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权力制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府权力制约论
  • 陈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052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权力制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政府的概念1

(一)政府的含义1

第一章 政府的基本类型1

(二)政府的基本特征3

(三)政府的相关概念4

二、政府的起源5

(一)国家的起源6

(二)政府的产生8

(三)政府的职能9

三、政府的类型11

(一)根据国家的本质和政府的阶级属性分类11

(二)根据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分类21

(三)根据其他标准分类24

(一)法治政府27

四、政府现代化的价值目标27

(二)有限政府28

(三)服务政府29

(四)责任政府30

(五)高效政府30

(六)廉洁政府31

第二章 政府的行政权力33

一、权力及其分类33

(一)权力的概念33

(二)权力的要素35

(三)权力的分类37

(四)与权力相近或有关的术语39

(一)行政权力的地位42

二、行政权力的地位和特性42

(二)行政权力的特性44

三、行政权力的内容和类型49

(一)行政权力的内容49

(二)行政权力的类型53

四、行政权力的运行55

(一)行政职权的设定与授予55

(二)行政权力的分配56

(三)行政职权的行使后果58

五、行政权力的发展和演变59

(一)行政权力的产生60

(二)传统行政权力60

(四)“行政国”的出现61

(三)现代行政权力61

第三章 政府的组织结构63

一、行政组织概述63

(一)行政机关的主要类型64

(二)行政组织系统内部的关系66

(三)行政体制68

(四)行政机关的设立、变更和撤销69

二、中央政府组织71

(一)中国的国务院71

(二)英国的中央政府74

(三)美国的中央政府75

(四)法国的中央政府76

(五)德国的中央政府77

(六)日本的中央政府78

三、地方政府组织79

(一)中国的地方政府79

(二)西方五国的地方政府82

四、公务员86

(一)行政职务关系86

(二)公务员的法律地位88

(三)公务员的职务行为89

(四)公务员的纪律处分90

第四章 政府的行政行为92

一、行政行为及其分类92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93

(二)行政行为的内容94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95

二、行政立法行为99

(一)行政立法的性质和特征99

(二)行政立法的主体和权限100

(三)行政立法的原则和程序101

三、行政执法行为102

(一)行政命令行为102

(二)行政许可行为102

(三)行政强制行为104

(四)行政处罚行为105

(五)行政征收行为106

(六)行政确认行为107

四、行政司法行为108

(二)行政复议行为109

(一)行政裁决行为109

(三)行政仲裁行为110

(四)行政调解行为111

五、其他行政行为111

(一)行政指导行为112

(二)行政合同行为113

(三)行政给付行为115

(四)行政奖励行为115

六、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116

(一)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116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118

(三)行政行为的消灭119

一、行政违法123

第五章 政府的行政责任123

(一)行政违法及其构成124

(二)行政违法的分类126

二、行政瑕疵的基本形态128

(一)行政失职129

(二)行政越权130

(三)行政滥用职权131

(四)事实依据错误132

(五)法律适用错误133

(六)程序违法134

(七)行政侵权135

(八)行政不当136

三、行政责任137

(一)行政责任及其种类137

(二)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140

(三)行政责任的确认和追究142

四、行政赔偿143

(一)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143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和方式145

(三)行政赔偿的标准和程序146

(四)行政追偿146

第六章 政府权力制约的理论基础149

一、权力腐败论149

(一)人性的弱点150

(二)权力的腐蚀性151

二、分权制衡论152

(一)洛克的“两权分立”153

(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154

(三)杰斐逊等人的“双重分权”156

三、代议制理论157

(一)哈灵顿的代议制理论158

(二)潘恩的代议制理论159

(三)杰斐逊的代议制理论160

(四)密尔的代议制理论162

四、人民主权论163

(一)卢梭的人民主权论164

(二)马布利的人民主权论165

五、政治平衡论166

(一)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166

(二)政府内部实行“五权分立”168

(三)官吏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170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监督理论173

六、民主监督论173

(二)列宁的民主监督理论174

(三)中共领导人的民主监督理论176

第七章 政府权力制约的法律制度178

一、政府权力制约概述178

(一)政府权力制约的基本要素179

(二)政府权力制约的静态结构180

(三)政府权力制约的动态过程182

二、政府系统内部的同体制约186

(一)一般行政监督186

(二)专门行政监督188

三、立法权力对政府权力的制约192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至上监督模式193

(三)以瑞典为代表的议会监察专员监督模式194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相互制衡监督模式194

(四)以中国为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模式195

四、司法权力对政府权力的制约197

(一)违宪审查199

(二)行政诉讼200

(三)检察监督202

五、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204

(一)个体监督205

(二)群体监督206

(三)新闻舆论监督208

第八章 政府权力制约的有效性210

一、政府权力制约的目标210

(一)政府权力制约的目的211

(二)政府权力制约的要求213

(三)“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215

二、政府权力制约的原则218

(一)民主原则218

(二)公开原则218

(三)法治原则219

(四)独立原则220

(五)协调原则220

(六)效能原则221

三、构建有效的政府权力制约体系221

(一)实现“五个结合”221

(二)完成“四个转变”226

(一)政府权力制约的经济环境230

四、优化政府权力制约的环境230

(二)政府权力制约的政治环境232

(三)政府权力制约的文化环境234

(四)政府权力制约的法制环境236

第九章 政府权力制约的实践模式239

一、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239

(一)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历史沿革240

(二)议会监察专员的职责权限241

(三)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经验和启示242

二、德国的宪法法院243

(一)德国宪法法院的组成和职权244

(二)德国宪法法院的活动方式245

(一)司法审查的范围247

三、美国的司法审查247

(二)司法审查的原则249

(三)司法审查的标准250

四、法国的行政法院251

(一)法国行政法院的设置251

(二)法国行政法院的职能253

五、英国的行政裁判所255

(一)行政裁判所的共同特征255

(二)行政裁判所的成因和发展257

六、日本的行政不服申诉259

(一)行政不服审查259

(二)苦情处理260

(一)监查院261

七、韩国的行政监察制度261

(二)中央监察委员会262

(三)公职人员伦理委员会263

(四)反腐败委员会263

八、香港的廉政公署264

(一)廉政公署的组织结构265

(二)廉政公署的主要职能266

九、新加坡的贪污调查局266

(一)贪污调查局的组成267

(二)贪污调查局的职权267

十、美国的新闻舆论监督268

(一)对政府官员日常活动的监督268

(二)对大选过程的监督269

参考文献271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