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
  • 陈国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7002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文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 陈平原1

前言1

第一章 文学立科——《京师大学堂章程》与“文学”1

一 “词章不能谓之学”:《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与“文学”的边缘化2

二 “大学堂设文学专科”:《钦定》与《奏定》两份章程与“文学研究”的观念11

第二章 “错体”文学史——林传甲的“京师大学堂国文讲义”45

一 “第一本中国文学史”与林传甲的“国文讲义”46

二 “国文讲义”与《支那文学史》及《奏定章程》的关系50

三 《中国文学史》的文学史意识56

四 结语59

第三章 “革命”行动与“历史”书写——论胡适的文学史重构67

一 “白话文学”与“文学进化观”68

二 从宋诗到“俗话文学”83

三 作为“遗形物”的中国文学92

四 传统的消逝97

第四章 “文化匮乏”与“诗性书写”——林庚《中国文学史》探索107

一 “启蒙”、“黄金”、“白银”、“黑夜”108

二 “文化匮乏”情意结111

三 惊异精神115

四 故事性结构123

五 诗性书写128

六 结语137

附录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林庚诗的驰想148

一 视域的开展149

二 窗框中的风景151

三 浪漫主义的“现代派”155

四 艺术与生活160

五 结语169

第五章 叙述、意识形态与文学史书写——以柳存仁《中国文学史》为例177

一 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文学史”177

二 “文学史”与求真180

三 作为叙事体的“文学史”184

四 在历史中的叙事体188

第六章 诗意与唯情的政治——司马长风文学史论述的追求与幻灭204

一 从语言形式到民族传统的想象:一种乡愁205

二 诗意的政治:无何有的“非政治”之乡218

三 唯情论者的独语236

第七章 “香港”如何“中国”——中国文学史中的香港文学262

一 “香港文学”在香港262

二 “香港文学”在中国265

三 把“香港”写入“中国”271

四 “香港”如何“中国”?279

第八章 书写浮城——叶辉与香港文学史的书写291

一 浮城·书写·香港291

二 “文学史”的兴起292

三 文学·现实;香港·中国295

四 港味·粤味301

五 华南·双城·香港304

六 个人·历史307

七 余话:书写浮城309

附编一 文学史的探索——《中国文学史的省思》导言317

一 捷克结构主义326

附编二 文学·结构·接受史——伏迪契卡的文学史理论326

二 布拉格语言学会与伏迪契卡329

三 伏迪契卡的理论立场330

四 “文学结构的演化”和“作品的生成”333

五 文学作品的接受史336

六 结语349

附录 论布拉格学派的术语“aktualizace”350

一 文学结构的动力362

附编三 文学结构与文学演化过程——布拉格学派的文学史理论362

二 演化价值与美感价值365

三 作家与文学结构的关系369

四 文学作品的“生命”372

五 文学与社会376

六 结语382

后记388

作者简介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