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国刑法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外国刑法通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3207664.jpg)
- 陈家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739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9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713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外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国刑法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1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地位和种类1
一、刑法的概念1
二、刑法的地位3
三、刑法的种类4
第二节 刑法的任务6
一、法益保护说6
二、社会伦理秩序维持说7
三、两说的主要对立8
第三节 刑法规范9
一、刑法规范的概念9
二、刑法规范的分类10
三、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10
四、行为规范与制裁规范12
五、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13
第四节 刑法的机能14
一、刑法机能的概念14
二、刑法机能的历史发展14
三、法治社会中刑法应有的机能15
四、危险社会与刑法机能的变化18
第五节 刑法学19
一、刑法学的分类19
二、刑法学的性质20
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21
第二章 刑法理论的发展23
第一节 启蒙时期的刑法理论23
一、自由主义的启蒙刑法思想23
二、德国启蒙绝对主义的刑法思想24
第二节 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25
一、古典学派概述25
二、前期古典学派28
三、后期古典学派36
四、古典学派综述44
第三节 近代学派的刑法理论与学派之争45
一、近代学派的产生45
二、刑事人类学派45
三、刑事社会学派47
四、近代学派综述51
五、学派之争51
第四节 学派之争的平息与法西斯的刑法思想60
一、学派之争的平息60
二、法西斯的刑法思想62
第五节 二战后的刑法思想63
一、现代新古典学派63
二、新社会防卫论64
三、目的主义刑法学65
四、刑事政策的机能主义刑法学65
五、规范主义的刑法学及其他理论65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67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67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67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67
第二节 行为主义69
一、行为主义的概念69
二、行为主义的内容69
三、行为主义的根据70
第三节 罪刑法定主义71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概念与沿革71
二、罪刑法定主义的根据72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形式内容74
四、罪刑法定主义的实质内容85
第四节 责任主义88
一、责任主义的概念88
二、责任主义的内容88
三、责任主义的贯彻90
第五节 谦抑主义91
一、谦抑主义的概念91
二、谦抑主义的根据92
三、谦抑主义的内容93
四、谦抑主义的贯彻95
五、谦抑主义面临的挑战96
第四章 犯罪概说100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与构成要素100
一、犯罪的概念100
二、犯罪概念的构成要素103
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与分类105
一、犯罪的本质105
二、犯罪的分类109
第五章 犯罪论体系113
第一节 犯罪论体系的概念与机能113
一、犯罪论体系的概念113
二、犯罪论体系建构的必要性113
三、犯罪论体系的价值114
第二节 犯罪论体系的视角115
一、范畴论与认定论115
二、目的合理主义117
三、实质的犯罪论与形式的犯罪论118
第三节 犯罪论体系的类型119
一、平面的犯罪论体系119
二、阶层的犯罪论体系121
三、两种犯罪论体系的对比121
第四节 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展开123
一、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发展阶段划分123
二、古典的犯罪论体系124
三、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125
四、目的行为论的犯罪论体系127
五、现代新古典的犯罪论体系127
六、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128
第六章 构成要件论131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131
一、构成要件的词源131
二、狭义的构成要件132
三、广义的构成要件132
四、其他含义的构成要件133
第二节 构成要件的理论133
一、行为类型说133
二、违法行为类型说135
三、违法有责行为类型说138
第三节 构成要件的机能140
一、罪刑法定主义机能140
二、犯罪个别化机能140
三、违法性推定机能141
四、理论机能142
五、故意规制机能142
六、违法性意识的提诉机能142
第四节 构成要件的分类143
一、基本的构成要件与修正的构成要件143
二、积极的构成要件与消极的构成要件144
三、封闭的构成要件与开放的构成要件144
四、基本的构成要件、派生的构成要件与独立的构成要件145
第五节 构成要件要素146
一、构成要件要素的概念146
二、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146
三、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151
第六节 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152
一、行为主体152
二、行为客体156
第七节 行为与结果157
一、行为的意义与机能157
二、行为学说159
三、行为的基本形式166
四、结果179
第八节 因果关系论186
一、因果关系概说186
二、作为前提的条件关系189
三、条件说197
四、原因说200
五、相当因果关系说200
第九节 客观归属论203
一、客观归属论的沿革203
二、客观归属论的内容204
