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野火2.0版模型参数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ro/ENGINEER野火2.0版模型参数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3135479.jpg)
- 黄恒星编著;管继斌改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3373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2.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野火2.0版模型参数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野火版概览2
1.1 模块化设计2
1.1.1 模型为核心的产品开发流程2
1.1.2 零件、装配体与工程图2
目录2
1.1.3 同步数据库3
1.2 野火版界面3
1.2.1 导航器3
1.2.2 网页浏览器3
1.4.1 缓存中操作5
1.4.2 打开与保存5
1.4 目录与内存管理5
1.3 视图模型5
1.4.3 文件类型与版本6
第2章 参数化模型8
2.1 参数化模型概念8
2.1.1 特征导向的模型构建8
2.1.2 模型结构树(Model Tree)9
2.2 参数化(Parametric)13
2.3 父子关系(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16
2.3.1 无父子关系的顺序调整16
2.3.2 父子关系的顺序调整17
2.4.1 零件设计的中心18
2.4 特征构建原则18
2.4.2 简易的草图19
2.4.3 善用不同特征20
2.4.4 以填料代替切除20
2.4.5 避免重复特征构建21
2.4.6 减少父子参照22
2.4.7 尽量采用并列式父子参照23
2.5 技能鉴定23
第3章 草绘模式26
3.1 草绘模式26
3.2 进入草绘26
3.3 绘制草图28
3.3.2 控制假设的条件29
3.3.1 系统定义的约束条件29
3.3.3 绘制命令30
3.4 控制草图32
3.4.1 草图的完全定义33
3.4.2 尺寸控制34
3.4.3 几何约束条件38
3.4.4 构造性图元42
3.5 草图编辑43
3.5.1 修改尺寸44
3.5.2 修剪工具栏50
3.5.3 编辑工具栏52
3.6 技能鉴定55
4.1 基准特征64
第4章 基准特征64
4.2 基准平面65
4.2.1 创建基准平面65
4.2.2 基准平面的应用71
4.3 基准轴72
4.4 基准点75
第5章 绘制性特征80
5.1 绘制性特征80
5.2 草图几何的重要性80
5.2.1 尺寸标注的概念80
5.2.2 特征草图的对齐83
5.3.1 通过边创建图元的使用84
5.3 通过边创建图元84
5.3.2 通过边创建图元的选取86
5.3.3 通过偏移边创建图元87
第6章 拉伸特征90
6.1 拉伸的属性90
6.2 草图的属性90
6.2.1 参照草绘曲线92
6.2.2 更换与断开链接参照93
6.2.3 开放性草图95
6.3 查看的参照96
6.3.1 使用基准平面定义视图97
6.3.2 基准平面的方向性98
6.4 拉伸深度99
6.5 技能鉴定100
第7章 旋转特征112
7.1 旋转的属性112
7.2 草图的属性112
7.3 切换旋转轴114
7.4 切换剖面草图116
7.5 技能鉴定117
第8章 筋特征122
8.1 筋的属性122
8.2 草图的属性123
8.3 筋成形的条件126
8.3.3 厚度填料方向127
8.3.2 草图填料方向127
8.3.1 草绘127
8.4 技能鉴定128
第9章 扫描特征134
9.1 扫描的属性134
9.1.1 开放性轨迹属性134
9.1.2 封闭性轨迹属性136
9.2 轨迹草图的属性137
9.3 剖面草图的属性139
9.4 技能鉴定140
第10章 混合特征146
10.1 混合的属性146
10.2 平行混合147
10.2.1 草图属性148
10.2.3 起始点149
10.2.2 切换剖面149
10.2.4 混合顶点151
10.2.5 绘制点154
10.2.6 混合操作步骤155
10.3 旋转混合156
10.3.1 剖面绘制156
10.3.2 选取定义剖面158
10.3.3 尖点161
10.3.4 相切161
10.3.5 旋转混合操作步骤162
10.4.1 几何计算原理163
10.4 一般混合163
10.4.2 一般混合操作步骤165
10.5 技能鉴定165
第11章 孔特征172
11.1 孔的属性172
11.1.1 简单孔172
11.1.2 标准孔173
11.1.3 草绘孔173
11.2 位置参照175
11.3 简单孔的形式176
11.3.1 线性176
11.3.2 径向177
11.3.4 同轴178
11.3.3 直径178
11.3.5 在点上179
11.4 技能鉴定180
第12章 倒圆角特征184
12.1 倒圆角的属性184
12.2 倒圆角形式184
12.2.1 边界倒圆角184
12.2.2 面与边界倒圆角187
12.2.3 面与面倒圆角189
12.2.4 完全倒圆角190
12.2.6 变化倒圆角192
12.2.5 贯通线192
12.3 组设置194
12.4 过渡195
12.5 段197
12.5.1 排除197
12.5.2 修剪与延伸198
12.6 技能鉴定200
第13章 倒角特征210
13.1 倒角的属性210
13.2 倒角形式210
13.2.1 D×D210
13.2.3 角度×D211
13.2.4 45×D211
13.2.2 D1×D2211
13.2.5 O1×O2212
13.2.6 O×O213
13.3 设置与工件213
13.4 技能鉴定214
第14章 壳特征218
14.1 壳的定义218
14.2 壳的属性219
14.3 抽壳失败224
14.4 抽壳使用情形225
14.4.1 查询可抽壳上限厚度226
14.5 技能鉴定227
14.4.2 抽壳典型的处理过程227
第15章 阵列特征232
15.1 阵列的属性232
15.1.1 尺寸阵列232
15.1.2 方向237
15.1.3 轴239
15.1.4 参照240
15.1.5 尺寸与方向搭配参照阵列的差异244
15.1.6 填充248
15.2 组的阵列251
15.2.1 取消组阵列253
15.2.2 独立组尺寸254
15.3 交集选项的设置256
15.4 阵列的编辑257
15.4.1 指定例证的删除257
15.4.2 删除例证257
15.4.3 例证的独立修改257
15.4.4 改变例证属性258
15.5 阵列尺寸的控制258
15.5.1 辅助性的建构图元258
15.5.2 基准曲线的应用260
15.5.3 基准点的应用261
15.6 技能鉴定266
16.3 粘贴274
16.2 复制274
16.1 复制属性274
第16章 特征复制274
16.4 选择性粘贴279
16.4.1 使副本从属于原始尺寸279
16.4.2 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280
16.4.3 高级参照配置282
16.5 相同参照的应用286
16.6 技能鉴定288
第17章 镜像特征294
17.1 镜像属性294
17.2 特征与组镜像294
17.3 镜像所有特征295
17.4 技能鉴定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