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掌故精选·政事篇 绘图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掌故精选·政事篇 绘图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070260.jpg)
- 魏忠才等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753472002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掌故精选·政事篇 绘图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为政1
民无信不立1
苟利于民 孤之利也2
子产不毁乡校3
宽猛相济4
众心成城 众口铄金5
子罕专政6
师旷论政令之昏暗7
不鸣则已 鸣必惊人8
国之不治 罪在于王9
拔葵焚机 不与民争利10
贵秕在于贵粟11
在其位应谋其政12
郄雍视盗13
不闻吾过 是以至此14
杨阜削减宫女15
孙权引咎责躬16
下不安者 上不可居也17
韩褒以盗治盗18
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20
魏相蒙冤千人请愿21
申屠嘉严责弄臣邓通23
太守防汛24
李渊赦贼25
唐太宗以诚待臣26
唐太宗爱民27
姚崇不偏袒儿子之过28
岑文本位高忧重30
玄宗以厌胜法制安禄山31
唐玄宗为民而济盗32
阎伯玙之治33
令狐宰相听灾民诉苦34
记恶碑35
段秀实为民解难36
吾心人皆见之38
宋太祖雪夜微服访老臣39
百代之利唯有养兵40
宋仁宗怒碎红瓷41
欧阳修为政宽简42
刘涣赈灾43
城门开 言路闭44
郑天休自食腐粟息哗言45
笑得面似靴皮46
宗公治物价47
不畏强御的府尹48
真德秀论菜49
蔡君漠罢灯50
范纯仁开仓赈灾51
金朝禁民汉服52
张县令不畏权势53
先赈后奏54
王观劝富贷贫完赋税55
丁宾荒年均贫富56
做官岂能任人自择57
彼立法 安忍坏之58
李充嗣救济饥民59
郑板桥以工代赈60
贪财县令被撤职61
欲得天下 先得人心62
察弊利民63
教化64
孔子教子路显扬君恩64
晏子拒受君命65
知耻改善66
田豫开镣释盗67
不战而定68
赵煚以德化民69
务知民间疾苦与政教得失70
王师旦选才71
创业守成孰难72
暗考73
推心置腹待降王74
宋仁宗恻隐寒士75
讲经不必避讳76
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77
查通谕寇78
如此贡举79
南北榜80
王士和精心育才81
熊廷弼阅卷82
王守仁宰猪惠囚徒83
臧太守痛斥相国三侄84
为君求贤 非为私交85
言教不如身教86
康熙帝防微杜渐87
康熙禁止吸烟88
乾隆帝亲领考场风味89
士人行止贵乎立品90
考试当以学问为准91
龙汝霖移风易俗92
晋惠公以怨积怨93
晏子与太师识破晋使94
邦交94
泛舟之役96
向戌弭兵97
柯之盟98
卫人叛晋99
个人私怨岂能烦劳国家101
取诸其怀而与之102
苏代说韩相以高都与周103
颜率计存九鼎105
唐且说秦王救魏107
韩国一举三失108
鹬蚌相争 渔者得利109
完璧归赵110
渑池之会112
谅毅使秦114
魏王送温囿于周君116
虞卿论合纵117
高丽使索地图 升之聚而焚之118
许亢宗奉使贺金主登位119
韩昉使高丽 如约进誓表120
冯延登奉使不屈121
执法122
叔向断三人同罪122
李离过杀而伏剑123
枉杀孝妇124
晏子巧救制陶人126
踊贵履贱127
楚王提拔执法之臣128
计杀昌他130
腹?大义灭亲131
石奢尽孝全忠132
法者 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133
秉公执法 不畏权贵134
