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向未来的致胜之路 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向未来的致胜之路 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 郭民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977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向未来的致胜之路 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基础3

第1章 绪论3

开篇案例 案例[1]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并购拉开帷幕4

1.1 背景与意义6

1.1.1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7

1.1.2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7

1.1.3 金融危机的启示15

1.2 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新趋势19

1.2.1 新科技革命22

1.2.2 跨文化交流23

1.2.3 知识经济化24

1.2.4 经济全球化24

1.2.5 规则国际化26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27

1.3.1 关于知识产权经济的相关领域研究综述27

1.3.2 竞争战略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研究综述29

1.3.3 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研究综述32

1.3.4 知识产权运营研究综述35

1.3.5 知识产权评价研究综述36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37

1.4.1 研究目的37

1.4.2 研究意义38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9

1.6 本书的创新点41

第2章 知识产权经济的理论分析45

开篇案例 案例[5] 李官奇与其大豆蛋白纤维产业46

2.1 知识产权经济的基本概念体系48

2.1.1 公共物品及类别48

2.1.2 知识与知识产品49

2.1.3 产权及其属性51

2.1.4 知识产权及其范围52

2.1.5 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特征53

2.2 知识产权经济的划分标准56

2.2.1 经济形态60

2.2.2 经济形态划分的依据61

2.2.3 确立知识产权经济的标准62

2.3 知识产权经济与传统经济、知识经济的关联分析65

2.3.1 知识产权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67

2.3.2 知识产权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比较67

2.3.3 知识产权经济与知识经济和传统经济的联系69

2.4 知识产权经济的效用分析71

2.4.1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知识因素的作用分析71

2.4.2 效率市场及其竞争模式73

2.5 知识产权经济的价值链分析74

2.5.1 企业价值链分析77

2.5.2 产业价值链分析77

2.5.3 国家、产业和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分析79

2.5.4 知识产权经济的价值链模式83

2.6 知识产权经济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基本命题94

2.6.1 知识产权经济要素和功能94

2.6.2 知识产权经济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方法96

2.6.3 知识产权经济的基本理论命题98

2.7 本章小结100

第3章 知识产权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模型构造102

开篇案例 案例[9] 专利奇人邱则有103

3.1 知识产权优势的基本概念107

3.1.1 关于竞争和竞争理论107

3.1.2 关于竞争力、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108

3.1.3 竞争优势的来源分析112

3.1.4 知识产权优势的相关概念125

3.2 知识产权优势的特征、分类与作用128

3.2.1 知识产权优势的特征分析132

3.2.2 知识产权优势的分类、作用及形式132

3.3 知识产权优势形成的机理分析139

3.3.1 动力机制分析142

3.3.2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146

3.4 知识产权优势的竞争模型150

3.4.1 发展阶段的影响151

3.4.2 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153

3.4.3 竞争对手影响155

3.4.4 影响国家、企业知识产权优势的关键要素156

3.5 竞争机理分析156

3.5.1 动力驱动主轴的组成及其作用机理157

3.5.2 竞争过程与可能出现的循环机理158

3.6 本章小结159

第4章 知识产权经济的产业构成与结构分析161

开篇案例 案例[13] “珠三角模式”的困惑与出路162

4.1 知识产权产业的内涵分析164

4.1.1 国外对知识产权产业的界定164

4.1.2 国内对知识产权产业的认识167

4.1.3 知识产权产业的内涵169

4.2 知识产权经济的产业构成169

4.2.1 以专利、技术秘密和标准等为主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170

4.2.2 以文艺、创意、影视、动漫、软件等为主形成的版权产业178

4.2.3 以商标、品牌、制造与服务模式形成的特许经营/许可产业183

4.2.4 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主形成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智慧型服务业192

4.2.5 以新品种、地理标记、原产地保护及其他知识产权对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形成的产业194

