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制造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
  • 苏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4586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机械制造工艺-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械制造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车刀1

1.1 硬质合金焊接车刀2

1.2 机夹车刀3

1.2.1 上压式机夹车刀4

1.2.2 侧压式机夹车刀4

1.3 可转位车刀5

1.3.1 可转位车刀的特点5

1.3.2 刀片的选择5

1.3.3 可转位车刀的结构6

1.3.4 可转位车刀的使用技术8

习题9

第2章 成型车刀10

2.1 成型车刀的种类和用途10

2.2 成型车刀的前角和后角11

2.2.1 前角、后角的表示和形成11

2.2.2 成型车刀各点前角和后角的变化12

2.2.3 成型车刀主剖面后角12

2.2.4 成型车刀前角和后角的选择13

2.3.1 成型车刀加工一般零件时的误差分析14

2.3 成型车刀几何形状的误差分析14

2.3.2 成型车刀加工圆锥零件时的误差分析15

2.4 成型车刀的使用16

2.4.1 成型车刀的装夹16

2.4.2 成型车刀切削用量的选择17

2.4.3 成型车刀的重磨18

习题18

3.1 铣刀的种类和用途19

3.1.1 按铣刀的用途分类19

第3章 铣刀19

3.1.2 按铣刀齿背形状分类20

3.2 铣刀的几何参数和铣削要素21

3.2.1 铣刀的几何参数21

3.2.2 铣削要素22

3.3 铣削方式24

3.3.1 逆铣和顺铣24

3.3.2 对称铣削和不对称铣削25

3.4.1 尖齿铣刀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26

3.4 铣刀的结构26

3.4.2 硬质合金端铣刀28

3.4.3 硬质合金端铣刀和机床主轴的连接30

3.5 铣刀的改进31

习题31

第4章 拉刀33

4.1 拉刀的结构和类型33

4.1.1 拉削的特点33

4.1.2 拉刀的种类和用途34

4.2 拉刀的组成和几何参数35

4.2.1 拉刀的组成35

4.2.2 拉刀的几何参数36

4.3 拉削方式37

4.3.1 分层拉削方式37

4.3.2 轮切拉削方式38

4.3.3 综合轮切式38

4.4 拉削表面缺陷和解决方法39

4.5.1 拉刀的合理使用40

4.5 拉刀的使用40

4.5.2 拉刀的修复41

4.5.3 拉刀的刃磨41

4.6 花键拉刀和键槽拉刀42

4.6.1 花键拉刀42

4.6.2 键槽拉刀43

习题44

5.1 齿轮刀具的种类45

5.1.1 成型法齿轮刀具45

第5章 齿轮刀具45

5.1.2 展成法齿轮刀具46

5.2 齿轮滚刀的合理使用46

5.2.1 齿轮滚刀的工作原理46

5.2.2 滚刀的基本蜗杆47

5.2.3 齿轮滚刀的结构和主要参数48

5.2.4 齿轮滚刀的使用49

5.3 蜗轮滚刀51

5.3.1 蜗轮滚刀的工作原理和进给方式51

5.3.2 蜗轮滚刀的结构52

5.4.1 插齿刀的工作原理和用途53

5.4 插齿刀53

5.4.2 插齿刀的几何角度54

5.4.3 正前角插齿刀的齿形误差和修正方法55

5.4.4 插齿刀的使用55

习题57

第6章 工件的定位58

6.1 概述58

6.1.1 机床夹具的定义和组成58

6.1.2 机床夹具的作用59

6.1.3 机床夹具的分类60

6.1.4 基准的概念61

6.2 六点定位原则62

6.3 典型表面的定位及其基准误差68

6.4 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74

6.4.1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74

6.4.2 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77

6.4.3 定位误差的综合分析和计算实例77

习题78

7.1.1 夹紧装置的组成80

第7章 工件的夹紧80

7.1 夹紧装置的组成和要求80

7.1.2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81

7.2 夹紧力的确定81

7.2.1 夹紧力的方向81

7.2.2 夹紧力的作用点82

7.3 基本夹紧机构83

7.3.1 斜楔夹紧机构83

7.3.2 螺旋夹紧机构85

7.3.3 偏心夹紧机构90

7.4 联动夹紧机构94

7.4.1 单件联动夹紧机构94

7.4.2 多件联动夹紧机构94

7.4.3 夹紧和其他动作联动96

习题97

第8章 各类普通机床夹具100

8.1 车床夹具100

8.1.1 车床夹具的主要类型100

8.1.2 车床专用夹具的典型结构100

8.1.3 车床夹具的设计要点103

8.2 铣床夹具106

8.2.1 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106

8.2.2 铣床夹具的设计要点110

8.3 镗床夹具114

8.3.1 镗床夹具的特点和组成114

8.3.2 镗模导向装置的布置方式和特点115

8.4 钻床夹具117

