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室内环境与设备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室内环境与设备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183366.jpg)
- 吴硕贤,夏凊主编;葛坚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6145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室内装饰-建筑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室内环境与设备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室内声学原理1
第一节 室内声学基本计量1
一、室内声学基本物理量1
第一篇 室内声环境1
二、计权网络和频谱3
三、等效声级4
第二节 听觉特性5
第三节 室内几何声学7
一、声线概念7
二、虚声源法8
第四节 室内声增长和声衰变9
一、室内声增长9
第五节 驻波与房间共振10
一、驻波与颤动回声10
二、室内声衰变10
二、三维室内空间的简正波与房间共振11
第二章 室内声环境评价12
第一节 音质主观评价12
一、语言声音质主观评价12
二、音乐声音质主观评价12
第二节 音质评价物理指标13
一、混响时间13
二、早期侧向反射声能比13
三、声压级与响度指标13
四、混响时间频率特性14
第三节 音质物理指标与主观评价的关系14
第四节 室内声环境标准与规范15
一、室内允许噪声级15
三、保护听力的噪声允许标准16
二、语言干扰级16
五、隔声标准17
四、环境噪声允许标准17
第三章 建筑材料及结构的吸声与隔声18
第一节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18
一、概述18
二、多孔吸声材料18
三、共振吸声结构20
四、其他吸声结构21
五、新型吸声材料和结构22
六、常用吸声材料的选用24
第二节 构件隔声25
一、传声与隔声25
二、空气声隔声及其评价25
四、双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26
三、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26
五、轻质隔墙的隔声27
六、门窗隔声28
七、构件的组合隔声量30
八、楼板撞击声隔声31
第四章 室内声环境设计33
第一节 室内噪声控制33
一、建筑布局中噪声控制原则和方法33
二、提高围护结构隔声量33
三、室内吸声降噪34
四、隔声屏障与隔声罩35
五、低频噪声控制与隔振36
第二节 室内音质设计36
一、室内音质设计原则36
三、体型设计37
二、房间容积的确定37
四、室内混响设计及装修材料的选择39
五、音乐厅音质设计40
六、剧院音质设计41
七、多功能剧场音质设计41
八、电影院音质设计43
九、体育馆音质设计43
十、录播室、演播室音质设计44
十一、歌舞厅、卡拉OK厅音质设计45
十二、听音室、家庭影院音质设计46
第五章 室内音响设备47
第一节 扩声系统47
一、扩声系统的组成47
二、扩声系统评价指标及标准47
三、常用电声设备49
五、家庭视听系统52
四、电声设备之间的连接52
第二节 扩声系统设计与建筑的关系53
一、扬声器布置与安装53
二、扩声控制室设计54
三、反馈啸叫的抑制54
第三节 室内音质主动控制55
第二篇 室内光环境57
第六章 室内光环境基本计量57
第一节 光与基本光度单位57
一、光的本质57
二、基本光度单位57
三、基本光度单位间的关系59
第二节 人眼的视觉特性60
一、明暗视觉60
四、视力61
二、颜色感觉61
三、光视效能61
五、视野62
第三节 影响视度的因素62
一、亮度62
二、物件的尺寸62
三、亮度对比62
四、识别时间与面积63
五、适应63
六、眩光63
第七章 室内装饰材料的光学特性64
第一节 反光材料与反光系数64
一、定向反射65
二、扩散反射65
第二节 透光材料与透光系数66
二、扩散透射67
一、定向透射67
第三节 污染对材料光学特性的影响68
第八章 天然光环境设计70
第一节 天然光环境设计内容及过程70
第二节 采光标准70
一、采光系数71
二、室外临界照度71
三、采光系数的标准值71
四、照度均匀度72
第三节 采光口与室内光环境72
一、采光口形式72
二、采光口尺寸73
三、采光口与天然光的控制调节73
一、采光计算所需数据74
第四节 采光计算74
二、计算过程与方法75
第五节 天然光环境设计示例78
一、了解教室采光要求78
二、了解采光设计条件78
三、教室天然采光设计要点79
第六节 室内天然光环境处理技法79
一、天然光环境与室内空间效果79
二、天然光环境处理技法80
三、天然光环境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81
第九章 人工光环境设计82
第一节 人工光环境设计内容及过程82
第二节 照明标准83
一、照明数量83
二、照明质量85
一、电光源87
第三节 电光源和灯具87
二、灯具88
第四节 照明计算91
一、利用系数法的基本原理91
二、影响利用系数的因素92
第五节 人工光环境设计示例94
一、了解设计对象及设计要素94
二、设计标准94
第六节 人工光环境与室内设计96
一、光的布局96
二、光的造型与表现力96
三、人工光环境设计与室内表面97
四、人工光环境设计的一般技法98
一、与室内热环境有关的物理量99
第一节 室内气候因素99
第十章 室内热环境基本计量与评价99
第三篇 室内热环境与空调供暖设备99
二、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因素100
第二节 人与室内热环境100
一、热舒适100
二、热舒适的影响因素102
第三节 室内热环境评价103
一、房格尔热舒适方程103
二、PMV-PPD评价方法103
第十一章 空调设备105
第一节 空调冷负荷105
一、概述105
二、空调冷负荷的组成106
三、室内外空气的计算参数106
四、各种负荷的计算方法107
二、全空气方式110
第二节 空调系统的分类110
一、概述110
三、空气—水方式112
四、冷剂方式113
第三节 空调系统中的各种设备114
一、空调冷源设备114
二、空气处理设备120
三、送、回风口125
第四节 建筑节能和空调中的节能措施125
一、空调节能技术的标准和规范126
二、建筑节能126
三、空调中的节能措施128
二、供暖热负荷133
一、供暖系统的构成133
第一节 概述133
第十二章 供暖设备133
三、供暖系统的分类136
第二节 热水供暖系统136
一、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136
二、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138
第三节 蒸汽供暖系统139
一、蒸汽供暖的形式和优缺点139
二、低压蒸汽供暖系统139
三、高压蒸汽供暖系统140
四、真空蒸汽供暖系统140
第四节 热风供暖系统140
第五节 供暖散热器141
一、铸铁散热器141
二、钢制散热器142
三、其他材质的散热器143
四、散热器的选择143
五、散热器的安装144
第六节 热源设备144
一、热源设备的分类144
二、锅炉145
三、燃料146
四、锅炉容量的确定146
五、锅炉房的设置和结构147
第四篇 室内空气洁净 环境与通风净化设备第十三章 室内空气的洁净与通风设备149
第一节 室内污染物与必要风量计算149
一、室内污染物149
二、必要通风量的计算150
一、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154
第二节 自然通风154
二、自然通风的计算155
三、避风窗156
四、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156
第三节 局部通风157
一、局部排风系统的构成157
二、局部排风罩的分类157
三、局部送风系统159
第四节 全面通风160
一、气流组织160
二、房间的正压和负压160
第五节 通风管道及通风机械161
一、通风管道161
二、通风机械163
第一节 概述165
第十四章 洁净室与洁净空调系统165
第二节 空气洁净度标准166
第三节 空气净化设备168
一、过滤器的作用和分类168
二、过滤器的过滤机理169
三、过滤器的特性170
第四节 洁净室的设计171
一、洁净室的设计参数171
二、洁净室的设计172
第五节 洁净空调系统173
一、洁净空调系统的型式173
二、洁净室的正压要求174
三、洁净室的气流组织175
四、洁净室的送风量177
参考文献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