信仰的界说148

(二)人生信仰的形成151

(三)人生信仰的作用155

二 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生信仰160

(一)非科学信仰160

(二)科学信仰165

(三)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的本质区别169

三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174

(一)非科学信仰的危机和科学信仰的产生174

(二)信仰与哲学180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斗争中发展187

第七章 人生价值190

一 价值和人生价值190

(一)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190

(二)人生价值的历史考察192

(三)人格价值和国格价值198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204

(一)人生价值观的历史性飞跃204

(二)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考察人生价值206

(三)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上看人生价值209

三 人生价值怎样实现210

(一)确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211

(二)掌握创造人生价值的过硬本领212

(三)立足岗位,奋力拼搏216

第八章 人生态度220

一 人生态度的含义、形成及分类220

(一)人生态度的含义220

(二)人生态度的形成222

(三)人生态度的分类225

二 人生态度与时代精神228

(一)时代精神反映历史发展趋势228

(二)时代精神对人生态度的要求230

三 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235

(一)树立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235

(二)树立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241

(三)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246

第九章 人生道路251

一 人生道路的含义和特点251

(一)人生道路的含义251

(二)人生道路的特点253

二 人生成才之路256

(一)要立志成才256

(二)人才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素258

(三)人才成长的内因与外因266

三 人生成才的规律275

(一)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275

(二)在逆境中拼搏磨炼279

(三)在竞争中扬长避短281

第十章 人生交往283

一 人生必须交往283

(一)人生交往的含义283

(二)人生交往的作用285

(三)人生交往的形式和手段288

二 人生交往的基本原则290

(一)尊重与平等290

(二)团结与友爱292

(三)协作与竞争296

三 破除庸俗腐朽的“关系学”298

(一)“关系学”是资本主义的传统和痕迹298

(二)“关系学”是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破坏300

(三)“关系学”是对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302

第十一章 人生爱情306

一 人生恋爱观306

(一)爱情的含义和特点306

(二)恋爱与恋爱观311

(三)爱情与事业、审美、伦理的关系316

二 人生婚姻观319

(一)婚姻及其本质属性319

(二)婚姻的道德准则323

(三)社会主义的婚姻观325

三 人生家庭观327

(一)家庭与社会328

(二)家庭的类型和功能329

(三)家庭观念的变革334

第十二章 人生评价337

一 人生评价的含义、形式和意义337

(一)人生评价的含义337

(二)人生评价的形式339

(三)人生评价的意义343

二 人生评价的基本原则344

(一)实事求是344

(二)力戒片面性345

(三)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348

三 人生评价的根本标准350

(一)错误的钱权价值取向350

(二)人民利益标准是人生评价的根本标准352

(三)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的一致性356

第十三章 人生生活方式360

一 生活方式的含义、分类和制约因素360

(一)生活方式的含义360

(二)生活方式的分类362

(三)生活方式的制约因素366

二 生活方式的内容368

(一)物质生活方式369

(二)精神生活方式374

(三)闲暇生活方式379

三 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381

(一)文明的生活方式382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383

(三)科学的生活方式384

第十四章 人生辩证法诸范畴(一)386

一 真与假386

(一)真与假的含义386

(二)真与假的辩证关系388

(三)树立正确的真假观392

二 善与恶395

(一)善与恶的含义395

(二)善与恶的辩证关系396

(三)树立正确的善恶观398

三 美与丑399

(一)美与丑的含义399

(二)美与丑的辩证关系401

(三)树立正确的美丑观402

四 公与私405

(一)公与私的含义405

(二)公与私的辩证关系406

(三)树立正确的公私观408

五 义与利410

(一)义与利的含义410

(二)义与利的辩证关系412

(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413

六 得与失415

(一)得与失的含义415

(二)得与失的辩证关系416

(三)树立正确的得失观418

第十五章 人生辩证法诸范畴(二)419

一 成与败419

(一)成与败的含义419

(二)成与败的辩证关系420

(三)树立正确的成败观422

二 爱与憎423

(一)爱与憎的含义423

(二)爱与憎的辩证关系424

(三)树立正确的爱憎观425

三 生与死426

(一)生与死的含义427

(二)生与死的辩证关系428

(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428

四 祸与福432

(一)祸与福的含义432

(二)祸与福的辩证关系434

(三)树立正确的祸福观435

五 苦与乐437

(一)苦与乐的含义437

(二)苦与乐的辩证关系438

(三)树立正确的苦乐观439

六 荣与辱440

(一)荣与辱的含义440

(二)荣与辱的辩证关系442

(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444

参考文献4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