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百题论争 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论》百题论争 3](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01887.jpg)
- 佐藤金之郎,冈崎荣松,降旗节雄,山口重克编;刘焱,赵洪,陈家英译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13768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7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本论》百题论争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资本论〉百题论争》1
第三册1
五十九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对象和课题——关于第三卷同第一、二卷的关系——1
1 《资本论》全三卷的结构形式和第三卷的开头说明1
2 第三卷中的二重观点3
3 宇野弘藏的《经济原理》一书所提出的问题6
4 资本一般说8
5 宇野说的展开10
六十 成本价格和利润——个别资本的竞争和产品的成本费用以及利润——16
1 《资本论》中的“成本价格和利润”16
2 宇野弘藏的见解及其展开18
3 《成本价格和利润》一章的意义24
六十一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质的和量的关系——26
1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质的关系26
2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量的关系30
3 围绕“转化”论所展开的争论32
4 “转化”论的量的关系36
六十二 价值和生产价格(1)——问题的所在和战前的争论——39
1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39
2 柏姆和希法亭44
3 在日本展开的争论50
1 宇野理论及其发展56
六十三 价值和生产价格(2)——战后的研究和争论——56
2 历史的即逻辑的发展60
3 最近欧美学者所展开的争论64
六十四 转形问题(1)——五十年代以前国外的研究——71
1 “转形问题”的意义71
2 鲍尔茨凯维奇所提出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73
3 战后的争论76
4 鲍尔茨凯维奇的解法的意义83
六十五 转形问题(2)——日本的研究——86
1 转形问题的展开86
2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意义(1)90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意义(2)93
六十六 转形问题(3)——近代经济学的研究——99
1 价值体系和生产价格体系99
2 利润率的决定102
3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06
4 马克思转形理论的复活109
六十七 市场价值理论(1)——以“社会必要劳动”为中心——115
1 第十章的梗概115
2 市场价值理论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18
3 围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展开的争论的要点119
4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争论的展开121
5 为了展开市场价值理论125
六十八 市场价值理论(2)——所谓“不明确的地方”——128
1 关于第十章的“不明确的地方”128
2 围绕“不明确的地方”所产生的论点132
3 对“笔误说”的批判及其争论133
六十九 平均利润率规律和垄断——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平均利润规律的意义——140
1 问题在哪里140
2 平均利润规律的内容改变说143
3 平均利润规律失效说146
4 《资本论》体系和平均利润规律148
七十 竞争理论和结构计划问题——是怎样构想危机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152
1 竞争理论的意义152
2 结构计划问题和经济危机理论156
3 竞争理论的具体化162
七十一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论证——围绕资本构成提高和剩余价值率提高之间的对立所展开的争论——173
1 《资本论》中的论证173
2 围绕规律所提出的一些论点176
3 利润率下降理论的形成过程178
4 关于论证利润率下降的争论179
所展开的争论——188
1 第十五章的核心和概要188
七十二 剥削的条件和实现的条件一围绕“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和图冈-巴拉诺夫斯基提出的问题188
2 问题的提出191
3 这一问题在日本的展开194
七十三 资本的绝对的生产过剩——围绕同生产过剩危机的关系和“极端的前提”所展开的争论——200
1 李嘉图和马克思200
2 马克思的资本过剩理论202
3 围绕同经济危机的关系205
4 以宇野的危机理论为中心207
七十四 商业资本的独立化——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212
1 《资本论》的内容212
2 商业资本理论的地位问题214
3 围绕商业资本的本质所展开的争论218
4 独立化的根据问题220
七十五 商业利润和流通费用——流通过程的资本的独立性——226
1 《资本论》的内容226
2 围绕流通费用资本化的困难所展开的争论229
