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观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元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503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导言1
1.1 稀缺性与经济学1
1.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假设3
1.2.1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1.2.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4
1.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6
1.3.2 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7
1.3.3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8
1.3.4 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9
1.4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演进脉络及最新发展11
1.4.1 微观经济学的早期萌芽阶段(1662-1837年)——宏微不分12
1.4.2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阶段(1836-1947年)——边际分析革命13
1.4.3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48—1960年)——公理化的经济学16
1.4.4 微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1961年一今)——方法汇合阶段17
第一章习题22
1.5 如何学习与使用本书22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24
2.1 需求函数与需求法则24
2.1.1 个人需求24
2.1.2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26
2.1.3 市场需求28
2.1.4 需求法则30
2.2 需求的价格弹性31
2.2.1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31
2.2.2 需求弹性的计算32
2.2.3 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34
2.2.4 需求弹性的分类38
2.2.5 影响需求弹性大小的主要因素39
2.2.6 需求弹性与总支出39
2.3 供给函数与供给法则41
2.3.1 个人供给41
2.3.2 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43
2.3.3 供给法则43
2.3.4 市场供给44
2.4.1 供给弹性的含义及其性质45
2.4 供给弹性45
2.4.2 供给弹性的几何意义46
2.4.3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48
2.5 均衡价格49
2.5.1 均衡价格及其形成49
2.5.2 均衡点的变动——比较静态分析51
2.6 应用与例题52
【应用1】消费税(excise tax)52
【应用2】蛛网理论(cobweb theory)——动态分析55
第二章习题58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61
3.1 基数效用与消费者行为理论61
3.1.1 基数效用的概念61
3.1.2 总效用、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法则62
3.1.3 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分析法66
3.1.4 基数效用与需求曲线的推导70
3.1.5 消费者剩余——边际效用论的应用72
3.2.1 消费者偏好及其行为公理76
3.2 序数效用与无差异曲线76
3.2.2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78
3.2.3 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80
3.2.4 无差异曲线的各种形状82
3.3 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84
3.3.1 预算线84
3.3.2 消费者均衡88
3.3.3 边角均衡点或边角均衡解89
3.4 收入、价格的变动和需求——比较静态分析91
3.4.1 收入—消费线与恩格尔曲线92
3.4.2 价格—消费线与需求曲线96
3.5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99
3.5.1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99
3.5.2 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希克斯分析法101
3.5.3 斯勒茨基的替代效应和斯勒茨基方程105
3.5.4 两种物品间的关系107
3.6 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与普通的需求曲线109
3.7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关系112
3.8 应用与例题113
【应用1】直接津贴与间接津贴113
【应用2】消费税与所得税114
【应用3】角解(Corner Solution)115
【应用4】劳动供给曲线116
【应用5】保证收入(Guaranteed Income)与工作效率118
第三章习题121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进一步分析125
4.1 显示性偏好理论125
4.1.1 何谓显示性偏好125
4.1.2 显示性偏好公理127
4.1.3 从显示性偏好到无差异曲线128
4.2 物价指数与生活水平131
4.1.4 显示性偏好理论与替代效果131
4.2.1 真正的物价指数132
4.2.2 拉氏物价指数及其对生括水平的影响133
4.2.3 帕氏物价指数及其对生括水平的影响135
4.3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剩余136
4.4 消费者跨时选择理论139
4.5 风险情况下的消费者选择142
4.5.1 风险与不确定142
4.5.3 效用期望值143
4.5.2 公平与游戏143
4.5.4 货币期望值与效用期望值的关系144
4.5.5 人们对风险的态度:规避者、喜好者及中立者145
4.5.6 Von-Neuman-Morgenstern效用指数149
4.5.7 应用与例题150
第四章习题151
第五章 生产函数154
5.1 生产函数154
5.2.1 对生产函数的若干假定156
5.2 对生产函数的假定与规模报酬156
5.2.2 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157
5.3 短期分析——具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60
5.3.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及其相互关系160
5.3.2 边际报酬递减法则163
5.3.3 生产的三个阶段及生产的合理区域163
5.4 长期分析—等产量曲线165
5.4.1 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165
5.4.2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167
5.4.3 生产的经济区域——脊线分析169
5.5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170
5.5.1 等成本线170
5.5.2 最优要素组合171
5.6 扩展线173
5.7 生产弹性176
5.7.1 产出弹性176
5.7.2 生产力弹性177
5.7.3 替代弹性178
5.8 技术进步179
5.8.1 技术进步的类型180
5.8.2 技术进步的测度182
5.9 规模报酬与线性生产函数的特性183
5.9.1 等产量曲线与规模报酬183
5.9.2 线性生产函数的特性183
5.9.3 CES生产函数及其特性186
第五章习题188
6.1 成本的性质与成本函数191
6.1.1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191
第六章 成本分析191
6.1.2 显成本和隐成本193
6.1.3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和正常利润194
6.1.4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194
6.1.5 成本最小化与成本函数195
6.2 短期成本分析197
6.2.1 短期成本分类197
6.2.2 AVC,MC与AP,MP的对称性203
6.2.3 当要素价格变动时,对AVC,AC及MC的影响204
6.3.1 长期成本函数206
6.3 长期成本的分析206
6.3.2 长期平均成本函数208
6.3.3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210
6.3.4 要素价格变动对LAC和LMC的影响211
6.4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214
第六章习题215
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217
7.1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218
7.2.2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219
7.2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219
7.2.1 完全竞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219
7.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220
7.3.1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220
7.3.2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221
7.3.3 完全竞争厂商的损失最小化及关闭决策222
