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行业结构全景透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行业结构全景透视](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167337.jpg)
- 陈文晖,杨天翔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ISBN:780155577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行业组织-组织结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行业结构全景透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导论中国行业结构在“改革”中发展1
“产业”与“行业”的发展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轨迹3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及其特点4
我国需求结构的变化与特点6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7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特点8
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0
产业结构仍欠合理10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差,分工协作差11
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11
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12
所有制结构还存在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13
WTO时代:中国行业发展进入新境界13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与行业结构调整13
WTO对于市场准入的要求13
市场准入制度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15
我国入世承诺情况16
削减关税与补贴限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20
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21
关税减让21
加入WTO对我国行业发展的直接结果22
放宽和完善外资政策22
上篇 机遇: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主流第一章 重拾信心的中国家电行业27
家电行业见证中国电子业的发展27
家电行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27
家电行业成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27
中国家电业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有利位置28
我国家电行业缺乏核心技术28
中国家电业入世后的发展趋势29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29
流通格局发生巨变29
多元化进程速度加快30
技术升级30
进军国际市场30
彩电业:引领风骚夕阳红31
价格战:几度风雨几多愁31
祭起价格战的大旗31
价格战的深层原因32
创新:惟一的出路33
互动网络电视——明日之星33
数字电视——世界彩电业必由之路34
等离子与背投:王道之争35
空调行业现状36
空调业:逐鹿天下烽火急36
家用空调的华山论剑37
不可免俗价格战37
空调业的发展趋势38
空调业将转入平稳发展阶段38
空调业的利润空间将不断减少39
空调业将进入产业重组期39
企业经营风险将有所增加39
冰箱业:待到山花烂漫时40
冰箱行业现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40
洋品牌卷土重来41
冰箱价格战:一块处女地41
最后的资本整合43
影碟机行业:在知识产权的门槛前45
VCD让世界为之吃惊45
前路多桀的DVD市场48
DVD也打价格战48
专利费使国产DVD遭灭顶之灾49
第二章 恢复元气的中国钢铁行业51
钢铁行业的发展:民族工业挺起了脊梁51
钢铁行业走过的路51
工艺装备落后54
关键钢材品种不足、质量水平不高54
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54
技术经济指标和企业经济效益不高55
重复配置,产业集中度低56
钢铁行业的调整57
总量控制57
生产结构调整58
加强内部管理58
调整产业政策58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环境59
增长空间缩小59
调整结构、转换机制压力巨大60
全球竞争压力增大60
国家政策倾斜空间减小61
入世对钢铁行业影响61
入世对中国钢铁业的有利面61
入世对中国钢铁业的不利影响62
中国钢铁行业将引发购并潮63
钢铁贸易战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64
美国首开钢铁贸易战65
中国首次应用WTO规则保护市场65
刺激国内钢铁行业复苏66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正式启动67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68
第三章 枯木逢春的中国纺织行业70
较高的出口依存度71
我国纺织业的现状71
纺织品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71
纺织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72
技术创新能力较弱72
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73
组织结构不合理73
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74
区域间互补性格局尚未形成74
纺织行业的发展调整75
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75
棉纺织行业76
毛纺织行业76
麻纺织行业76
丝绸行业76
服装行业77
组织结构调整77
针织行业77
区域结构调整78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79
推进信息化建设80
入世后纺织行业发展的机遇80
入世对行业的影响81
棉纺织行业81
毛纺织行业81
化纤行业82
服装行业82
绿色贸易壁垒:纺织品入世一道关83
第四章 百业之星的中国能源行业87
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现状87
能源供需情况发生变化87
结构调整见成效88
管制方式的改革90
电力行业:改革牵动全局90
电价改革91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92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体制改革新方案92
厂网分开93
竞价上网93
西电东送战略94
中国煤炭行业的调整与发展95
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96
小煤矿盲目发展,问题严重96
国有大中型煤矿停滞不前96
关井压产97
社会需求过剩97
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政策97
生产效率低,行业竞争力不足97
总量控制98
实施1440工程98
