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81135.jpg)
- 吴宗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7803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吴宗国1
一 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
二 中央政治体制的演变6
1.行政、决策合理化的过程6
2.唐宋以后官僚政治体制的变化8
三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2
四 官僚构成与用人体制14
五 政治体制的演进和调整15
帝国开端时期的官僚政治制度——秦汉&阎步克19
一 官僚帝国体制的奠基19
1.皇帝-官僚统治阶级的形成19
2.中枢权势的分割与争夺24
3.中央行政的结构合理化29
4.地方与编户的控制33
二 文吏体制和律令秩序37
1.文吏体制38
2.论功升进和以能取人41
3.律令秩序44
4.文书制度48
三 尊儒改制与儒、吏分合52
1.法术、道术与儒术52
2.“改制”运动与王莽变法57
3.儒、法合流与儒、吏合流61
4.从“四科辟士”到“经学为先”65
四 官僚阶级的士族化70
1.乡里豪右与官场官族70
2.士林与士族76
3.早期官僚政治的不成熟性与士族问题80
变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阎步克86
一 变态与萎靡86
1.专制皇权的沉浮86
2.士族门阀的政治特权91
3.官僚政治的变态和扭曲97
二 专制官僚政治的维系和进展102
1.皇权的自我维护102
2.不绝如缕的专制官僚政治论说107
3.冰层下的潜流:政治制度的进展111
三 胡汉融合与历史出口116
1.胡汉杂糅116
2.皇权、国人与军功贵族119
3.北朝:帝国重振的历史出口125
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隋唐五代&刘后滨133
一 隋唐之际中央集权的加强和三省制的确立133
1.西魏、北周的六官制度与隋唐政治体制的形成133
2.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尚书行政体制的完善141
3.隋唐之际三省制的确立143
4.三省制下的政务裁决机制150
二 使职体系的发展与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158
1.唐前期使职差遣的发展158
2.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165
3.安史之乱前后使职体系的初步形成171
4.中书门下体制下宰相制度的演进178
三 中书门下体制的结构与运作184
1.使职行政体系的确立184
2.中书门下与三省、使职和地方的关系192
3.翰林学士与枢密使200
四 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206
1.从门第到才学206
2.从“长名榜”到“循资格”213
“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邓小南222
一 宋代的“祖宗之法”及其深刻影响——宋代官僚政治与制度述略222
1.事为之防,曲为之制223
2.与士大夫治天下228
二 理性政治倾向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240
1.统一的政治局面之形成240
2.北宋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243
3.元丰官制改革251
4.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256
三 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信息渠道259
四 宋代的官僚管理制度266
1.特色突出的设官分职制度266
2.影响深远的资格之法268
3.“擢才校功,限年乃迁”的磨勘之法276
4.考察:课绩与监察的结合280
回归与创新——金元&张帆289
一 贵族政治回归与皇权的膨胀290
1.金初的贵族政治290
2.金朝皇权的上升293
3.大蒙古国的汗权与家臣政治297
4.元王朝的皇权与家臣政治302
5.余论307
二 以一省制为核心的中央官制310
1.一省制的确立310
2.宰相及其僚属315
3.六部与寺监326
4.一省制下的枢密院与御史台340
三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349
1.金朝的路制349
2.路在元朝的变化362
3.行省的出现与定型370
分化与重组——明&何朝晖386
一 中央决策机制中诸因素的演变与作用387
1.宰相制的终结387
2.内阁制的确立389
3.司礼监392
4.九卿和科道395
5.皇帝400
6.中央决策机制中诸因素之地位与关系分析403
二 明代的六部——中央行政体制的主体411
1.明代六部的地位与权力411
2.阁部之争417
三 地方行政体制中的分化与整合420
1.“三司六道”420
2.巡抚与总督423
四 繁密的多重监察体制425
1.科道425
2.巡按与按察司427
3.抚按之争429
五 明代的官僚士大夫431
1.专制皇权与官僚士大夫431
2.学校、科举与选官制度433
3.绅士阶层438
帝国终结时期的官僚政治体制与运作系统——清&郭润涛443
一 绪论443
二 中枢机构448
1.内阁和军机处448
2.翰林院、南书房及詹事府454
3.通政使司和奏事处458
4.中书科461
三 中央政务部门461
1.行政:“六部”462
2.管理周边民族:理藩院468
3.外交:礼部会同四译馆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469
4.监察:大理寺和都察院470
四 地方行政480
1.地方行政体制481
2.督抚制度488
3.“道”的体制与运作499
4.学政制度503
5.特别行政管理509
五 理事衙门512
1.盐政衙门512
2.河道衙门515
3.漕运衙门519
4.税关520
六 清末改制523
1.中央政务制度525
2.地方制度532
后记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