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081692.jpg)
- 程传兴,彭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054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6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8
四、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12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3
第一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16
第一节 商品16
一、商品的二因素16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8
三、商品的价值量20
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21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22
第二节 货币22
二、货币的职能25
三、货币流通规律26
第三节 价值规律28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8
二、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9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31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31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31
二、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关系32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34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34
二、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的划分35
三、剩余价值率37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38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38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9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40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42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其形式42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44
第三章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4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46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46
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48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50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50
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52
三、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53
一、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56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56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57
三、无产阶级贫困化在当代的表现59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63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63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63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66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71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71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72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76
四、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77
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78
一、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81
第一节 社会资本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81
第五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81
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83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84
一、社会总产品的三大交换关系84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86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89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89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91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94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96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96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96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98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99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00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100
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101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03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104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利息104
二、资本主义信用106
三、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108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109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09
二、级差地租的形成及其形式110
三、绝对地租111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13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化的必然性113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13
二、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15
三、垄断并不消除竞争117
四、垄断资本的双重作用119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基本经济特征119
一、垄断在一国范围内的统治119
二、垄断在国际范围的统治121
三、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123
第三节 垄断资本和非垄断中小资本在当代并存发展125
一、垄断资本在当代125
二、非垄断中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128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31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和实质131
一、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的结合131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132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34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135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经济的加强135
二、国家对社会经济调节的手段138
三、国家对社会经济调节的方式140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141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及其原因141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经济调节的具体形式143
第九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14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148
一、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148
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成了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15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152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新特点152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156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158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158
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160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63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6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164
三、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1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67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67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69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1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175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75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177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7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1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181
一、市场经济内涵的界定181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183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9
一、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历史的必然18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93
三、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1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7
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19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200
一、市场概念及其构成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及其功能203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市场组织203
二、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205
三、社会主义市场的功能20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09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意义209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210
三、完善现代市场体系215
第三节 市场秩序和市场组织216
一、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216
二、市场组织和市场管理217
三、健全市场管理组织、加强市场管理219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2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221
一、企业及其特征22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地位和作用22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运行机制224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226
一、现代企业制度及其基本特征226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229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231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23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233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235
三、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238
第十四章 农户的经营机制和居民的经济行为242
第一节 微观经济活动中的农户和居民242
一、农户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特征242
二、居民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地位244
一、农户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约束245
第二节 农户的经营机制245
二、农户对集体经营层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赖248
第三节 居民的经济行为250
一、居民的收入行为250
二、居民的消费行为251
三、居民的投资行为255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2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258
一、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容和要求258
二、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26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征26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形式265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267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267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268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27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272
与效率272
一、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和社会主义的公平观272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及其实现275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279
第一节 国民收入及其分配过程279
一、国民收入的来源及其增长279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81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82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84
第二节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88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及其构成288
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289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92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92
二、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动与结构优化297
三、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99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302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的界定302
一、市场失灵30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304
三、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30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31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1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31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手段3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320
一、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总体结构320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322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必要性325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原因325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28
三、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330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332
一、对外贸易332
二、利用外国资金333
三、引进技术335
四、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337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338
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338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340
后记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