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探索、新突破、新发展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介绍及文件汇编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探索、新突破、新发展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介绍及文件汇编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055679.jpg)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996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331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4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成果-汇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探索、新突破、新发展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介绍及文件汇编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661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简介(续)661
二等奖(续)661
会计实验教学的实施及成果661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663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探索与创新665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667
上海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构建669
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室建设671
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673
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实践675
以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677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680
抓好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高素质新闻人才682
环境类专业基础理论建立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684
《材料科学导论》(教材)——材料科学基础教学的创新与实践686
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688
研究型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和实践——适应开放式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690
改革创新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效益和效率692
深化机械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694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建设696
营造培养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的综合实践环境698
交通规划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700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702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与探索704
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706
启发式、创新性教学研究及其在电类专业中的实践708
“广适型”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710
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712
基础药学理科基地建设成果714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716
跨学科合作,全面提高设计人才综合素质718
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720
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的研究与实践722
深化分层次教学 全面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724
构建多层次、多模式国防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为军工企业和部队输送急需高素质人才726
工业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728
立足国防,面向社会,创建自动化品牌专业731
立足基础、面向学科、深入专业进行现代图学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733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控制理论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735
研究生自动化领域高新技术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与开放性实验教学基地建设737
“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740
工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742
高等工程教育开放型工程训练体系的研究与实践745
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747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749
医哲结合,构建自然辩证法教学新模式751
以学习需求为本,构建高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753
用信息化改造贸易经济学科 培养复合型商业人才755
《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教材)757
军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体系的创建与实践759
自行火炮指挥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761
具有军队特色的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建设764
深化军事新闻教学改革 全面构建舆论战课程教学体系766
军队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768
侦查学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侦查实验室建设771
探索“三针对”教改思路,构建“BPMM”人才培养模式773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775
化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777
非生物类本科生生物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779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心理学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781
大力推进SRTP和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783
瞄准能源学科前沿,构建一流导师群体,培养一流创新人才785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建设及成果辐射787
综合性大学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789
动物科学“强基础、宽口径、重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791
以科研创新为核心 构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新模式793
创新机制,构建研究生素质教育新平台795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制度创新797
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799
工程创新学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实践802
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804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806
“技术管理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践808
以“五当代”专题为特色的形势政策课的改革与实践810
成人文化艺术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812
面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创建与应用814
环境艺术设计初步课程改革816
创新办学体制,探索和建立保障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819
乡村医生连续统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821
基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地方综合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823
全面提升高分子物理重点课程的教学质量825
力学类专业课程结构和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改革827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829
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831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预防控制疾病能力的研究833
高师教育实习整体优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836
创建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838
财政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创新840
20年磨一剑——中国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推广842
“注重实践”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844
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建设846
《中级财务会计学》(教材)848
MBA研究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850
高等学校教学运行模式及配套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852
医学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应用854
高工专水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855
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857
现代汉语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859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862
依托“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构建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程体系864
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866
基础医学融合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868
国家教育部大学法语系列教学文件及《大学法语》“十五”规划教材(教材)870
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872
以“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的建立874
当代水彩画教学与创作实践研究876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878
土木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与应用880
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882
育得优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免疫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88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建设体系的研究与实践887
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889
以军队院校本科评价标准为指导实施教学质量工程891
地区性院校理工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与实践893
面向21世纪化工类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896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五字并用”教学法的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898
区域模型与信息系统学科的整合与创新900
地方综合性院校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902
面向21世纪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905
加强创业素质教育 培养农村创业人才907
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新型教师培养方案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909
实施“四双工程” 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与实践913
面向信息化战争 培养高水平复合型非通用语军事外语人才916
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918
关于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教育“2+1”模式的研究与实践920
工厂计算机集中控制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922
面向新世纪高职高专测量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924
锐意改革,利用现代化理念和手段,不断创新,全面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水平928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结构、主干课程及其主要教学内容研究930
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9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材更新机制的研究934
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936
以国家电工电子基地为平台,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938
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940
以“名教师、名教材、名课程”为依托,建立创新性的外科学教学体系943
理工科大学结合专业课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945
我国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研究948
互动型数字逻辑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950
周口店实践教学基地野外地学实验室开放建设及辐射功能研究952
地学类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954
现代嵌入式实践教学平台在面向创新的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956
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958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960
物理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及教育技术的整合与深化962
旅游管理专业“三段式”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与实践创新研究964
加强大学生电类工程能力的培养966
农林类本科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材建设(教材)968
农林科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970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972
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研究974
面向21世纪的高校语言教材编写与语言教育研究976
《理论物理基础教程》与理论物理课程改革978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980
军事通信学学科建设与创新982
走群聚发展之路 建高水平后方专业勤务学科984
海军综合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986
着眼军事斗争 准备人才培养需求 创建二炮中级指挥现地教学模式988
理工融合的基础化学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990
