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电视与平板电视中的色度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电视与平板电视中的色度学
  •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GPC研发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1941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数字电视-色度学;平板电视-色度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电视与平板电视中的色度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视觉特性与电视系统参数1

1.1 人眼的结构特点1

1.1.1 人眼的构造1

1.1.2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2

1.1.3 明视觉特性与暗视觉特性4

1.1.4 平板电视机中常用的光学物理量8

1.2 人眼的视觉特性与电视系统参数9

1.2.1 人眼的视觉锐度与图像分辨力9

1.2.2 人眼的视觉惰性与每秒钟传送完整图像的帧数16

1.2.3 人眼的视觉适应性与图像对比度17

1.2.4 人眼的彩色视觉和三基色原理21

1.2.5 人眼的彩色分辨力与大面积图像着色理论23

1.2.6 人眼视觉的马赫效应与图像勾边处理24

1.3 人眼的立体视觉与立体电视26

1.3.1 人眼立体视觉的机理26

1.3.2 立体电视27

1.4 人眼的其他视觉特点32

1.4.1 人眼的视觉阈值效应与掩盖效应32

1.4.2 人眼的视野与图像幅型比33

1.4.3 视觉的空间频率响应与运动图像清晰度34

1.4.4 人眼的彩色色调分辨阈和彩色饱和度分辨力35

第2章 数字电视与平板电视中的色度学36

2.1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36

2.1.1 彩色三要素36

2.1.2 1931 CIE-RGB计色系统37

2.1.3 1931 CIE-XYZ计色系统42

2.1.4 1960 CIE-UCS计色系统49

2.1.5 CIE均匀颜色空间55

2.2 相关色温与标准光源61

2.2.1 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与色温61

2.2.2 相关色温的概念64

2.2.3 CIE推荐的A、B、C、D标准照明体73

2.3 彩色电视系统三基色荧光粉和基准白的选择76

2.3.1 三基色荧光粉的选择76

2.3.2 摄像端和显像端基准白的选择77

2.4 NTSC制电视系统色度信号的传送78

2.4.1 NTSC制C白的亮度方程式78

2.4.2 正交平衡调幅原理81

2.4.3 彩条信号压缩比的计算83

2.4.4 NTSC制的编、解码矩阵方框图86

2.5 PAL制电视系统色度信号的传送88

2.5.1 我国PAL-D制的亮度方程式88

2.5.2 色度信号逐行倒相的特点90

2.6 数字电视色度信号的传送92

2.6.1 数字电视色度信号的压缩92

2.6.2 标准清晰度电视系统亮度、色度信号的编/解码方框图93

2.6.3 高清晰度电视系统亮度、色度信号的编/解码方框图96

2.6.4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色域扩展99

2.6.5 平板显示器件提高色域的措施101

2.6.6 彩色电视系统提高色域的建议102

2.7 摄像端亮度、色度信号的产生103

2.7.1 摄像光谱响应曲线103

2.7.2 摄像机中亮度、色度信号的产生105

2.7.3 CCD型电视摄像管109

2.8 平板显示器中的去γ校正122

2.8.1 CRT型显像管的亮度转换特性122

2.8.2 电视广播系统的γ预校正124

2.8.3 新型显示器中的去γ校正126

2.8.4 γs≠1的非线性传输特性对色度信号重显的影响126

2.9 彩色电视系统的彩色校正129

2.9.1 修正法129

2.9.2 合成法130

2.10 宽色域数字电视信号131

2.11 平板电视机中色度误差的表示135

2.11.1 各种色度误差的计算公式135

2.11.2 现行行业标准中色度误差的比较137

第3章 平板电视机中的颜色重显139

3.1 概述139