“强项令”董宣135
张敞捕贼137
傅琰辨讼(一)139
傅琰辨讼(二)140
顾宪之断案141
柳庆不畏权贵142
柳庆缉盗143
司马悦明断冤案144
于仲文断牛145
立威名当以卿试之146
荣毗不因人废法147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148
隋文帝依法惩爱子149
执法一心 不敢惜死150
执法如一151
张允济智断争牛案152
裴矩谏太宗诱人以罪154
戴胄坚持同罪同罚155
死刑宜二日内五次复奏157
戴胄谏太宗勿以个人喜怒执法158
为国执法岂可枉加刑罚159
罪不阿亲160
安可以私害公161
徐大理据法廷争162
严公界境163
崔令杀玄宗宠伶164
君上执法 难以私情求免165
柳浑论法救玉工166
唐宪宗严惩贪官167
唐代的中日围棋赛168
宣宗交租赎国舅169
钱能通神170
读书人犯禁从宽171
复试进士172
张齐贤明断皇戚分产案173
执法不公174
王安礼明断疑案175
宋法禁匿名信176
张咏明断产案177
以教唆者为首犯178
陈襄辨盗179
张昭及不畏权势180
刘皓惩豪医181
推迟杖刑183
马仁?不以私亲枉法184
李余庆临死除恶185
庄遵智擒真凶186
程琳不徇太后188
诬陷者服罪190
私情不代公法191
陆县令断妻192
永功平冤195
石皋救无辜197
苗晋卿治刑198
斡里朵智断无头案199
李复亨以牛破案201
元忠不徇情枉法202
不以喜怒加刑尝203
狗不识字 民得免罪205
杨卓察神断案206
熊鼎治讼207
绿头巾209
王恕断牛210
王恕断裙211
法之无赦212
明朝厂卫滥杀无辜213
刑具有定制214
邓廷桢细决疑案215
董天眷断案217
荐任218
刘基论任相218
鲍叔荐管仲220
王者劳于求人 佚于求贤221
晋文公使里凫须为车右222
孝成王用人不疑223
魏惠王不识贤人224
晏子辞退管家高纠225
用人不疑226
国宝227
魏以太子为相228
魏王嫉贤妒能229
刘邦论天下230
萧何不以爱憎忌贤231
各用所长232
光武帝用人不疑233
宋弘见微知著234
晋武帝宁用财迷 不用酒徒235
周颛举荐令仆才236
唐太宗择官237
太宗授李道裕刑部侍郎238
陈子昂求名239
唐玄宗覆瓯任相241
唐玄宗的任人之道242
盆池之鱼犹陛下任人243
知子莫如父244
李听不献马而得官246
宣宗出猎得贤臣247
抽签择相248
郭进任人249
吕蒙正犯颜荐贤才250
知人不用251
任人唯亲者罢官252
宋孝宗用人一例253
近水楼台先得月255
任人不市私恩256
司马光推荐刘器之257
明太祖选官258
军中无人不可用260
杨溥荐升范理261
譬诸瞽者获一前导262
内举不避亲264
一字官265
雍正帝荐任一例266
蒋攸铦严格考察下属267
待士268
燕相失士268
鲁哀公失田饶269
楚丘先生七十见孟尝君270
欲加之罪 其无辞乎!271
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求士272
江上处女274
赵简子舍白骡而得民力275
齐桓公一日三顾布衣之士277
不能以人之小恶而亡人之大美278
范睢秘密入秦279
郦食其谏高祖以礼待士281
蔡邕倒屣迎粲282
汉文帝召见季布283
王生故辱廷尉以重之284
汉武帝敬重汲黯285
陈蕃礼贤286
曹操重孝悌 毕谌任鲁相287
帝呼姓名 蔡撙不答288
食瓜不忘杜如晦289
太宗亲解佩刀赐贤士290
刘蕡屈声播天下291
唐太宗剪须和药为李勣治病292
唐玄宗急贤待士293
唐玄宗赐箸表直294
获胜学士登七宝山座295
赵匡胤敬畏王朴296
宋太祖雪中赐裘297
宋太祖推荐张齐贤298
自奉欲薄 养贤宜厚299
宋太祖笔抹赵普面300
吊访罪臣301
太宗为马周调药303
宋哲宗赐苏轼茶叶305
盛度公正无私选人才306
宽恕二苏307
辽太宗求贤308
得贤如得玉310
明太祖礼遇蔡子英311
