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散文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散文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151602.jpg)
- 郭预衡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30965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58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97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学科: 文学史 地点: 中国) 古典散文 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散文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 目录1
第一编 先秦1
第一章 概论1
第二章 巫卜记事和文章的发展13
第一节 从卜辞到卦爻辞13
第二节 文体之赋 217
第二节 《易传》哲理之文18
第三节 老、庄谈玄论道之文23
一、老子23
二、庄子30
第四节 《山海经》的传奇志异之文40
第五节 屈原、宋玉的赋体杂文45
一、屈原46
二、宋玉51
第三章 史家记事和文章的发展56
一、未经加工的钟鼎彝器之铭57
第一节 虞、夏、商、周之书57
二、经过加工的虞、夏、商、周之书59
三、《尚书》以外的杂史之文68
第二节 春秋战国之史74
一、《春秋》74
二、《国语》77
三、《左传》84
四、《战国策》100
第四章 私家著书和文章的发展114
第一节 《论语》、《墨子》114
一、《论语》115
二、《墨子》121
第二节 《孟子》、《荀子》131
一、《孟子》131
二、《荀子》139
第三节 《商君书》、《韩非子》147
一、《商君书》147
二、《韩非子》151
第四节 《孙子》、《公孙龙子》159
一、《孙子》159
二、《公孙龙子》160
第五节 《管子》、《吕氏春秋》163
一、《管子》163
二、《吕氏春秋》166
第五章 余论171
第一节 《公羊传》、《穀梁传》171
一、《公羊传》172
二、《穀梁传》174
一、《礼记》175
第二节 《礼记》、《大戴礼记》175
二、《大戴礼记》178
第三节 《新序》、《说苑》179
一、《新序》179
二、《说苑》180
第四节 《列子》、《晏子春秋》181
一、《列子》181
二、《晏子春秋》184
第二编 秦汉187
第一章 概论187
一、歌颂之赋198
第二章 赋体之文的发展198
第一节 赋体之文198
(一)枚乘199
(二)司马相如201
(三)扬雄205
(四)班固206
(五)王褒207
二、牢骚之赋208
(一)贾谊209
(二)严忌210
(三)董仲舒211
(四)司马迁211
(五)扬雄212
(六)张衡213
(七)蔡邕215
(八)赵壹216
一、歌颂之文217
(一)李斯217
(二)司马相如219
(三)扬雄220
(四)班固221
二、牢骚之文223
(一)东方朔223
(二)扬雄225
(三)班固227
(四)王充228
第一节 总结历史经验时期230
第三章 论说杂文的发展230
一、陆贾231
二、贾山232
三、贾谊234
四、晁错240
五、邹阳245
六、枚乘247
七、司马相如248
第二节 罢黜百家时期250
一、董仲舒251
二、司马谈、司马迁253
三、淮南王刘安258
四、桓宽260
五、刘向264
六、谷永267
第三节 文风复古时期268
一、刘歆269
二、扬雄271
三、桓谭275
四、王充277
第四节 揭露时弊时期284
一、王符285
二、荀悦286
三、仲长统288
四、崔寔290
第四章 史传文章的发展292
第一节 司马迁《史记》292
一、“史家之绝唱”295
二、“无韵之《离骚》”308
三、传记文学的新成就316
第二节 班固《汉书》323
一、《汉书》不同于《史记》的文章324
二、《汉书》同于《史记》的文章329
三、《汉书》文章的新特点334
第五章 余论347
第一节 奏疏之文347
一、李斯《谏逐客书》、《狱中上疏》347
二、公孙弘《上疏乞骸骨》349
三、东方朔《上书自荐》350
四、徐乐《上武帝书言世务》350
五、张敞《条奏故昌邑王居处状》351
六、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352
七、贡禹《上书乞骸骨》352
八、皇甫规《上书自讼》353
九、陈蕃《理李膺等疏》354
第二节 书信之文354
一、杨恽《报孙会宗书》354
二、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355
三、朱浮《与彭宠书》355
四、朱穆《与刘伯宗绝交书》356
五、李固《遗黄琼书》357
六、秦嘉《与妻徐淑书》357
第三节 其他杂文358
一、王褒《僮约》358
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359
二、杜邺《临终作基石文》359
四、班固《封燕然山铭并序》360
五、朱穆《崇厚论》360
六、马第伯《封禅仪记》361
七、蔡邕《郭泰碑》361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363
第一章 概论363
第二章 魏晋374
第一节 汉魏之际374
一、曹氏父子374
二、建安诸子391
三、建安诸子以外各家401
第二节 魏晋之际406
一、何晏、王弼、夏侯玄407
二、阮籍、嵇康413
三、两派以外的作者420
第三节 两晋424
一、西晋的潘、陆、张、左424
二、两晋之际的刘琨、郭璞437
三、东晋的王羲之、孙绰441
四、晋宋之际的陶渊明449
第三章 南朝456
第一节 宋456
一、何承天、傅亮456
二、谢灵运、颜延之460
三、谢惠连、谢庄465
四、鲍照468
一、萧子良472
第二节 齐472
二、张融、孔稚珪474
三、王俭、王融478
四、谢朓481
第三节 梁482
一、梁武帝萧衍父子482
二、江淹、刘峻、王僧孺491
三、沈约、任昉、陆倕499
四、邱迟、何逊、吴均508
五、王筠、刘孝绰、庾肩吾511
六、范缜、陶宏景、裴子野516
第四节 陈520
一、沈炯520
二、徐陵522
三、江总526
四、陈后主527
第四章 北朝530
第一节 几个北方正统的作者530
一、高允530
二、温子异532
三、邢邵533
四、魏收534
五、苏绰536
第二节 三个由南入北的名家537
一、王褒537
二、庾信539
三、颜之推543
第三节 两部专门著作的文章546
一、郦道元《水经注》547
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550
第五章 余论555
第一节 史家之文555
一、陈寿《三国志》555
二、范晔《后汉书》557
第二节 小说家之文560
一、干宝《搜神记》561
二、刘义庆《世说新语》563
第三节 文论家之文565
一、刘勰《文心雕龙》565
二、锺嵘《诗品》566
一、诸葛亮《出师表》568
第四节 传统的名篇568
二、刘伶《酒德颂》569
三、向秀《思旧赋》570
四、傅玄《马钩传》571
五、李密《陈情表》572
六、张华《鹪鹩赋》573
七、张敏《头责子羽文》573
八、束皙《饼赋》575
九、裴頠《崇有论》575
十、木华《海赋》576
十一、鲁褒《钱神论》577
十二、葛洪《抱朴子·诘鲍》578
十三、释慧远《庐山记》579
十四、释僧祐《弘明集序》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