4.2.6 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202

4.3 知识产权产业的生产要素分析209

4.3.1 生产要素的演进209

4.3.2 知识产权产业的生产要素构成210

4.3.3 知识产权产业生产要素的相互关系211

4.4 知识产权产业的结构分析212

4.4.1 技术结构及其特征212

4.4.2 组织结构及其特征222

4.4.3 产业布局及管理体制特征231

4.4.4 知识产权产业的竞争规则236

4.5 本章小结239

第5章 知识产权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241

开篇案例 案例[17] 美国高通公司的营利模式及在我国的成功运用242

5.1 知识产权产业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分类246

5.1.1 知识产权产业商业模式的内涵246

5.1.2 知识产权产业商业模式的分类247

5.2 战略谋势模式247

5.2.1 战略重塑型247

5.2.2 战略进攻型250

5.2.3 战略防御型253

5.2.4 战略兼具型255

5.3 整合增效模式258

5.3.1 中心集聚型258

5.3.2 弱肉强食型261

5.3.3 蛇吞象型263

5.3.4 滚雪球型265

5.4 创新增值模式267

5.4.1 占尽先机型269

5.4.2 模仿创新型273

5.4.3 集成创新型276

5.5 运营增值模式278

5.5.1 壁垒垄断增值型280

5.5.2 平台服务增值型282

5.5.3 市场营销增值型286

5.5.4 乘数放大型290

5.5.5 组合增值型294

5.6 保护增值模式300

5.6.1 强者为王型305

5.6.2 纵横捭阖型310

5.6.3 奇变兼具型316

5.7 本章小结326

下篇 应用实务331

第6章 构筑知识产权经济的文化基础331

开篇案例 案例[21] 有学问的人渐成创富主体 中国新知识分子财富路径332

6.1 创新型国家的文化基础分析335

6.1.1 国家的财富基础与“财富生物链”335

6.1.2 创新型国家及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分析338

6.2 文化的内涵分析342

6.2.1 文化的定义、分类和文化同构体346

6.2.2 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及其两面性348

6.3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类别及其影响因素350

6.3.1 知识产权文化的渊源350

6.3.2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分析352

6.3.3 知识产权文化的类别353

6.3.4 知识产权文化的模型354

6.4 知识产权文化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57

6.4.1 知识产权文化的精神要素360

6.4.2 知识产权文化的制度要素361

6.4.3 知识产权文化的物质要素362

6.5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现状及其对策363

6.5.1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现状367

6.5.2 培育和建设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对策368

6.6 本章小结371

第7章 企业与产业知识产权优势的战略对策372

开篇案例 案例[25] 海尔集团的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373

7.1 企业类型的划分及其内涵376

7.1.1 引领型企业及其特点376

7.1.2 挑战型企业及其特点377

7.1.3 生存型企业及其特点377

7.2 共同命题及其对策378

7.2.1 战略调适命题——“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双引擎发展战略381

7.2.2 竞争模式命题——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市场竞争386

7.2.3 文化再造命题——培育和再造适宜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企业文化388

7.3 独特命题及其对策389

7.3.1 引领型企业的战略对策391

7.3.2 挑战型企业的战略对策392

7.3.3 生存型企业的战略对策394

7.4 产业升级的战略对策396

7.4.1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398

7.4.2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举399

7.4.3 培育和壮大知识产权产业的市场主体403

7.5 本章小结407

第8章 国家、区域知识产权优势的战略对策与途径分析408

开篇案例 案例[29]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的最新进展409

8.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分析411

8.1.1 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目的与意义411

8.1.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412

8.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定位分析412

8.2.1 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413

8.2.2 知识产权战略与现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关系分析413

8.2.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与不足414

8.3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特色与重点任务420

8.3.1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情况420

8.3.2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特色与重点任务421

8.4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途径分析423

8.4.1 培育知识产权文化,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社会氛围424

8.4.2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实现创新成果产权化425

8.4.3 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化427

8.4.4 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430

8.4.5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现市场竞争优势化431

8.5 本章小结436

第9章 知识产权经济与知识产权优势的评价438

开篇案例 案例[33] 2007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件439

9.1 层次分析方法概述442

9.2 知识产权优势的三维坐标分析(PORs)方法444

9.2.1 竞争主体维分析445

9.2.2 竞争对象维分析446

9.2.3 竞争效果维分析446

9.3 知识产权经济评价的思路447

9.3.1 美国新经济指标体系447

9.3.2 知识产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448

9.4 知识产权经济与知识产权优势的多因素综合评价449

9.4.1 IPCAI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451

9.4.2 IPCAI评价指标体系的释义455

9.4.3 IPCAI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459

9.5 本章小结460

第10章 知识产权优势的实证分析461

开篇案例 案例[35] 长葛市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实践462

10.1 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调查的概括465

10.2 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466

10.2.1 自主创新情况分析466

10.2.2 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营情况分析470

10.3 初步的研究结论472

10.4 本章小结477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478

开篇案例 案例[37] 2008年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479

11.1 结论485

11.2 展望488

11.2.1 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变化预测489

11.2.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494

参考文献496

后记503

附录 部分著作、论文、成果及课题一览表5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