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113659.jpg)
- 王中丙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625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电炉炼钢-连续轧制:薄板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概论1
1.1 现代电弧炉炼钢的发展与趋势1
1.1.1 电弧炉炼钢的发展1
1.1.2 电弧炉炼钢的主要工艺技术特点4
1.1.3 电弧炉炼钢主要技术发展方向7
1.2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与趋势11
1.2.1 概述11
1.2.2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12
1.2.3 几种典型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14
1.2.4 薄板坯连铸连轧新技术概况21
1.2.5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的趋势24
1.3 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进展25
1.3.1 转炉流程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26
1.3.2 TSCR低碳高强(HSLC)钢的研究与开发27
1.3.3 扩大品种——采用CSP工艺大批量生产集装箱板30
1.3.4 用第一代TSCR装备批量生产薄规格热轧板产品31
1.3.5 ASP技术的发展32
1.3.6 工艺技术创新33
1.3.7 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低的吨钢投资成本34
1.3.8 建立了协调与引导的信息交流机制35
2 珠钢电弧炉冶炼设备与工艺38
2.1 电炉设备的主要配置与特点38
2.1.1 电炉本体机械设备41
2.1.2 物料输送供应系统54
2.1.3 炼钢除尘系统56
2.2.1 竖式电炉基本冶金工艺概述64
2.2 竖式电炉冶炼工艺64
2.2.2 薄板连铸连轧工艺对钢水质量的一般要求76
2.2.3 炼钢原材料77
2.2.4 竖式电炉操作88
2.2.5 竖式电炉冶炼工艺技术开发98
3 珠钢LF精炼设备与工艺117
3.1 LF精炼设备的主要配置和特点117
3.1.1 水冷钢包盖与钢包盖提升机构118
3.1.2 电极立柱与电极横臂119
3.1.3 底吹氩搅拌系统120
3.1.4 喂线机121
3.1.5 事故氩气搅拌枪121
3.1.6 常见设备故障与处理办法121
3.2 LF精炼操作工艺122
3.2.1 LF基本功能分析122
3.2.2 LF精炼期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及相应工艺操作128
3.2.3 正常精炼操作135
3.3.1 钢包耐火材料的选择与砌筑136
3.3 钢包管理136
3.3.2 钢包的烘烤与周转139
3.3.3 钢包自动开浇率141
4 珠钢CSP薄板坯连铸设备与工艺142
4.1 珠钢CSP薄板坯连铸总体描述142
4.2 技术参数143
4.2.1 额定参数143
4.2.2 浇铸工艺技术参数144
4.3.1 总体状况150
4.3 浇铸工艺150
4.3.2 浇铸工艺分析152
4.3.3 结晶器155
4.3.4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159
4.3.5 二次冷却161
4.3.6 振动167
4.3.7 导向段和引锭杆系统171
4.4.1 概述174
4.4.2 漏钢类型及机理174
4.4 漏钢的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174
4.4.3 CSP薄板坯连铸漏钢原因分解177
4.4.4 CSP漏钢事故统计分析177
4.4.5 薄板坯连铸漏钢的防止措施及处理183
4.4.6 CSP薄板坯连铸其他相关事故(故障)及处理预案185
4.5 关键资材的国产化190
4.5.1 国产保护渣的研究和应用190
4.5.2 浸入式水口的研究和试验194
5.1.1 连轧机组工艺设备布置198
5.1 概述198
5 珠钢CSP薄板坯热轧设备与工艺198
5.1.2 连轧工艺技术特点200
5.2 主要设备功能及其工艺参数203
5.2.1 入口辊道组203
5.2.2 侧导板装置203
5.2.3 事故剪204
5.2.4 除鳞机204
5.2.5 F1~F6机架功能及其参数206
5.2.6 地下卷取机及其附属设备224
5.2.7 钢卷运输系统230
5.3 操作规程233
5.3.1 轧机规程233
5.3.2 卷取规程241
5.4 工艺规程244
5.4.1 轧机工艺规程244
5.4.2 卷取工艺规程246