煤炭企业集团化取得进展99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101
石油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101
石油储量和原油产量保持稳中有升101
天然气勘探连续取得重大突破,产量处于快速增长期102
石油工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103
石油行业战略重组硝烟弥漫103
石油巨头联手限产保价104
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能位居世界前列108
第五章 重振雄风的中国石油化工行业108
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108
行业发展存在问题109
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109
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差109
国内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化工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110
人员和债务负担沉重,资产利润率低111
初步形成行业体制111
入世的冲击111
2008年前逐步关税递减到位112
有机化工原料112
2002年最惠国关税减到“零”112
2005年前逐步关税递减到位112
2002年关税递减一步到位112
入世后石油化工产品的关税调整112
合成树脂113
塑料制品113
橡胶制品113
入世对市场的影响113
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降113
重组方向确定114
扩大再生产的投资风险将增大114
在国内外市场与外商展开直接较量114
重组国内石油化工格局114
行业垄断将持久115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发展趋势117
聚酯工业117
发展现状117
发展存在的问题117
入世影响和应对118
塑料工业119
中国塑料工业现状120
入世的影响121
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123
中国塑料工业与环境保护124
运输线路不断延伸125
交通运输业的现状125
第六章 现代化支柱的中国交通运输行业125
交通运输网质量显著提高126
交通运输网布局大为改观126
民航重组走到前台128
无序竞争屡禁不止128
民航重组:要走的路还很长129
非主流的生存空间131
外资飞进中国民航业131
铁路改革扑朔迷离134
铁老大小步慢走134
改革变得不明朗135
“横切”与“竖切”之争135
“竖切”派初占上风136
铁道部功成身退?137
“横切”改良“网运分离”137
物流业:未来的朝阳行业138
物流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139
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征139
企业物流仍为主流,社会化物流尚欠发达139
专业化物流得到发展140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140
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41
发展物流业不甘落后142
第七章 融入国际经济发展主流的IT产业144
入世带来明朗前景145
不利影响146
积极作用146
IT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147
IT制造业:世界加工厂148
计算机行业完全不担心入世149
抢滩中国“芯”市场151
改变中国“空芯化”现状151
塑造“中国芯”151
“龙芯”诞生154
扩展产业链155
从无到有的手机生产156
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156
当前国内手机产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157
网络业:风雨中的蜡烛159
崎岖的历程159
与时俱进的网络事业161
软件业:中国IT行业的希望164
快速成长的行业164
远大前景165
政策扶持166
《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66
《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168
软件企业和研发基地已经形成规模169
专业软件市场蓬勃发展170
中篇 固守没有防线的行 业阵地第八章 与国际拥抱的中国金融行业177
中国金融管理体制的演变177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80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80
中国工商银行180
中国农业银行180
中国银行181
中国建设银行181
股份制商业银行182
交通银行182
中信实业银行182
深圳发展银行18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182
招商银行183
中国民生银行183
华夏银行183
广东发展银行184
入世后金融业走向开放184
开放时代的来临184
中国银行业开放的4项承诺185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6项改革措施186
提高金融政策的透明度187
确立金融监管体制188
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189
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189
外资银行抢滩市场引领新风潮190
全新的银行业经营理念191
争夺优势客户192
竞争带来挑战193
股份制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明天194
法人财产制度194
股份制改造——上市之路195
外资银行参股的前景196
外资参股国有商业银行的可能性197
外资银行参股的障碍197
金融控股集团起航198
培育中国的金融航母198
经营风险不可忽视199
第九章 抗拒异化的中国文化行业202
文化入世:在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202
入世对文化的影响202
来自西方的文化产业抢滩203
“甜蜜”的中国电影业204
第三次高潮205
第二次高潮205
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高潮205
第一次高潮205
我国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改革206
观众人数下降,电影业面临抉择206
院线制亮出盖头207
电影生产新格局208
扬帆起航的中国传媒业208
转型期的中国报业209
报业集团的诞生与发展210
报业大战登场211
中国的电视传媒业212
培育“中国标王”212
名牌电视节目的号召213
“火红”的电视剧市场213
严峻的挑战215
偷着乐的广播媒体216
渴望中国的传媒集团217
中国出版业:痛并快乐着218
出版业现有的竞争格局219
多种出版主体的竞争219
同业务类型出版社之间的竞争219
省际出版业之间的竞争220
与盗版书商的竞争220
未来出版业的竞争221
出版业的潜在进入者221
国际出版巨头的威胁221
出版替代威胁221
营销能力竞争222
第十章 群雄争霸的中国食品行业226
入世对食品行业的影响226
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227
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促进食品工业 的结构调整227
有利于出口和跨国经营227
入世带来的机遇227