朱元璋深夜召士313
明太祖惜才315
朱元璋厚待贤士陶安317
方孝孺拒草即位诏遇害318
明英宗厚礼待士319
雍正密探官吏私事320
刑部匾额321
雍正的暗探322
谏诤323
樊姬讽谏楚庄王323
齐宣王拜丑女为王后324
用人不当国将灭亡325
田叔讽鲁王罢猎326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327
里革更君书以谏328
叔向谏杀竖襄329
齐王建拒谏而客死秦330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331
头须求见晋文公332
侏儒巧谏卫灵公334
管仲励君335
楚文王受笞336
晏子一日三责齐景公338
三字谏339
邹忌讽齐王纳谏341
一饭三叹谏受贿343
东方朔智谏汉武帝344
班倢伃辞辇345
苏威直谏346
刘行本据理廷争347
唐太宗纳谏348
鹞死怀中349
唐太宗纳谏赦养马人350
魏征谏太宗纳激切之谏351
魏征力谏太宗不纳人妻353
唐太宗纳谏罢猎354
谷那律进谏受奖356
文德皇后谏太宗357
张玄素谏太宗停建洛阳宫358
顾少连画雕359
唐宪宗纳谏360
裴度谏更刘禹锡贬所361
伶官巧言切谏362
周昌谏阻废太子363
赵普固谏太祖用人365
沈伦谏宋太祖赈灾367
王著善谏368
夷腊葛直谏救人命369
赏罚370
临死前的赏罚370
升迁贬斥 赏罚分明371
齐威王赏罚严明373
不可赏无功374
公叔痤拒赏而受赏愈多375
高赫无功受上赏376
“功狗”和“功人”377
先封雍齿以示群臣378
赏罚之设 功过所归379
吕元膺提升守门者380
宋太祖待功臣若儿女381
好官亦不过多得钱382
爵禄 天下之公器384
明太祖重赏功臣徐达385
爵赏先私弃何以服众386
无功拒赏反获罪387
朱总督杖击林知府388
悬赏的骗局389
左震斩巫391
廉官391
邵伯拒造新居392
子罕以不贪为宝393
鲁相嗜鱼而拒受贿鱼394
杨震不受礼395
钟离意不受臧秽之宝396
一钱太守397
清廉的胡质父子398
凡受人委任当如此也400
山涛受丝藏阁401
王恭作人无长物402
王思政不隐私403
褚彦回拒收贿金404
孔太守以俸禄分赡孤寡405
赵轨清廉如水406
厍狄士文不贪财407
苏瑰荣升不“烧尾”408
卢尚书清廉简朴409
姚崇离任民皆截镫留鞭410
杜相居官清廉411
李母责子退出多送禄米412
李日知不恋官位413
刘温叟不受馈赠414
吕蒙正拒收古镜416
无宅相公417
主廉仆贤418
包拯岁满不持一砚归419
范仲淹受金授金420
岳飞退姝戒酒421
岂能以香代臭422
从“埋羹太守”到“撤茶太守”423
官有大小 做人不分大小424
遗物只有八两银425
“清主事”426
蔡县令廉洁奉公427
太宰退休 行李萧然428
严太守践城隍约429
廖钦谢绝百姓礼物430
景旸归还私益禄米431
王翱拒不调婿432
“清白”里433
李远庵为官清苦434
清廉者反被罢官435
刘熙载洁身自好436
清贫始终438
沈葆桢坚拒请托439
污吏440
凡姓薛的一律封官440
拔钉钱441
亦官亦贼442
两代庸君 屠贩得官443
父子受贿445
崔昭行贿446
赵师?靠行贿升官448
靴带系百钱450
金国通事舞文招贿451
巧取豪夺452
聂豹纳贿 通判得利453
夏侯县令贪鄙无道454
房考官只知要火腿455
牢头勒赃 吏目受贿456
如此“清风亮节”458
一字值五万金459
贿赂太监少挨骂460
昏庸461
如此父子461
南皮佐吏总姓王462
屈辱卖国的昏君庸臣463
芝麻李造反464
民变465
石人一只眼465
明亡 诸生拒剃发467
义民杀清兵468
兴亡469
有一于此 足以亡其国469
亡国之君470
隋炀帝的败亡471
好战穷兵必亡472
齐闵王至死不知何以亡国473
吴亡于吝而不忍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