6.1.1 炼钢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和功能248
6.1 炼钢自动化控制技术248
6 珠钢炼钢与CSP的自动化技术248
6.1.2 电炉自动控制系统250
6.1.3 精炼炉自动控制系统253
6.1.4 除尘自动控制系统256
6.1.5 烧嘴自动控制系统264
6.1.6 炼钢二级计算机系统270
6.2 连铸电气及自动化278
6.2.2 基础自动化概述279
6.2.1 供电系统279
6.2.3 仪表PLC280
6.2.4 传动PLC284
6.2.5 TCS系统286
6.2.6 结晶器振动控制288
6.2.7 连铸二级计算机系统293
6.3 轧机自动化技术293
6.3.1 轧机自动化系统的配置与功能293
6.3.2 CSP轧机SIMADYN-D功能配置298
6.3.3 轧机机架控制技术302
6.3.4 轧机预设定二级计算机系统(MCS)309
6.3.5 板形控制二级计算机(PCFC)系统314
7 珠钢生产线设备故障诊断与改进320
7.1 炼钢区域典型事故与故障的分析320
7.1.1 100093320穿炉事故分析320
7.1.2 出钢口滑板打不开案例(1)的事故分析321
7.1.3 出钢口滑板打不开案例(2)的事故分析322
7.1.4 9号水冷板漏水事故分析323
7.1.5 碳氧枪事故分析324
7.1.6 竖井手指侧JB50端子箱外电缆烧坏事故分析325
7.1.7 280t吊车故障分析和处理326
7.2 薄板坯连铸机液压振动台故障的诊断326
7.2.1 CSP薄板坯连铸机液压振动台326
7.2.2 液压控制典型故障327
7.2.3 液压泵站的主要故障329
7.3 连铸机摆式剪离合/制动器的维修330
7.3.1 概述330
7.3.2 工作原理331
7.3.3 日常维护332
7.3.4 故障处理实例333
7.4 CSP辊底炉加热工艺与设备的改进334
7.4.1 概述334
7.4.2 工艺设备的优化改进335
7.4.3 加热制度的适应336
7.5 轧机AGC系统故障的分析338
7.5.1 概述338
7.4.4 改进后的效果338
7.5.2 AGC控制系统故障树分析339
7.5.3 AGC控制系统故障归类339
7.5.4 典型故障案例341
7.5.5 维护要点341
7.6 轧机CVC系统故障的分析342
7.6.1 概述342
7.6.2 故障分析过程343
7.6.3 CVC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归类343
7.7.1 概述344
7.7.2 潜水泵常见故障344
7.7 FLYGT潜水泵故障诊断及在线监控344
7.7.3 潜水泵的状态监测系统347
7.8 CSP高压除鳞系统及故障分析349
7.8.1 概述349
7.8.2 高压水除鳞系统349
7.8.3 除鳞泵系统349
7.8.4 除鳞泵常见故障案例分析350
7.9 润滑油的化验检测352
7.9.1 问题的提出352
7.9.2 油品理化指标的监测分析353
7.9.3 油品的污染状况354
7.9.4 设备磨损监测情况354
7.9.5 监测结论354
7.9.6 油样监测的效益355
7.10 卷取区域设备事故与故障分析355
7.10.1 卷取液压系统诊断与监测355
7.10.2 CSP卷取区域设备故障与事故案例分析358
7.11.1 概述360
7.11 液压实验台CAT的改进360
7.11.2 液压CAT基本组成及功能361
7.12 生产线关键机械部件国产化364
7.12.1 概述364
7.12.2 连铸机钢包回转台托臂液压缸的国产化364
7.12.3 钢包滑动水口机构国产化368
7.12.4 轧机支撑辊油膜轴承多肢密封件国产化370
7.13 连铸连轧设备润滑脂国产化372
7.12.5 经济效益372
7.12.6 社会效益372
7.13.1 连铸设备润滑脂国产化373
7.13.2 连轧设备润滑脂国产化374
7.14 轧机异常振动测试、分析结果与相应措施376
7.14.1 测试内容376
7.14.2 轧制1.6mm厚集装箱板时的测试结果376
7.14.3 轧机异常振动的主要特征381
7.14.5 轧机异常振动的抑制措施382
7.14.4 轧机异常振动原因分析382
8 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卷质量控制384
8.1 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对钢水质量的要求384
8.1.1 钢水纯净度384
8.1.2 钢水成分385
8.1.3 钢水温度388
8.2 洁净钢生产与钢水保护390
8.2.1 洁净钢391
8.2.2 洁净钢生产工艺路线391
8.2.3 洁净钢生产技术392
8.2.4 钢水保护395
8.2.5 珠钢电炉+钢包炉工艺洁净钢生产技术要点396
8.3 薄板坯主要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397
8.3.1 概述397
8.3.2 连铸薄板坯质量的定义及分类398
8.3.3 连铸薄板坯的表面缺陷398
