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电视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电视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192860.jpg)
- 刘达,龚建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1037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数字电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电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电视技术的演进1
1.1.1 现代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1
1.1.2 传统电视技术原理4
1.1.3 彩色电视的国际制式8
1.2 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10
1.2.1 数字电视发展史10
1.2.2 数字电视原理及优势14
1.2.3 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方式15
1.2.4 数字电视图像的主观评价17
1.2.5 高清晰度电视(HDTV)18
1.3 数字电视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28
1.3.1 数字电视系统架构28
1.3.2 数字电视关键技术30
1.3.3 发展数字电视的重要意义35
第2章 数字电视信源编码技术38
2.1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38
2.1.1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38
2.1.2 多媒体通信系统40
2.2 视频压缩编码基本原理43
2.2.1 视频压缩编码必要性分析43
2.2.2 视频压缩编码可行性分析44
2.3 视频压缩编码理论基础47
2.4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49
2.4.1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研究进展49
2.4.2 图像预测编码技术51
2.4.3 图像变换编码技术53
2.4.4 图像熵编码技术57
2.4.5 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技术58
2.4.6 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内插编码技术60
2.4.7 矢量量化编码技术61
2.4.8 子带编码技术63
2.4.9 小波变换编码技术64
2.4.10 分级编码技术66
2.4.11 分形编码技术67
2.4.12 模型基编码技术69
2.5 音频压缩编码技术70
2.5.1 音频压缩编码技术概述70
2.5.2 MUSICAM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74
2.5.3 杜比AC-3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78
2.5.4 MPEG音频压缩编码技术80
第3章 视频编码国际标准88
3.1 视频编码标准进展状况88
3.2 ITU-R 601标准90
3.3 H.261标准92
3.4 H.263标准96
3.5 H.264标准98
3.6 JPEG与JPEG2000标准103
3.7 MPEG-1标准(ISO/IEC 11172)105
3.8 MPEG-2标准(ISO/IEC 13818)109
3.8.1 标准概述109
3.8.2 MPEG-2视频码流语法结构110
3.8.3 MPEG-2特点112
3.8.4 MPEG-2系统编码层116
3.8.5 MPEG-2视频编码关键技术118
3.9 MPEG-4标准(ISO/IEC 14496)120
3.9.1 MPEG-4标准概述120
3.9.2 MPEG-4核心思想122
3.9.3 MPEG-4视频流分层结构123
3.9.4 MPEG-4涵盖功能124
3.9.5 MPEG-4视频关键技术125
3.9.6 小结128
3.10 MPEG-7标准(ISO/IEC 15938)128
3.11 MPEG-21标准(ISO/IEC 18034)131
3.12 总结132
第4章 数字电视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135
4.1 数字电视信道编码技术135
4.1.1 信道编码简介135
4.1.2 差错控制系统137
4.1.3 纠错码基本理论139
4.1.4 RS编码技术144
4.1.5 数据交织技术144
4.1.6 卷积编码技术145
4.1.7 Turbo编码技术147
4.1.8 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149
4.1.9 级联编码技术149
4.1.10 ATSC系统信道编码技术150
4.1.11 DVB系统信道编码技术152
4.1.12 ISDB系统信道编码技术155
4.2 数字电视调制技术157
4.2.1 数字电视信号调制目的157
4.2.2 数字调制技术基本原理159
4.2.3 数字电视QPSK调制技术162
4.2.4 数字电视QAM调制技术163
4.2.5 数字电视VSB调制技术165
4.2.6 数字电视OFDM调制技术166
第5章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技术169
5.1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基本原理169
5.1.1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的定义169
5.1.2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原理剖析170
5.2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行业规范172
5.2.1 条件接收系统概述172
5.2.2 条件接收系统组成173
5.2.3 条件接收系统总体要求174
5.3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176
5.3.1 系统架构176
5.3.2 加扰器与解扰器设计178
5.3.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179
5.3.4 DVB条件接收系统特点182
5.3.5 发展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的重要意义184
第6章 数字电视信息存储及显示技术185
6.1 数字电视信息存储技术185
6.1.1 数字电视的信息存储185
6.1.2 多媒体信息存储策略187
6.1.3 基于RAID的海量存储技术189
6.1.4 光盘库存储技术195
6.1.5 存储区域网络(SAN)196
6.1.6 虚拟存储技术197
6.2 数字电视显示技术200
6.2.1 数字电视的显示要求200
6.2.2 数字电视显示技术解析201
6.2.3 数字电视显示技术前瞻217
第7章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219
7.1 数字电视传输国际标准219
7.1.1 ATSC标准219
7.1.2 DVB标准221
7.1.3 ISDB标准223
7.1.4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224
7.2 中国数字电视传输标准229
7.2.1 中国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发展历程229
7.2.2 中国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概况231
7.2.3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制订原则及需求分析232
7.2.4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主要候选方案介绍234
第8章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242
8.1 数字电视传输要求242
8.1.1 多媒体信息流特点242
8.1.2 多媒体通信网络的性能参数243
8.1.3 数字电视对传输网络的服务质量需求246
8.1.4 多媒体信息同步技术在数字电视系统中的应用248
8.2 流媒体技术251
8.2.1 流媒体技术基本原理251
8.2.2 利用RTP/RTCP进行实时数据传输258
8.2.3 利用RSVP进行动态资源预留261
8.3 数字电视传输方案263
8.3.1 数字电视传播方式263
8.3.2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模型264
8.3.3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主要问题265
8.3.4 数字电视系统传输方案266
第9章 数字电视组网技术271
9.1 现代网络技术概述271
9.1.1 网络拓扑结构271
9.1.2 OSI参考模型275
9.1.3 典型通信网络介绍277
9.1.4 多媒体通信网与数字电视网279
9.2 数字电视宽带干线传输技术283
9.2.1 SDH技术284
9.2.2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286
9.3 数字电视宽带交换技术288
9.3.1 信息交换技术288
9.3.2 ATM技术289
9.3.3 IP技术292
9.4 数字电视宽带接入技术296
9.4.1 数字电视宽带接入网296
9.4.2 数字电视HFC接入技术297
9.4.3 数字电视以太网接入技术301
9.4.4 数字电视光纤接入技术303
9.4.5 数字电视DSL接入技术305
第10章 数字交互式电视310
10.1 数字交互式电视概述310
10.1.1 三网融合310
10.1.2 数字交互式电视基本特征313
10.1.3 数字交互式电视与高级多媒体系统315
10.1.4 数字交互式电视系统组成316
10.2 视频服务器320
10.2.1 视频服务器特点与功能320
10.2.2 视频服务器基本类型322
10.3 数字机顶盒324
10.3.1 数字机顶盒基本概要324
10.3.2 数字机顶盒硬件结构327
10.3.3 数字机顶盒软件结构329
10.3.4 数字机顶盒关键技术331
10.3.5 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333
10.3.6 数字机顶盒工作流程335
10.4 数字交互式电视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策略339
10.4.1 数字交互式电视关键技术解析339
10.4.2 数字交互式电视系统规范341
10.4.3 数字交互式电视发展策略342
10.5 数字电视核心应用:视频点播(VOD)343
10.5.1 视频点播技术概要343
10.5.2 真视频点播、准视频点播与全视频点播344
10.5.3 视频点播原理剖析及实现结构345
缩略语348
参考文献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