3.1.1 对平板电视机颜色重显的要求139

3.1.2 平板电视机的显示方式139

3.2 CRT型彩色显像管的颜色重显141

3.2.1 荫罩式彩色显像管的构成141

3.2.2 荧光粉的发光机理143

3.2.3 CRT型彩色显像管的白平衡调整150

3.2.4 CRT型彩色显像管的优缺点152

3.3 等离子(体)彩色显示器的彩色重显153

3.3.1 PDP彩色显示器的特点153

3.3.2 PDP显示器的基本原理154

3.3.3 壁电荷和壁电压的形成156

3.3.4 表面放电型AC-PDP的结构156

3.3.5 灰度等级的实现——子帧驱动157

3.3.6 寻址与激活158

3.3.7 PDP显示屏辉光放电、发光原理161

3.3.8 PDP平板显示器的白平衡调整164

3.4 CRT型投影显示器的色度重显164

3.4.1 CRT型投影显示器的工作原理165

3.4.2 CRT型投影显示器的彩色重显166

3.5 LCD的彩色重显169

3.5.1 LCD的工作原理169

3.5.2 LCD的彩色重显173

3.5.3 LCD的特点180

3.5.4 LCD的色度校正181

3.6 液晶投影显示器的彩色重显186

3.6.1 液晶投影显示器的工作原理186

3.6.2 液晶投影显示器的彩色重显187

3.7 硅基液晶(LCoS)投影显示器的彩色重显189

3.7.1 LCoS投影显示器的工作原理189

3.7.2 LCoS投影显示器的驱动原理190

3.7.3 LCoS投影显示器的彩色重显191

3.8 DLP投影显示器的彩色重显191

3.8.1 DLP投影显示器的工作原理191

3.8.2 DLP投影显示器的彩色重显193

3.9 各种平板显示器的性能比较195

第4章 平板显示器的亮度、色度检测原理和检测仪器197

4.1 前言197

4.2 亮度、色度测量原理198

4.3 光电积分式仪器201

4.3.1 光电积分式仪器的工作原理201

4.3.2 光电积分式仪器的校正204

4.4 光电积分式仪器BM-5简介205

4.4.1 BM-5型色度计的主要特性205

4.4.2 BM-5型色度计的使用开关206

4.4.3 BM-5型色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207

4.4.4 BM-5型色度计的使用程序207

4.5 CM-7型彩色分析仪简介209

4.5.1 CM-7型彩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209

4.5.2 CM-7型彩色分析仪的技术指标210

4.5.3 CM-7型彩色分析仪的使用说明210

4.5.4 使用、维修注意事项212

4.6 CA-210显示器色彩分析仪213

4.6.1 CA-210显示器色彩分析仪的主要应用213

4.6.2 CA-210显示器色彩分析仪的特点214

4.6.3 用CA-210进行显示器的γ调整215

4.6.4 CA-210的技术规格216

4.7 分光光度法测色仪器217

4.7.1 分光光度法测色的简单原理217

4.7.2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方框图218

4.7.3 CS-2000型分光辐射亮度计简介219

4.7.4 PR-650光谱扫描式彩色频谱仪简介223

第5章 平板显示器的亮度和色度性能测量226

5.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226

5.1.1 测量的一般要求226

5.1.2 测量设备方框图230

5.1.3 额定输入信号电平230

5.1.4 显示器标准工作状态的调整230

5.2 亮度的测量231

5.2.1 亮度(Luminance)的概念231

5.2.2 亮度的测量方法232

5.3 对比度的测量232

5.3.1 对比度的概念232

5.3.2 对比度的测量方法232

5.3.3 显示器对比度参数的制定233

5.4 清晰度的测量233

5.4.1 图像清晰度的概念233

5.4.2 图像清晰度与图像分辨力的关系234

5.4.3 图像清晰度的理论值234

5.4.4 图像清晰度的测量方法235

5.5 运动图像拖尾时间239

5.5.1 响应时间和拖尾时间239

5.5.2 拖尾时间的测量方法239

5.5.3 测量步骤241

5.5.4 LCD产生拖尾的原因242

5.5.5 缩短LCD响应时间的措施243

5.6 可视角244

5.6.1 可视角的概念244

5.6.2 可视角的测量条件244

5.6.3 可视角的测量步骤245

