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 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 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110988.jpg)
- (美)劳伦斯 P.瓦克特(Lawrence P.Wackett),(美)C.道格拉斯·赫什伯格(C.Douglas Hershberger)著;沈德中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118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有机化合物-微生物催化作用;有机化合物-微生物降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 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生物降解和生物催化的一般概念1
1.1 术语的定义2
1.2 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的更多信息资源4
参考文献4
2 生物降解和微生物催化概念的发展史5
2.1 地球上生物降解的开端5
2.2 早期人类对生物降解和生物催化的观察7
2.3 早期生物降解科学研究和“自然发生说”的争论8
2.4 源于自然的微生物纯培养11
2.5 微生物代谢活动多样性研究的早期历史12
2.6 生物新陈代谢的同一性13
2.7 氧和加氧酶14
2.8 厌氧生物催化的历史17
2.9 分子遗传学和调控19
2.10 有机合成中的微生物22
2.11 概要23
参考文献23
3 通过富集培养和筛选确定新的微生物催化作用27
3.1 为什么使用富集培养?28
3.2 一般方法31
3.3 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选择34
3.4 筛选专一性生物催化反应34
3.5 概要35
参考文献36
4 微生物的多样性——有机化合物分解代谢的广泛分布41
4.1 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41
4.2 真菌在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中的作用43
4.3 生物降解和生物催化能力在原核生物界的分布47
4.4 具有特异性代谢途径的微生物的特异性生物降解56
4.5 生物降解中的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57
4.6 具有宽泛的分解代谢能力的代表性微生物58
4.7 生物降解中的同生菌65
4.8 全球生物降解和超级有机体的概念67
4.9 概要68
参考文献69
5 有机官能团的多样性:使生物化学的统一性相形见绌75
5.1 元素微生物的全球循环76
5.2 事实与谬误:天然产物与人工合成化学品及其生物降解78
5.3 一种有机官能团的分类80
5.4 自然界中发现的有机官能团83
5.5 自然界中发现的环状化合物89
5.6 有机官能团:对其生物降解和微生物催化,我们知道多少?92
参考文献94
5.7 概要94
6 生理过程:酶类、乳化、吸收和趋化性99
6.1 对环境化学物质的一般生理反应100
6.2 酶类101
6.3 酶底物专一性103
6.4 吸收——使底物接近酶107
6.5 乳化作用——提高基质有效性108
6.6 对有机溶剂抗性111
6.7 趋化性——趋向底物112
6.8 概要114
参考文献114
7 分解代谢酶和代谢途径的进化121
7.1 历史122
7.2 微生物生物催化中的主要蛋白质家族124
7.3 进化原理在微生物分解代谢中的应用128
7.4 分解途径进化中的基因转移132
7.5 案例研究:酰胺水解酶蛋白家族中酶的进化134
7.6 概要139
参考文献139
8 代谢逻辑理论和代谢途径图143
8.1 总述143
8.2 C1代谢图146
8.3 C2代谢图148
8.4 环烷烃代谢图150
8.5 BTEX代谢图:好氧代谢151
8.6 BTEX代谢图:厌氧代谢152
8.7 PAH代谢图153
8.8 杂环代谢图155
8.9 三嗪环代谢图155
8.10 有机卤化物代谢图156
8.11 金属有机物代谢图158
8.12 概要159
参考文献160
9 微生物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的预测163
9.1 为什么预测生物降解途径是必要的?164
9.2 生物降解预测体系165
9.3 界定主途径167
9.4 界定与微生物分解代谢有关的有机官能团168
9.5 预测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的基础171
9.6 多于两个官能团:需要经验法173
9.7 概要175
参考文献175
10 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化学品生产与生物修复177
10.1 历史进展和概念发展178
10.2 最近的趋势180
10.3 发酵终产物——药品181
10.4 微生物催化生产手性产物184
10.5 2,4-滴丙酸的手性合成185
10.6 非药物及非手性特殊化学品的生物催化186
10.7 废物再生的生物技术189
10.8 生物修复的实例研究——土壤中的莠去津191
10.9 概要195
参考文献195
11 基因组学对微生物催化的影响199
11.1 基因组的大小和组成199
11.2 基因组学的当前影响207
11.3 微生物生物催化中的功能基因组学210
11.4 现代生物化学教科书中的疏漏213
11.6 概要214
11.5 逆向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催化作用新发现的事例214
参考文献215
12 微生物催化作用和生物降解的范围:微生物是万能的吗?217
12.1 微生物酶的多样性218
12.2 实验提示新的生物催化反应是普遍存在的221
12.3 酶的可塑性和新的生物催化剂223
12.4 概要224
参考文献224
13 重要问题和前景225
13.1 问题和对最终答案的一些看法225
13.2 摘要228
附录229
A 与生物降解和生物催化有关的书籍和杂志229
B 生物降解和生物催化方面有用的因特网信息231
索引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