理工文融合、教学和科研结合、与国际接轨,培养创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992
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994
基础医学课程建设与实践996
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998
医科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研究与实践1000
重点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层次性问题研究1002
创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1005
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研究与实践——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学科建设主导模式1007
伦理学研究生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1009
以“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为特征的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1011
地方性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014
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多维度研究与实践1016
地方综合性大学材料学科硕士研究生“综合交叉、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实践1019
西部民族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1021
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1023
一般本科院校建设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与实践1025
现代包装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027
建立和健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029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031
内燃机原理课程新体系研究与实践1033
军队院校工科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1035
系统工程学科专业与教学体系建设1037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1039
教学国际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041
构建“三早”医学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043
制度移植与环境适应:哈佛MPA教育模式在中山大学的探索与实践1045
高校“延伸办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047
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1049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模式,造就高素质海外和港澳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1051
建筑制图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053
广州石牌六校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探索与实践1055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057
大学数学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1059
体育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061
高校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与课程教改的研究与实践1063
构建“四个相结合”现代远程教育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065
依托现代高新技术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1067
创新医学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1069
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构建与实施1071
融合与跨越:新组建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1072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1074
数学实验引入农科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076
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1078
以“写长法”突破制约外语能力发展的瓶颈1080
产学合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1082
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084
高职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1086
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088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1090
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1092
地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运行1094
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开放式培养1096
民族地区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实践1098
后发展高校“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研究与实践1100
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双语人才培养1102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系统1104
数学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107
法医物证学教学课程改革1109
转变观念,结合临床,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1111
高素质口腔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1113
国际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1115
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1118
全方位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1120
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作业系统,全面提升作业环节和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1122
创建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培养铁路特色高技能人才1125
整合多媒体教育资源,构建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平台1127
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1129
强化三结合、推进立体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1131
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1133
创新理念,聚合资源,培养中国一流保险人才1135
传承历史,求新图强,打造财务管理精品课程1138
以“校中校”为突破口 构建三个课堂促两个转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1140
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构建“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143
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146
石油工程本科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1148
新世纪农林本科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50
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生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1152
整合高校成教、自考、网教资源,创新农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1154
“全民健身概论”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156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158
贵州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理论与实践1160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1162
新世纪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164
实践第一 探索创新(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1167
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169
新世纪大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大基础平台下的多特性模块教学改革与实践1171
市场营销学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教材)1174
建设国家工科教学基地 构建机械基础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1176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1178
创新机制,管理育人——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1180
“国外教育发展”网络课程建设118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研究1184
突出区域文化特色,融合人文与科学教育——创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基地的理论与实践1186
高校“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模型的探索与实践1188
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1190
在经济法重点学科建设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思路1192
“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的创建与教学实践1194
创建一流国家教学基地,全面推进工科数学教学改革1196
瞄准国际一流:创建工业设计名牌专业全新培养模式1198
新世纪我国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1201
按大电类专业培养宽口径人才的探索与实践1203
不断开拓进取,全面深入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1205
工程训练体系的创建与实践1207
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09
机能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211
明确思路,锐意创新,建设国内一流物理教学实验中心1213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结构系列课程教学方案构建与实践1215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面向21世纪公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1218
西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型资助模式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1220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1222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创建新专业,促进学科、科研、产业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探索1224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1226
师范院校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建设与实践1228
多层次应用物理教育体系建设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1230
科技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践1233
优化整合电工学课程体系 努力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1235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实践与创新1237
构建创新实践平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239
立足创新 注重实践 建立高校教材建设管理新模式1241
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与通信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243
《阿拉伯国家史》(教材)1246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和教材建设1248
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1250
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1252
地方高校高质量基础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254
21世纪陕西省水利水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257
教学为主型地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1259
高师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1262
高职生物技术专业目标教学体系(OES)的研究与实践1264
通信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应用1267
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1269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1271
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1273
建设特色鲜明学科专业 培养新型军事航空工程人才1276
军队综合大学内设学院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1278
兽医学形态学系列课程建设1280
创新少数民族师资培养模式 促进西部基础教育跨越发展1282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284
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286
依托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1288
木卡姆教学、科研、实践新体系的构建1290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全面创建品牌专业1292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文件汇编1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1号1994年3月14日)1297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1298
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1299
附件1: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1300
附件2: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限额指标和推荐成果汇总表1303
附件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1304
附件4:《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等填报说明1315
附件5: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单位信息表1320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补充通知1321
附件:“211工程”学校名单1322
附录1325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办法1325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1327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领导小组成员名单1328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成员名单1329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初审结果公告1330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告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