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200258.jpg)
-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厅修志编史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5477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综合概况1
一、自然环境1
二、社会经济状况3
三、经济类型区5
第二节 畜牧资源6
一、草地资源6
二、家畜品种资源9
三、畜产资源11
第三节 畜牧业的成就12
一、蓬勃的发展12
二、深刻的变化13
三、巨大的贡献18
第四节 畜牧业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9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的畜牧业22
第一节 远古时代畜牧业的起源22
第二节 古代畜牧业25
一、游牧民族25
二、畜牧业生产状况28
三、社会经济形态38
四、产品交换41
五、草原垦殖45
第三节 近代畜牧业49
一、近代畜牧科技的萌芽49
二、牧区社会经济形态51
三、晚清的“开放蒙荒”56
四、畜牧业的萎缩与衰退57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和恢复时期的畜牧业(1947年5月~1952年12月)60
第一节 畜牧业经济建设起步的基础61
一、自治区成立前牧区和畜牧业经济的结构及其特点61
二、自治区成立前畜牧业经济的落后状态63
三、长期战乱加剧了畜牧业经济的衰败63
第二节 蒙绥地区的民主改革64
一、民主改革的历史背景64
二、内蒙古牧区的民主改革65
三、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民主改革69
四、绥远省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民主改革71
五、对不同封建阶层的民主改革73
六、民主改革的全面胜利78
第三节 为恢复畜牧业和牧区经济而斗争79
一、恢复发展畜牧业的方针79
二、恢复发展畜牧业的政策82
三、恢复发展畜牧业的主要技术措施88
第四节 恢复时期畜牧业的成就95
一、实现了畜牧业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95
二、完成了牧区的民主改革96
三、变革和改组了牧区的经济结构97
四、畜牧业战线初步建成相对独立的体系98
第五节 基本经验9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畜牧业(1953年1月~1956年12月)103
第一节 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决策和畜牧业生产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03
一、中共中央蒙绥分局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决策103
二、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05
第二节 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7
一、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107
二、对个体牧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109
三、对牧主经济和庙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114
四、对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9
五、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121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126
第三节 发展有计划畜牧业经济的探索127
一、实行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相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127
二、畜牧业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128
三、正确处理消费和积累的关系129
四、合理安排畜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130
第四节 畜牧业技术措施的改进132
一、畜牧业综合性技术措施的改进132
二、兽医防治技术措施的改进134
三、家畜品种改良技术措施的改进135
四、草牧场建设技术措施的改进136
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137
第五节 畜牧业和牧区建设的成就138
一、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发展138
二、畜牧业经济开始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轨道139
三、牧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140
四、牧区基本建设有了新的进展140
五、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141
第六节 基本经验142
第五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畜牧业(1957年1月~1966年4月)147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畜牧业的良好开端147
一、中共“八大”为在新的经济制度下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47
二、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畜牧业新道路的方针149
三、“一五”计划胜利完成151
第二节 “大跃进”和牧区人民公社化运动153
一、“大跃进”运动对牧区工作和畜牧业的影响153
二、牧区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58
三、纠正已经觉察的“左”倾错误160
四、确立和实施畜牧业八项措施165
第三节 全面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67
一、调整牧区生产关系167
二、畜牧业领域的调整工作175
三、牧区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80
第四节 畜牧业在曲折发展中取得的成就185
一、畜牧业保持了比较稳定和快速的发展185
二、畜牧业主要经济比例关系基本趋于正常187
三、畜牧业管理体系初步形成187
四、畜牧业主要措施取得新的进展189
五、畜牧业科教事业有较大发展192
六、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大发展193
第五节 基本经验194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畜牧业(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打乱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进程199
一、“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畜牧业的形势199
二、“文化大革命”打乱畜牧业的发展进程200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牧区工作和畜牧业领域的严重破坏201
一、畜牧业管理系统瘫痪,经济运行失控201
二、牧区工作和畜牧业的正确方针政策被否定202
三、牧区阶级阵线被搅乱203
四、畜牧业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205
五、牧区生产建设偏离以牧为主的轨道205
第三节 畜牧业在曲折中发展206
一、“文化大革命”前期畜牧业陷入低谷206
二、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使畜牧业有所恢复207
三、“批林批孔”运动使畜牧业再度混乱210
四、畜牧业整顿的成效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使畜牧业再度受挫211
第四节 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畜牧业生产的基本评价213
一、畜牧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213
二、畜牧业一些领域的进展及其原因215
第五节 历史教训217
第七章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畜牧业(1976年10月~1997年12月)221
第一节 畜牧业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和发展221
一、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221
二、重新确立畜牧业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24
三、恢复畜牧业生产责任制226
四、放宽政策、休养生息227
五、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231
六、畜牧业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和发展232
第二节 畜牧业领域的改革初步展开235
一、开展对牧区“再认识”的教育235
二、确立“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237
三、改革畜牧业经营管理体制240
四、调整产业结构247
五、继续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249
六、畜牧业生产和建设的成就250
第三节 畜牧业领域的改革全面展开254
一、“七五”计划及基本决策的制定255
二、稳定家庭经营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58
三、畜牧业防灾基地建设261
四、草牧场管理体制的新一轮改革264
五、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268
六、理顺生产领域的各种关系270
七、全面实施农牧林结合战略275
八、畜牧业生产和建设的新成就277
第四节 畜牧业改革发展的新步伐280
一、新时期畜牧业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280
二、畜牧业改革发展的三大战略285
三、畜牧业防灾基地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91
四、畜牧业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展开293
五、草原“双权一制”进一步落实297
六、强化畜牧业在农区的基础地位300
七、“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启动302
八、有步骤地发展畜牧业产业化305
九、加强法制建设312
十、畜牧业改革发展的新成就314
第五节 新时期畜牧业的辉煌成就317
一、改革突破了旧的传统习惯和经济体制318
二、畜牧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322
三、各项畜牧事业突飞猛进323
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327
五、对牧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329
第六节 新时期畜牧业的主要经验329
第七节 畜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340
附录344
后记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