5.6.4 可视角的表示246

5.6.5 LCD存在方向性的原因246

5.6.6 提高LCD方位角的技术措施246

5.7 亮度均匀性248

5.7.1 亮度均匀性的概念248

5.7.2 测量方法249

5.8 白色色度误差249

5.8.1 白色色度误差的概念249

5.8.2 测量白色色度误差的意义250

5.8.3 测量方法251

5.8.4 测量白色色度误差时的注意事项251

5.9 基色色度坐标251

5.9.1 基色色度坐标的定义251

5.9.2 基色色度坐标的测量方法251

5.10 相关色温252

5.10.1 相关色温的概念252

5.10.2 相关色温的测量方法252

5.10.3 测量结果表示252

5.10.4 相关色温测量中的注意事项252

5.11 色域覆盖率252

5.11.1 色域覆盖率的概念252

5.11.2 测量方法253

5.11.3 色域覆盖率的计算举例253

5.11.4 提高色域覆盖率的意义254

5.12 白色色度不均匀性255

5.12.1 白色色度不均匀性的定义255

5.12.2 测量方法255

5.13 图像重显率256

5.13.1 图像重显率的定义256

5.13.2 图像重显率的测量方法256

5.13.3 平板显示器图像重显率检测的意义256

5.14 像素缺陷258

5.14.1 像素缺陷的定义258

5.14.2 测量方法258

5.14.3 平板显示器行业标准对像素缺陷的限额值259

5.15 残留影像260

5.15.1 测试残留影像的意义260

5.15.2 测量方法261

5.16 固有分辨力262

5.16.1 固有分辨力的定义262

5.16.2 固有分辨力的测量方法262

5.16.3 平板显示器的显示格式263

5.17 白平衡误差264

5.17.1 白平衡误差的定义264

5.17.2 测量方法264

5.17.3 白平衡误差测试的意义264

5.18 亮度均匀性与视角的关系265

5.18.1 亮度均匀性与视角关系的概述265

5.18.2 测量方法265

5.19 色度与视角的关系266

5.19.1 色度与视角关系的概述266

5.19.2 测量方法266

5.20 整机消耗功率268

5.20.1 测量方法268

5.20.2 测量结果表示269

5.21 待机消耗功率269

5.21.1 测量方法269

5.21.2 测量结果表示269

5.22 亮度与功率比269

5.22.1 测量方法269

5.22.2 测量结果表示269

5.23 平板电视能效测试269

5.23.1 美国“能源之星”能效标准简介269

5.23.2 欧洲EuP“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框架协议简介270

5.23.3 音、视频设备及相关设备功耗的IEC测量方法270

5.23.4 国家标准报批稿《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简介271

5.24 通断比275

5.24.1 测量通断比的意义275

5.24.2 测量方法275

5.24.3 测量结果表示275

5.25 响应时间275

5.25.1 响应时间的定义275

5.25.2 响应时间的测量方法276

5.25.3 测量结果表示276

5.26 灰阶响应时间277

5.26.1 灰阶响应时间的定义277

5.26.2 测量方法277

5.26.3 测量结果表示277

5.27 亮度非线性277

5.27.1 亮度非线性的定义277

5.27.2 测量方法277

5.27.3 测量结果表示277

5.28 亮度启动特性278

5.28.1 亮度启动特性的定义278

5.28.2 测量方法278

5.28.3 测量结果表示278

5.29 漏光278

5.29.1 漏光的定义278

5.29.2 测量方法279

5.29.3 测量结果表示279

5.30 黑电平稳定性279

5.30.1 测量黑电平稳定性的意义279

5.30.2 测量条件280

5.30.3 测量结果表示280

附录1 国际标准ITU-R BT.1361建议书《未来电视和图像系统的国际统一色度和相关特性》281

附录2 国际标准IEC 61966《多媒体系统和设备——彩色测量与管理》291

2-4:彩色管理——面向视频应用的扩展色域YCC彩色空间——xvYCC291

附录3 国际标准IEC 61966《多媒体系统和设备——彩色管理和测量》299

第9部分:数字摄像机299

参考文献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