三、对客观归属论的批评与反驳210
四、对客观归属论的评价212
第十节 构成要件的故意212
一、故意的立法规定212
二、故意的体系地位213
三、故意的认识内容215
四、故意的本质219
五、故意的种类223
第十一节 构成要件的过失228
一、过失的概念228
二、过失犯的例外处罚原则229
三、过失的理论231
四、注意义务235
五、被允许的危险理论与信赖原则239
六、过失犯的实行行为244
七、过失的种类246
第十二节 错误249
一、错误的概念和种类249
二、具体的事实错误250
三、抽象的事实错误258
第七章 违法性论263
第一节 违法性概说263
一、违法性的机能263
二、违法性的本质264
三、可罚的违法性273
第二节 违法性阻却事由277
一、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概念277
二、违法性阻却的一般原理277
三、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分类279
第三节 正当防卫281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与正当化根据281
二、正当防卫的要件282
三、特殊情况下正当防卫的成立与否292
四、防卫过当、假想防卫与假想防卫过当304
第四节 紧急避险311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311
二、紧急避险的本质312
三、紧急避险的成立要件318
四、特殊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成立与否324
五、假想避险、避险过当327
第五节 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328
一、法令行为328
二、正当业务行为332
三、被害人承诺340
四、推定的承诺349
五、安乐死、尊严死350
六、自救行为357
七、义务冲突358
第八章 责任论362
第一节 责任论概说362
一、责任的概念362
二、责任的学说362
三、责任论与可罚的责任论367
四、责任的要素368
第二节 责任能力368
一、责任能力的概念368
二、责任能力的体系地位369
三、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370
四、无责任能力与限定责任能力371
五、部分责任能力375
六、原因自由行为376
第三节 违法性意识及其可能性385
一、违法性意识及其可能性概说385
二、违法性意识的学说386
三、违法性的错误392
四、违法性的错误与事实的错误的界限394
第四节 期待可能性395
一、期待可能性的概念与沿革395
二、期待可能性的适用范围396
三、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398
四、期待可能性的种类400
五、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401
六、期待可能性的错误405
第九章 未遂犯论408
第一节 犯罪的发展阶段408
一、犯罪发展阶段的划分408
二、犯罪发展阶段上的犯罪形态408
第二节 未遂犯(狭义)410
一、未遂犯的处罚根据410
二、未遂犯的成立范围412
三、未遂犯的成立条件概说415
四、未遂犯成立条件之一——犯罪的决意416
五、未遂犯成立条件之二——实行的着手417
六、未遂犯成立条件之三——未达既遂431
七、未遂犯的处罚432
第三节 不能犯434
一、不能犯概述434
二、不能犯的学说437
三、不能犯理论争论的实质454
第四节 中止犯456
一、中止犯的立法概述456
二、中止犯的法律性质457
三、中止犯成立条件470
第十章 正犯与共犯论483
第一节 正犯与共犯的关系483
一、正犯与共犯的体系483
二、正犯的概念与种类485
三、共犯的概念与种类487
四、正犯与共犯的区别490
第二节 共犯的处罚根据论496
一、责任共犯论497
二、违法共犯论498
三、因果共犯论499
第三节 共犯的本质502
一、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502
二、共犯的从属性说与共犯的独立性说508
第四节 间接正犯与共犯的关系515
一、间接正犯的概念515
二、间接正犯否定说515
三、间接正犯的正犯性517
四、间接正犯的类型520
五、间接正犯的实行着手529
六、间接正犯与自手犯531
第五节 共同正犯534
一、共同正犯的概念与性质534
二、共同正犯的处罚根据535
三、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538
四、共同正犯的种类概说542
五、共谋共同正犯544
六、片面的共同正犯551
七、过失的共同正犯555
八、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561
九、承继的共同正犯564
十、不作为的共同正犯570
十一、共同正犯的处罚578
第六节 教唆犯578
一、教唆犯的概念578
二、教唆犯的成立条件579
三、过失的教唆与对过失犯的教唆583
四、片面的教唆与共同的教唆585
五、未遂的教唆与教唆的未遂587
六、不作为的教唆与教唆不作为犯592
七、对预备罪、阴谋罪的教唆593
八、间接教唆与再间接教唆594
九、独立教唆犯596
十、教唆犯的处罚597
第七节 帮助犯597
一、帮助犯的概念597
二、帮助犯的成立条件598
三、帮助犯的因果关系600
四、过失的帮助与对过失犯的帮助602
五、片面的帮助犯与共同的帮助犯604
六、未遂的帮助与帮助的未遂605
七、不作为的帮助与帮助不作为犯606
八、对预备罪、阴谋罪的帮助607
九、间接帮助、再间接帮助与教唆犯的帮助608
十、中立行为与帮助犯609
十一、帮助犯的处罚620
第八节 共犯与身份621
一、共犯与身份概说621
二、真正身份犯与共犯622
三、不真正身份犯与共犯623
四、消极的身份犯与共犯624
第九节 共犯与错误625
一、同一共犯形式内的错误625
二、不同共犯形式内的错误628
三、狭义共犯与间接正犯之间的错误629
第十节 共犯的中止与共犯的脱离631
一、共犯的中止631
二、共犯的脱离632
第十一章 罪数论636
第一节 罪数论概说636
一、罪数论的概念636
二、罪数决定的标准636
三、罪数论的体系640
第二节 本来的一罪640
一、本来的一罪的概念640
二、单纯一罪640
三、法条竞合641
四、包括一罪646
第三节 科刑上的一罪650
一、科刑上的一罪的概念和性质650
二、观念的竞合651
三、牵连犯655
四、钩环现象658
第四节 并合罪660
一、并合罪的概念660
二、并合罪的处理原则661
第十二章 刑事制裁与处遇662
第一节 刑罚与刑罚权662
一、刑罚概述662
二、刑罚理论的发展663
三、刑罚权663
第二节 刑罚的种类665
一、刑罚的种类概说665
二、死刑666
三、自由刑676
四、财产刑680
五、资格刑683
第三节 保安处分685
一、保安处分的概念与种类685
二、保安处分与刑罚的关系686
三、现代保安处分的理念与人权保障688
第四节 修复性司法688
一、修复性司法的概念688
二、修复性司法的特征689
三、修复性司法的意义690
主要参考文献692
后记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