入世的影响228
奶制品228
白酒、黄酒、葡萄酒228
调味、发酵类产品228
饮料229
白酒业:一江春水向东流229
惟一受到政府抑制的行业229
白酒开始走向衰退231
消费者偏好的改变231
产品缺乏创新231
营销秩序混乱232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232
行业集中度较低,两极分化加剧232
中国已经成为啤酒大国233
啤酒业:战国群雄录233
版图兼并战事频234
华润霸业现端倪234
决战西北234
拼抢南方235
珠江啤酒:沉默的羔羊236
外资啤酒胜利大逃亡237
乳业市场天下大乱238
国内乳业市场面临洗牌239
乳业新军义无返顾240
前路不明的保健品行业240
保健品行业现状241
保健品行业发展历程241
保健品企业面临的问题243
保健品市场处于严重的信誉危机243
大限将至244
企业经营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244
产品低水平重复开发和申报244
前路的选择245
第十一章 与狼共舞的中国零售行业247
中国零售业的现状247
百货商店247
夕阳红的大百货247
大型购物中心的崛起249
连锁超级市场发展迅速250
专业店异军突起253
仓储商店成为新景观254
便利店初露锋芒254
零售业的重组时代255
零售业面临压力255
零售业加快重组256
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的模式258
外资零售业争城掠地258
外资零售抢滩日志260
下篇 突围:生与死的抉择第十二章 陷入重围的中国农业265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265
建立并完善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65
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266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67
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问题269
农产品价格问题269
土地制度问题269
农业产业化进程270
农业产业化得到重视270
农业产业化成果显著271
农产品出口企业成为新亮点271
农业市场营销得到重视272
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日趋活跃272
我国入世谈判有关农业的承诺273
市场准入方面273
关于关税减让273
入世:中国农业的分水岭273
关于关税配额274
出口补贴274
动物及植物检疫274
入世对我国农业的总体影响275
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的影响275
对农村就业的影响278
遭受反倾销:中国农产品国际化的大障碍279
反倾销案件此起彼伏279
涉案农产品损失巨大280
我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280
制度差异引起歧视281
企业自身因素281
农产品的特殊性281
反倾销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排挤他国的常用武器281
出口结构失衡282
企业应诉不力282
减少外国对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的策略282
开展政府间交涉,加大对外宣传282
建立初期防范机制283
加强运用非价格竞争手段283
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283
强化主体意识,提高应诉能力283
第十三章 垄断堡垒象征的中国电信行业285
最后一公里的垄断285
电话初装费的由来285
给个说法287
盼望已久的资费调整288
电信资费调整——最后的作秀288
降低国内长途电话资费,改革计费单元289
降低国际及港澳台电话资费,改革计费单元289
改革固定本地电话基本月租费的计费办法289
调整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改革计费单元290
降低互联网业务资费290
取消电信业务附加费,切实减轻用户负担290
放开部分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290
究竟谁得益?290
电信垄断风光依旧292
巩固龙头地位292
失却公正的游戏规则292
电信分拆——垄断的终结?293
中国电信改革的历程293
1999~2001年: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294
1994~1998年:管制初期294
1980~1993年:放松价格管制时期294
2002年:迎接国际挑战295
外资的冲击295
最后一次分拆?296
拆分后格局不明朗297
恶性竞争再起:电信拆分的副产品?298
上市、上市、上市301
一波三折的上市过程301
上市的时机不当301
中国电信题材变化302
中国电信终于上市了302
中国电信的前景303
行业黯淡,前途不明303
垄断终结,步履维艰304
中国电信怎样自救?304
海外发展,柳暗花明?306
电信立法:许中国电信业一个明天307
第十四章 难当大任的中国汽车产业310
我国汽车业的发展现状310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310
行业壁垒森严,市场进入困难312
引进外资和对外合作有较大进展313
市场培育滞后,抑制性消费政策对汽车业发展形成限制314
行业管理混乱、重复建设严重,散乱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314
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反思315
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向出现偏差315
掩耳盗铃式的市场政策315
行政性的重复建设316
盲目投资的短期化行为316
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许可证的影响317
入世的影响317
入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317
排斥正常竞争者进入以维持超额利润317
取消国产化政策的影响319
行业重组风起云涌320
“天一恋”举足轻重321
第五种模式登台322
重组发展的前景323
过渡期的月子怎么坐?326
政府行为余音袅袅326
许可证调控市场有成效326
政府拉郎配,企业现尴尬328
汽车行业产业损害预警系统诞生329
“第三势力”的命运330
不甘寂寞的“第三势力”330
这个“冬天”有点冷331
中国人离跨越“门槛”有多远332
汽车消费市场才是硬道理332
第十五章 危石之下的中国医药行业335
盘点中国医药业335
制药企业多而散,生产能力过剩335
创新能力不足336
企业发展不平衡336
入世对行业的影响336
入世的冲击336
进口药及医疗器械抢占中国市场336
知识产权保护钳制中国医药337
中小企业难以维持338
重组并购是今后的趋势338
化学原料药生产忧喜交加339
中国医药产业将掀重组浪潮340
中药现代化是必由之路344
中药面临机遇与挑战344
中药制药行业的晨曦344
推进中药企业的结构调整345
大力倡导和支持建立规范化的种(养)植基地345
推进中药材标准化345
创造有利于中药现代化的大环境346
生物制药行业:中国医药业的未来346
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卷起千重浪348
与世界接轨的新管理法348
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是把双刃剑349
新管理法对医药行业未来格局的影响350
医药流通领域改革:怎样吃唐僧肉351
医药流通领域改革七大举措351
建设现代化医药物流体系352
参考文献353
后记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