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发展论 理论评介与个案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许庆豫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43127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发展论 理论评介与个案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发展理论与发展向度评介3
第一章 引言: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3
一、研究意义4
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评介5
(一)历史比较方法的类型6
(二)历史比较方法的理论构架9
(三)历史比较研究的特点10
第二章 发展的内涵与发展的理论13
一、发展的内涵13
二、发展的理论18
(一)现代化理论18
(二)依赖理论25
(三)发展阶段理论30
(四)世界体系理论32
第三章 发展的策略与发展的状态36
一、发展的策略36
(一)推行全球化发展策略36
(二)推行私有化和市场化策略39
(三)加大国家干预力度41
二、发展的状态44
(一)科学技术高速推进并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44
(二)人的新的行为方式诞生46
(三)各国学校的性质与作用出现共性和趋同49
(四)依赖理论揭示的依赖状态依然存在50
(五)发展扭曲和破坏了原有的文化价值,付出了相当昂贵的代价52
一、政治发展的内涵56
第四章 发展的向度之一:政治发展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56
二、教育与政治发展62
(一)教育与个体的政治社会化66
(二)教育与公民身份的形成69
(三)教育与政治选拔72
(四)教育与政治凝聚73
(五)教育与政治参与能力75
第五章 发展的向度之二:经济发展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77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77
二、教育: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88
三、教育:抑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形95
四、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体制104
一、社会发展内涵109
第六章 发展的向度之三:社会发展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109
二、社会分层:社会发展的考察视角之一114
(一)社会分层内涵114
(二)社会分层理论118
(三)社会分层向度136
三、社会流动:社会发展的考察视角之二140
(一)社会流动内涵140
(二)社会流动理论141
(三)社会流动模型155
(四)社会流动制约因素161
四、教育分流165
(一)教育分流的内涵165
(二)教育分流理论解释169
(三)教育分流的性质179
(四)教育分流的问题181
五、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与教育分流的关系183
六、教育平等187
(一)教育平等的内涵187
(二)教育平等与教育分流的关系197
下编:中国大陆、香港、台湾90年代重要教育改革及其发展意义评介203
第七章 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教育概况203
一、大陆教育概况203
(一)人口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接受教育的热情显著增加203
(二)学校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各级各类学校生数持续增长212
(三)成人教育规模扩大,接受中等和高等成人教育人数日益增多217
(四)教育结构日益完善,制度建设趋向健全222
二、香港教育概况223
三、台湾教育概况228
一、大陆教育改革233
第八章 大陆、香港和台湾90年代重要教育改革233
二、香港教育改革240
三、台湾教育改革247
第九章 大陆、香港和台湾教育改革的政治经济发展意义与教育自身的变化257
一、大陆、香港和台湾90年代教育改革的政治发展意义与教育自身的变化259
(一)三地教育改革均显示教育的政治社会化意义和相应的教育实践259
(二)三地教育改革均具有教育的政治凝聚意义和相应的教育实践263
(三)三地教育改革继续重视教育的政治选拔功能268
(四)三地教育改革均注重通过教育推进民主进步273
二、大陆、香港和台湾90年代教育改革的经济发展意义与教育自身的变化277
(一)三地90年代经济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77
(二)三地确立了通过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289
(三)三地90年代的教育改革提高了人的素质292
一、大陆教育分流的历史与现状298
第十章 大陆、香港和台湾教育改革的社会发展意义与教育自身的变化298
(一)大陆教育分流沿革299
(二)大陆教育分流现状316
二、大陆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一般关系329
(一)社会分层标准330
(二)学校教育分流与行业选择338
(三)学校教育分流与职业选择352
(四)学校教育分流与在业和失业状态357
(五)学校教育分流与地区流动364
(六)大陆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368
三、大陆教育分流与教育平等371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现象372
(二)不同职业阶层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378
(三)不同性别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381
(四)不同地区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385
(五)不同民族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389
(六)教育不平等现象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性质393
(七)消解教育不平等现象的设想398
四、香港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401
(一)香港教育分流401
(二)香港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404
五、台湾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406
(一)台湾教育分流406
(二)台湾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412
六、香港和台湾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意义简析416
后记417
参考文献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