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史钩沉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戏曲史钩沉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270376.jpg)
- 蒋星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9400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9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史钩沉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通史编3
中国戏曲史上的四个高潮3
中国古代的相扑与乔相扑9
杂技与中国戏曲13
戏曲与茶文化的互动作用26
古典戏曲中关羽的艺术形象43
为任德耀谈中国儿童剧补遗59
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63
日本的能乐、狂言的艺术特征及其同中国古典戏曲的关系78
唐宋编93
《唐人勾栏图》在戏剧史上的意义93
唐代戏剧形式之探索——敬质《唐戏弄》作者任半塘先生110
《拗相公》的历史背景123
《拗相公》对王安石的诽谤130
南戏、传奇的演出与“副末开场”141
辽代编155
辽兴宗为后妃演戏而伴奏——兼谈《凄凉辽宫月》的史料依据155
辽代戏剧史钩沉161
元代编175
“元曲四大家”说之产生与发展175
“元曲四大家”及其散曲创作——评宁希元《“元曲四大家”考辨》192
论“大行散乐”为“上厅行首”及其他——山西洪洞明应王庙正殿戏曲壁画题名考释202
道教与元杂剧的相互影响212
关汉卿自嘲为“铜豌豆”219
《单刀会》〔双调·新水令〕之台本与文本232
关汉卿的关公戏250
《金线池》语言研究——谈波多野太郎的《元曲疏证》258
关汉卿《不伏老》“分茶”之考释——与王学奇教授商榷271
《赞貂蝉》变成《斩貂蝉》281
马致远《青衫泪》之结构与意境286
元人杂剧的选集与全集294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流传与校注304
“把都儿”考略——敬质《元曲释词》作者顾学颉、王学奇两先生312
元代的散曲和剧曲的比较和研究318
海盐腔与《金瓶梅》327
昆曲编337
黄幡绰与昆曲337
谈《南词引正》中的几个问题——昆腔形成历史的新探索343
昆山腔发展史的再探索349
魏良辅之生平和昆腔的发展358
关于魏良辅与《骷髅格》、《浣纱记》的几个问题362
昆腔发展史索隐369
调腔·本腔·昆腔378
《上海昆剧志》的贡献与不足389
上海在昆曲发展史上的重大影响394
明代编411
邱浚生平及其戏曲创作411
康海《中山狼》杂剧并非为讥刺李梦阳而作——兼谈《中山狼传》小说之作者425
《玉簪记》茶事、茶艺考释438
汤显祖对张居正之认识及其在剧作中曲折的反映449
《慕色》婉约秀美 《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467
《牡丹亭》茶文化含蕴之探索480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考释——与夏写时教授商榷493
汪廷讷所作传奇考辨504
范文若的生平与《博山堂三种》——关于《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国戏剧史》、《明人传奇总目》对范文若错误记载的补正514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519
张岱的戏曲鉴赏与戏曲史论529
《永安王宫人梨园行》考543
吴炳降清后死于痢疾考551
《六十种曲》的编刻与流传——黄竹三、冯俊杰主编《六十种曲评注》序560
明末书林的戏曲选本585
阿丑的讽喻艺术618
明清两代的口技艺术630
明清小说戏曲中的王翠翘故事636
清代编645
陈实庵、朱素臣生平钩沉645
裘琏及其《四韵事》杂剧651
《长生殿》与李白的《清平调》659
黄之隽及其《?堂乐府》666
黄图珌及其《雷峰塔传奇》675
蒋士铨和他的戏剧创作683
彭元瑞与乾隆年间的戏曲活动688
周书及其《鱼水缘》传奇694
夏秉衡及其《秋水堂传奇》698
王昙及其诗文传奇704
焦循与魏长生707
焦循及其《花部农谈》709
从《易余籥录》探索焦循的戏曲理论711
是柳筱阁还是杨小楼?——《清宫十三朝演义》与戏曲史728
汪笑侬编演剧目存佚考733
近代、现代编739
鲁迅先生与乱弹、调腔、目连戏739
揭开鲁迅五看秦腔的疑案749
欧阳予倩研究戏曲声腔的成就757
胡适与元杂剧、明清传奇763
胡适与京剧781
黄芝冈及其汤显祖研究788
周明泰之著述与收藏794
戏曲理论家赵景深教授传略802
徐筱汀对京剧之贡献806
徐朔方教授与汤显祖研究811
《天仙配》故事的历史地理考察819
日本汉学家波多野太郎827
田中谦二的师承与对晚辈的培养837
附录851
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序851
姚品文《宁王朱权》序860
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序864
黄吉士《西安高腔荟萃集》序870
朱恒夫《滩簧考论》序876
听蒋星煜教授讲《中国戏曲史》&鄢化志 881
后记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