8.3.4 薄板坯连铸技术的凝固机理及内部质量404
8.3.5 连铸薄板坯质量其他相关影响因素406
8.4.1 表面质量缺陷407
8.3.6 铸坯形状缺陷407
8.4 热轧板卷主要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407
8.4.2 外观质量超差414
8.4.3 尺寸超差缺陷417
8.4.4 其他质量缺陷418
8.5 珠钢的质量控制过程与手段420
8.5.1 概述420
8.5.2 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423
8.5.4 采购信息433
8.5.3 评价与选择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433
8.5.5 炼钢及连铸、连轧生产过程的控制434
9 珠钢产品开发与技术进步436
9.1 EAF—LF—CSP生产线钢材品种开发436
9.1.1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试产的技术难点436
9.1.2 解决技术难点的途径436
9.1.3 CSP生产线钢材品种开发顺序438
9.1.4 热轧板的性能指标、钢种及标准440
9.1.5 热轧板的国外标准441
9.2.1 薄规格产品的市场优势442
9.2 薄规格热轧板的开发442
9.2.2 主要技术装备443
9.2.3 珠钢热轧超薄带钢技术的开发443
9.3 热轧耐候薄板的开发450
9.3.1 概述450
9.3.2 CSP工艺生产耐候板技术452
9.3.3 耐候板生产的关键技术455
9.3.4 市场应用457
9.4.2 主要设备及生产工艺458
9.4.1 产品标准及主要技术参数458
9.4 510L、550L低碳高强板的开发458
9.4.3 试制结果及分析459
9.4.4 实际应用情况462
9.4.5 相关问题462
10 三级计算机管理与控制464
10.1 系统功能及其特点464
10.1.1 硬件构成464
10.1.2 软件构成464
10.3.1 定单与生产计划465
10.2 运行维护465
10.3 管理功能465
10.3.2 过程跟踪469
10.4 质量评估系统(QIS)471
10.4.1 三级计算机质量评判原理472
10.4.2 成品质量评判结果分析473
10.5.2 钢卷流向分析474
10.5.3 库结构及内部划分474
10.5.1 钢卷库管理的原理及意义474
10.5 钢卷管理474
10.5.4 库扩展及设想476
10.6 报表476
10.6.1 报表功能476
10.6.2 报表分类及总列说明477
10.6.3 报表打印481
10.7 系统扩充及未来发展方向481
10.7.1 三级计算机应用状况482
10.7.2 技术创新特色482
11.1 单机单流生产过程控制模式486
11 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过程控制与组织模式486
11.1.1 准确协调电炉—精炼—连铸之间生产节奏的数学函数关系式487
11.1.2 电炉生产节奏的优化489
11.1.3 检修与抢修时准确预测电炉送电与连铸开浇时间491
11.1.4 连浇过程中各工序与连铸间的准确均衡492
11.1.5 避峰检修增效495
11.2 两机两流生产过程控制模式498
11.2.1 珠钢两机两流生产过程的特征498
11.2.4 二电炉对应二连铸开浇时间的确定499
11.2.3 标准开浇时间的准确确定499
11.2.2 钢水积压量的准确计算499
11.2.5 二电炉对应一连铸开浇时间的确定500
11.2.6 一电炉对应二连铸开浇时间的确定502
11.2.7 连浇过程中两电炉间、电炉与连铸间的均衡503
11.2.8 精炼炉区域对整条生产线生产的控制作用503
11.2.9 生产指挥协调504
11.3 生产组织模式505
11.3.1 效益最大化生产指导模型506
11.3.2 宽规格与窄规格生产组织模式的优化510
11.4 生产过程控制与组织模式总结513
12 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钢厂的环境保护515
12.1 加大投资力度,狠抓污染源治理515
12.1.1 废气治理515
12.1.2 废水治理516
12.1.3 噪声治理516
12.2 清洁生产、节能降耗517
12.3 专业化管理、社会化协作517
12.4.2 管理制度与规定齐全518
12.4.3 各部门职责明确518
12.4 环境管理严格有力518
12.4.1 组织机构健全518
12.4.4 防治污染设施的管理520
12.4.5 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520
12.4.6 环境监测和排污监理521
12.4.7 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521
12.5 综合效益523
参考文献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