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
  • 叶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4327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从书序&叶澜1

总报告: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结题报告&叶澜2

一、“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的总体概述3

二、“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阶段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推进11

三、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研究策略与方法论突破37

四、结语42

主要参考文献42

附录1 “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44

附录2 “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推广性、发展性研究大事记47

附录3 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研究实验校校长研修班活动表50

附录4 “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中期评估方案54

附录5 上海崇明县建设乡中心小学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情况总汇61

附录6 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成员已发表的相关论著、论文目录72

“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王建军 叶澜74

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对“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体悟&李家成81

一、“新基础教育”关注人的生命质量81

二、“新基础教育”立足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83

三、“新基础教育”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实现人的真实的生命成长84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吴玉如86

一、回顾86

二、反思87

三、探索与重建90

主要参考文献104

附录1 学生语文发展情况年级段的分析及教学要求105

附录2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片断)113

“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吴亚萍115

一、建国以来数学教学改革的反思115

二、传统数学观在教学中呈现方式的剖析120

三、数学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122

四、教学内容的结构改革126

五、教学过程的结构变革131

六、数学教学与学生发展134

七、数学教学与教师发展143

主要参考文献145

附录 融练习于知识形成的过程之中——关于平均数教学的反思147

“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左焕琪153

一、近年来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的主要议题153

二、“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原则及其理论基础158

三、“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64

四、“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阶段性教学要求171

主要参考文献175

附录 “We Would Love to Go to the South pole”教学实录177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改革研究报告&李家成 卢寄萍182

一、发展性研究阶段班级建设改革的推进过程182

二、发展性研究阶段班级建设观的进一步发展184

三、“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具体改革措施194

四、班级建设改革的成效与进一步深化的设想206

主要参考文献207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研究报告&李家成 吴遵民208

一、“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历程与当前状态208

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理念与实践211

三、“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阶段学校管理改革的特点与后续研究设想236

主要参考文献238

“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教师发展&王建军239

一、“新基础教育”研究在教师发展问题上的基本立场240

二、教师发展:“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内容与途径242

三、总结257

主要参考文献259

“新基础教育”实验中的学生成长&李晓文262

一、设计评价的思路262

二、评价领域之一:与师长的交往265

三、评价领域之二:学习状态及同龄人的对话274

四、评价领域之三:活动中的感悟280

五、评价领域之四:构建活动284

小结287

主要参考文献288

后记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