3 流通过程的特殊性232
4 流通费用的资本化的现实过程235
5 商业劳动和商业利润238
七十六 货币经营资本——同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关系——245
1 什么是货币经营资本245
2 商业资本同货币经营资本的关系247
3 货币经营资本同银行资本的关系249
1 商人资本的历史性质256
七十七 商人资本的历史作用——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两条途径”——256
2 提出“两条途径”理论的前前后后260
3 战前的研究史262
4 战后的研究史265
七十八 “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和信用理论——从再生产看信用理论的方法——273
1 信用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273
2 《大纲》中的信用理论275
3 从《大纲》到《资本论》281
4 信用理论体系化的方向和各种论点284
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290
七十九 关于生息资本理论的方法——应当怎样论述资本关系物化的逻辑?——290
2 生息资本理论的问题所在295
3 围绕“资本”的商品化所展开的争论300
4 围绕利息理论和信用理论的关系所展开的争论307
八十 企业主收入——关于剩余价值的实体及其本质的“形式独立化”的完成——314
1 《资本论》中的企业主收入理论314
2 围绕《资本论》所论述的企业主收入所展开的争论要点319
3 利润的“质的分割”理论的研究动向324
八十一 商业信用——参与再生产的资本家的相互之间的信用关系——326
1 《资本论》中的论述326
2 马克思的论述所包含的问题330
3 重新组织理论的尝试333
4 某些争论问题337
八十二 银行信用——资本主义信用的中心机构——342
1 《资本论》中的论述342
2 《资本论》中的论述所包含的问题346
3 宇野弘藏《经济原理》一书所论述的银行信用理论350
4 几个争论问题352
八十三 中央银行——对信用制度的枢纽的论述——359
1 《资本论》中有关中央银行的论述359
2 关于对集中发行问题的研究363
1 马克思对通货争论的批判373
八十四 关于通货的争论——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展开——373
2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展开和通货争论378
3 研究通货争论的动向381
八十五 虚拟资本——资本积累和信用制度——388
1 信用理论体系和虚拟资本388
2 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393
3 围绕虚拟资本理论所提出的主要问题395
八十六 信用和危机——围绕信用危机的原理的必然性所展开的争论——404
1 《资本论》中的信用危机理论404
2 信用危机理论的原理结构412
1 序论426
八十七 金准备的意义——围绕它同信用危机理论的关系所展开的争论——426
2 关于贵金属流出和流入应当注意的几点427
3 从金、利息率和汇票之间的关系看金向国外流出同危机的关系431
4 兑换准备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435
八十八 关于不兑换银行券的争论——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基本观点——444
1 争论的来龙去脉和《资本论》中的论述444
2 不兑换银行券的本质446
3 不兑换银行券的运动449
4 不兑换银行券争论的展开451
1 马克思的视野459
八十九 股份公司和金融资本——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发展和问题所在——459
2 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发展460
3 问题在哪里(1)466
4 问题在哪里(2)468
九十 级差地租Ⅰ(1)——“平均原理”和“界限原理”之间的矛盾说的克服和争论的深入——474
1 问题在哪里474
2 战前争论的问题要点481
3 战前具有代表性的见解483
九十一 级差地租Ⅰ(2)——围绕级差地租的本质及其价值来源所展开的争论——488
1 问题在哪里488
2 对“流通说”的解释489
3 对“生产说”的解释493
4 “整个社会的总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说494
5 小结496
九十二 级差地租Ⅱ——关于农业中的资本积累和地租——502
1 级差地租Ⅱ的内容502
2 级差地租Ⅱ的问题在哪里506
3 级差地租Ⅱ的意义509
九十三 绝对地租——价值规律和土地所有权——516
1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516
2 围绕绝对地租理论所展开的争论520
1 地租理论的课题528
九十四 资本和土地所有权——资本主义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根据——528
2 地租理论的方法532
3 地租理论的意义537
九十五 三位一体的公式和拜物教——用严密的逻辑论证资本主义的历史性——542
1 “三位一体的公式”的地位和内容542
2 “三位一体的公式”的问题所在548
3 对“三位一体的公式”的讨论和研究551
九十六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人的解放的根本条件及其动态结构——562
1 《资本论》的时间理论562
2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时间理论565
3 研究史和问题所在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