7.4 厂商及行业短期的供给曲线224
7.4.1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224
7.4.2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225
7.5 厂商的长期均衡227
7.5.1 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长期利润最大化227
7.5.2 厂商的进出决策——实现长期均衡228
7.6 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229
7.7 探讨行业长期供给曲线230
7.7.1 成本固定行业(constant cost industry)230
7.7.2 成本递增行业(increasing cost industry)231
7.7.3 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 cost industry)231
【应用1】完全竞争市场的课税效果232
7.8 应用与例题232
【应用2】限价限量、保证价格、直接津贴236
第七章习题238
第八章 完全垄断市场240
8.1 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及其原因240
8.2 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241
8.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244
8.4 垄断厂商无供给曲线247
8.5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248
8.6 多工厂垄断(multiplant monopolist)与卡特尔250
8.6.1 多工厂垄断模型250
8.6.2 多工厂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比较254
8.6.3 卡特尔(Cartels)255
8.7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ng)257
8.7.1 第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257
8.7.2 第二级价格歧视259
8.7.3 第三级价格歧视260
8.8 垄断的管制263
8.9.1 从量税264
8.9 垄断厂商的课税264
8.9.2 从价税266
8.9.3 定额税267
第八章习题267
第九章 垄断竞争市场270
9.1 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及其基本假设270
9.2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271
9.3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273
9.4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275
9.5.1 垄断厂商的广告277
9.5 广告对厂商行为的影响277
9.5.2 垄断竞争市场的广告280
9.6 超额能量定理(excess capacity theory)282
第九章习题283
第十章 寡头市场285
10.1 寡头市场概述285
10.1.1 寡头市场及其特征285
10.1.2 寡头市场的种类及其理论模型287
10.2.1 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288
10.2 猜测变量模型288
10.2.2 斯泰克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295
10.2.3 Bertrand模型300
10.2.4 艾奇沃斯(Edgeworth)模型302
10.2.5 斯威齐模型——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Kinky demand curve)304
10.3 联合利润最大的模型(Models of join profit maximization)305
10.3.1 张伯伦模型(Chamberlin model)305
10.3.2 主宰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Dominant firm price leadership)306
10.4.1 市场份额模型(Market share model)308
10.4 非利润最大化的寡头垄断模型308
10.3.3 指标式的价格领导(Barometric price leadership)308
10.4.2 鲍莫尔的最大销售额(Revenue maximization)309
第十章习题309
第十一章 博弈论与厂商的策略性行为312
11.1 博弈论概述312
11.1.1 何谓博弈和博弈论312
11.1.2 博弈论发展的历史简述313
11.1.3 博弈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形式314
11.2.1 “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318
11.2 纳什均衡及其精化318
11.2.2 混合策略及其纳什均衡321
11.3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326
11.3.1 扩展式博弈与子博弈327
11.3.2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331
11.3.3 动态博弈中的威胁与承诺的可信性问题332
11.3.4 倒推归纳法336
11.4 重复博弈341
11.5 “贝叶斯一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一纳什均衡”345
第十一章习题348
第十二章 要素价格理论与分配理论351
12.1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352
12.1.1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352
12.1.2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MFC)、平均成本(AFC)355
12.1.3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355
12.2 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356
12.2.1 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356
12.2.2 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358
12.2.4 利润极大化的要素价格362
12.2.3 劳动的价格需求弹性362
12.2.5 劳动市场均衡与厂商的雇用量363
12.2.6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363
12.3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要素价格理论365
12.3.1 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而产品市场为专卖365
12.3.2 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而要素市场为专买368
12.3.3 产品市场为专卖而要素为专买370
12.3.4 要素专买与工资歧视(wage discrimination)373
12.3.5 劳动工会(labor unions)及其目标374
12.3.6 租金、经济租和准租375
12.3.7 资本的价格(PL)、资本的租金价格(r)与利息(i)的关系380
12.4 应用380
【应用1】工资津贴——负的所得税380
【应用2】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与训练(training)384
【应用3】要素相对份额(θ)(relative factor share),要素替代弹性(σ)与政策386
【应用4】加班费387
第十二章习题390
第十三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392
13.1.2 一般均衡的形成过程393
13.1 一般均衡分析与经济效率393
13.1.1 一般均衡的意义393
13.1.3 经济福利、经济效率和帕雷托最优境界397
13.2 帕累托最优境界(pareto optimality)与生产效率398
13.3 帕累托最优境界与产品分配400
13.4 生产、分配与帕累托最优境界402
13.4.1 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402
13.4.2 从生产可能性曲线到分配的契约曲线404
13.4.3 从交换契约曲线到效用可能性曲线405
13.4.4 总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经济福利最大化的效用组合407
13.5 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408
13.6 次优理论(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409
13.7 应用410
【应用1】造桥与经济效率410
【应用2】二段定价(two-part pricing)与成本递减的产业411
【应用3】二段定价、经济效率与公平412
【应用4】顶峰定价法(peak load pricing)413
【应用5】限量、保证价格、直接津贴与经济效率414
第十三章习题415
第十四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417
14.1 垄断与市场失灵418
14.2 外部性419
14.2.1 外部性的基本概念419
14.2.2 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420
14.2.3 外部性的进一步分析:联合(Jointness)与效率421
14.3 环境污染(Pollution)及其治理措施424
14.3.1 作为外部非经济性的环境污染对经济的影响424
14.3.2 对付环境污染的经济政策425
14.4 信息的非对称性431
14.4.1 信息的事前非对称与逆向选择问题432
14.4.2 信息传递和信息甄别433
14.4.3 信息的事后非对称与道德风险问题434
14.4.4 激励、机制设计与信息显示原理436
14.5 公共产品与搭便车者(Free rider)440
14.6 应用442
【应用1】交通的阻塞与对策442
【应用2】保证生态与经济政策445
第十四章习题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