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66387.jpg)
- 程学童,王祖强,李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6822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私营企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理论分析1
第一章 企业集群理论与企业集群模式1
一、企业集群理论演进的背景1
(一)国际分工的发展与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创新1
(二)后福特柔性生产模式的兴起2
(三)企业竞争优势与企业创新能力2
(四)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向网络化发展3
二、国内外企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4
(一)空间聚集角度的企业集群理论4
(二)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企业集群理论6
(三)创新视角下的企业集群理论8
(四)境内及台湾地区企业集群理论的兴起11
三、国外典型企业集群模式分析15
(一)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的集群15
(二)大企业向下分包而形成的集群17
(三)因企业孵化而形成的集群18
(四)基于特有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而成的集群20
(五)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而形成的集群22
第二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与类型划分24
一、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形成和发展24
(一)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初创及主要特点24
(二)集群式民营企业的成长及主要特点31
(三)集群式民营企业的成形及主要特点36
二、集群式民营企业的类型划分45
(一)市场拉动型45
(二)企业孵化型46
(三)产业分工型47
(四)国(境)外移植型49
第三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现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51
一、问卷设计说明51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51
(二)问卷调查设计的基本思路52
(三)问卷调查内容的分类和相关说明53
二、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54
(一)样本基本情况54
(二)企业规模结构56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58
(四)企业市场营销及竞争能力59
(五)企业组织形式60
(六)经营环境和政府服务61
(七)企业面临的发展困难65
三、影响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的相关因素66
(一)技术创新是集群成长的根本动力66
(二)制度创新是集群提升的基础69
(三)自组织能力是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72
(四)市场竞争秩序对集群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78
(五)政府扶持是集群成长发展的重要保证82
一、集群式民营企业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85
第四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与产业组织形态85
(一)企业的规模结构86
(二)企业的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88
(三)企业的治理结构89
二、民营企业集群的成长路径和生产分工91
(一)民营企业集群的成长路径91
(二)民营企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94
(三)民营企业集群的生产分工97
三、民营企业集群的产业组织形态99
(一)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集群100
(二)以中介组织—区域品牌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集群101
(三)以大企业(企业集团)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集群103
四、民营企业集群的治理机制104
(一)集群的产业组织优势104
(二)集群式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108
(一)民营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115
一、网络式创新的主要特征与运作机制115
第五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网络式创新机制115
(二)网络化创新的经济技术优势117
(三)集群式创新网络的主要特征118
(四)集群式创新网络的运作机制120
二、影响企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123
(一)微观维度——单个企业因素123
(二)中观维度——企业间专业化分工模式125
(三)宏观维度——区域创新环境128
三、网络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和自我增强机制131
(一)网络式创新的理论模型131
(二)网络式技术创新的自我增强机制134
(三)政府行为与集群创新机制的完善137
四、促进集群式网络创新的政策建议139
(一)OECD国家的相关经验139
(二)促进集群内创新网络成长的政府政策140
(一)低下的贷款获得率142
第六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142
一、融资难——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142
(二)内源性融资成为主要融资方式143
(三)难以规范的地下融资活动144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149
(一)金融机构的原因149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154
(三)政府政策方面的原因155
第七章 促进集群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157
一、培育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157
(一)培育创新型、科技型民营企业157
(二)加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建设158
(三)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159
二、优化民营企业集群的产业组织形态160
(一)以产业区理念配置区域资源,拓展集群发展的地理空间160
(二)优化集群的产业组织结构,塑造新型的竞争合作关系161
(三)发展行业协会等民间自治性组织,防止无序竞争162
三、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164
(一)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164
(二)完善间接金融体系167
(三)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169
(四)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170
四、加快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171
(一)以“本地化”应对国际化172
(二)提高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的参与度173
(三)合理规制集群内部的市场竞争秩序174
五、创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174
(一)提供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175
(二)搞好民营企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建设175
案例之一177
柳市低压电器集群式民营企业发展研究177
下卷:案例研究177
案例之二194
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温州打火机小企业集群个案研究194
案例之三209
分工网络结构与地方产业群成长——以浙江大唐袜业产业群为例209
案例之四228
嵊州集群式民营领带企业成长模式与政策环境研究228
“零资源”发展——嘉善木业发展的奇迹250
案例之五250
案例之六270
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与政策环境研究——嘉兴市秀洲区化纤织造企业群270
案例之七294
织里童装产业群:发生、发展与政策环境294
案例之八316
永康电动工具产业群发展研究316
参考文献337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