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学教学论
  • 范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1748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第一编 化学教学概论6

第一章 化学课程的设置与内容6

第一节 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化学教育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化学教育8

第二节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设置12

一、化学课程在中等教育中的作用12

二、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设置13

第三节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简介17

一、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简介17

二、中学化学教材简介20

第四节 化学教材的编写原则20

一、贯彻思想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统一的原则20

二、努力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化学教材内容20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1

四、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21

五、注意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21

六、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相统一的原则22

七、注意教材的可读性23

八、贯彻STS精神23

第五节 化学教材的结构和评价标准24

一、化学教材的知识结构24

二、化学教材的能力结构26

三、评价化学教材的标准26

第六节 国外化学教材发展趋势简介29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29

二、20世纪50—60年代29

三、20世纪60—70年代32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33

第二章 化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35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征35

一、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本质36

二、化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特征38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学的原则41

一、化学教学的一般原则42

二、化学教学的特殊原则47

第三节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49

一、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50

二、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51

三、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68

第四节 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72

一、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和指导思想72

二、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依据73

三、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75

第五节 STS教育简介77

一、STS教育提出的背景77

二、STS教育的目的和要求78

三、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优势78

四、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方法79

五、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选题举例80

第三章 化学教学的组织82

第一节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82

一、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83

二、化学课堂教学的结构86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88

一、学期(学年)计划88

二、单元计划91

三、课时计划(教案)92

第三节 备课和上课94

一、备课94

二、上课98

第四节 课后工作101

一、化学课堂教学分析101

二、课后辅导104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育107

第一节 幻灯机、投影器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108

一、幻灯机、投影器与化学教育108

二、幻灯、投影教材的制作与应用110

第二节 电视教育113

一、电视教育的特征和优点114

二、摄录像系统和电视教材的制作114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教育119

一、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简要发展119

二、计算机辅助教育在化学中的应用125

三、CAI软件制作的基本要求129

四、计算机软件的评价131

第五章 化学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价132

第一节 化学学业成绩测量的类型与方法132

一、常用的化学成绩考试类型133

二、化学标准化考试135

三、化学常规考试138

第二节 化学试题的类型与编撰要求141

一、化学试题的分类和功能142

二、化学试题的编制要领155

第三节 化学命题原则与组卷技术157

一、命题的意义157

二、命题计划的内容和形式158

三、命题工作的任务和程序160

四、命题的一般原则160

五、命题中常见的问题与组卷技术162

第四节 化学考试质量分析166

一、考试质量指标的计算166

二、化学考试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174

第五节 化学学业成绩评价的类型和方法178

一、化学学业成绩评价的类型178

二、两类评价对学生化学测验分数的解释标准与评价方法179

三、化学学业成绩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185

第六章 化学教学中的综合素质教育187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187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意义188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188

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要求191

第二节 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192

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作用192

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内容194

三、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基本要求195

第三节 爱国主义教育196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196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197

第四节 美育198

一、化学美的主要内容199

二、化学美育的基本原则201

第五节 学生的智能培养202

一、智能培养的基本要求203

二、智能培养途径205

第六节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14

一、非智力因素的功能214

二、动机的培养215

三、意志的培养217

四、情绪与情感的培养219

第七章 化学学习的原理与方法221

第一节 研究化学学习理论的重要性222

一、学习是教的基础222

二、学习是教学的根本目的223

三、学习是化学活动的必要条件223

第二节 化学学习的特点、过程和类型224

一、学校学习的特点224

二、化学学科的特点224

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225

四、化学学习的过程226

五、化学学习的类型230

第三节 化学学习的原理和策略234

一、概念形成的原理与策略234

二、记忆与遗忘的原理与策略235

三、知识迁移的原理与策略237

四、问题解决的原理与策略238

五、动机引发的原理与策略239

第四节 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241

一、化学学习方法241

二、化学学习规律243

第二编 化学教学模式与设计246

第八章 化学教学模式246

第一节 教学模式的涵义247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247

二、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248

三、教学模式的特点249

第二节 几种主要教学模式评介251

一、教学模式的雏形——孔子的教学模式思想251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初步形成253

三、现代教学模式259

第三节 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评价281

一、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281

二、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283

三、几种主要化学教学模式评价及其运用285

四、选择与运用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304

第九章 化学教学设计(上)306

第一节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与设计306

一、化学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307

二、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308

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310

四、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示例316

第二节 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与设计319

一、化学基础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319

二、化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321

三、化学基础理论教学的一般要求和方法323

四、化学基础理论教学设计示例325

第三节 化学用语的教学与设计330

一、化学用语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331

二、化学用语的分类331

三、化学用语教学与设计的一般原则334

四、化学用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37

五、化学用语教学设计示例341

第十章 化学教学设计(下)345

第一节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设计345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346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主要内容及编排特点346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349

四、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示例353

第二节 化学习题的教学与设计360

一、化学习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60

二、化学习题的类型361

三、化学习题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363

四、化学习题教学设计示例366

第三节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与设计373

一、化学复习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373

二、化学复习课的分类374

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376

四、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示例379

第三编 化学教育研究384

第十一章 教育统计学基础与化学教育384

第一节 常用的统计图和统计表385

一、常用的几种统计图385

二、常用的几种统计表386

第二节 化学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几个统计概念和特征量389

一、算术平均数389

二、中位数389

三、众数390

四、差异量——方差和标准差391

五、标准分数394

六、题目的鉴别能力指数395

七、频数分布曲线396

八、效度397

九、相关和相关系数399

十、信度400

第三节 推断统计的应用——教学方法实验效果的评价401

第十二章 化学教育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撰写404

第一节 化学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405

一、确定课题405

二、查阅文献,进行初步的调查了解405

三、确定收集和分析资料所采用的方法406

四、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和范围406

五、制订化学教育研究计划407

六、实施研究计划408

七、整理结果408

八、撰写研究报告408

第二节 化学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408

一、文献法409

二、调查法412

三、实验法415

四、统计法421

第三节 化学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422

一、选题的基本原则422

二、选题的一般步骤423

三、研究课题的来源424

四、研究课题的内容425

第四节 化学教育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426

一、撰写研究报告的意义426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426

三、研究报告的结构427

四、研究报告(论文)的撰写过程429

五、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431

第十三章 中学化学教师433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433

一、坚定的职业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434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常识435

三、熟练的职业技能,优良的从教能力436

四、健康的体质体能,良好的心理品质437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师的培训和提高438

一、中学化学教师培训和提高的意义438

二、中学化学教师培训和提高的方式439

三、中学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440

第三节 化学微格教学447

一、微格教学的程序447

二、微格教学的评价453

三、微格教学实验室454

附录一 正态曲线下Z为正值的概率456

附录二 正态分布表(面积)457

附录三 常见化合物和混合物的俗名或别名458

参考文献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