8.4.1 钻床夹具的主要类型117

8.4.2 钻床夹具的设计特点121

习题126

第9章 其他机床夹具128

9.1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128

9.2 可调夹具128

9.2.1 概述128

9.2.2 通用可调夹具129

9.2.3 成组夹具129

9.3 组合夹具130

9.3.1 组合夹具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31

9.3.3 组合夹具的元件组成132

9.3.2 组合夹具系统、系列和元件132

9.4.1 固定夹具136

9.4.2 随行夹具136

9.4 随行夹具136

9.5 自动化夹具138

9.6 数控机床夹具139

习题146

10.1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47

10.2 夹具的设计步骤147

第10章 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147

10.3 机床夹具设计举例149

10.3.1 机床夹具设计举例(1)149

10.3.2 机床夹具设计举例(2)152

10.4 机床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简介156

10.4.1 概述156

10.4.2 机床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过程156

习题157

11.1.2 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158

11.1.1 工件表面的形状158

11.1 工件的表面成型运动158

第11章 机床的运动分析158

11.1.3 发生线的形成方法160

11.2 机床的运动162

11.3 机床的传动联系和传动原理图164

11.3.1 机床传动的组成164

11.3.2 机床的传动联系和传动链164

11.3.3 机床的传动原理图165

11.4 机床的传动系统和计算167

习题169

第12章 车床171

12.1 卧式车床的工艺范围171

12.1.1 卧式车床的工艺范围和运动171

12.1.2 卧式车床的组成部件171

12.1.3 卧式车床的主参数172

12.2 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174

12.2.1 卧式车床的运动传动链174

12.2.2 卧式车床的螺纹进给传动链175

12.2.3 卧式车床的纵向和横向进给传动链179

12.2.4 卧式车床的刀架快速移动传动链181

12.3 卧式车床的结构181

12.3.1 主轴箱181

12.3.2 溜板箱186

12.4 其他类型车床189

12.4.1 转塔、回轮车床189

12.4.2 立式车床191

12.4.3 各种车床性能比较192

习题193

第13章 磨床194

13.1 外圆磨床及其运动特点194

13.1.1 机床的用途、结构及其运动194

13.1.2 机床的传动195

13.1.3 主要部件的结构197

13.2 其他类型磨床199

13.2.1 普通外圆磨床199

13.2.2 无心外圆磨床199

13.2.3 内圆磨床201

13.2.4 平面磨床203

习题204

第14章 齿轮加工机床206

14.1 概述206

14.1.1 齿轮加工机床的加工原理206

14.1.2 齿轮加工机床的类型207

14.2 滚齿机207

14.2.1 滚齿原理207

14.2.2 Y3150E型滚齿机传动系统及其调整计算212

14.2.3 滚刀安装角及调整217

14.3 插齿机床218

14.3.1 插齿原理218

14.3.2 插齿机的运动219

14.3.3 插齿机的传动原理220

习题221

第15章 铣镗类机床223

15.1 铣床的功用和特性223

15.1.1 升降台式铣床223

15.1.3 圆台铣床225

15.1.2 龙门铣床225

15.2 镗床的类型226

15.2.1 卧式铣镗床226

15.2.2 坐标镗床228

习题232

第16章 切削原理基本知识233

16.1 切削运动和形成的表面233

16.1.1 切削运动233

16.2 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和定义234

16.1.2 工件上形成的表面234

16.3 切削要素和切削层参数237

16.3.1 切削用量三要素237

16.3.2 切削层参数238

16.3.3 自由切削和非自由切削239

16.3.4 正切屑和倒切屑239

习题240

第17章 刀具材料241

17.1 对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241

17.2.1 碳素工具钢242

17.2.2 合金工具钢242

17.2 工具钢242

17.2.3 高速钢243

17.3 硬质合金244

17.3.1 硬质合金的种类和牌号245

17.3.2 硬质合金的成分和性能245

17.3.3 硬质合金的选用246

17.4 其他刀具材料248

17.4.1 陶瓷248

17.3.4 新型硬质合金248

17.4.2 超硬刀具材料249

习题249

第18章 刀具的失效和耐用度250

18.1 刀具的磨损形式、过程和磨钝标准250

18.1.1 磨损形式250

18.1.2 刀具的磨损过程和磨钝标准251

18.2 刀具磨损的原因252

18.3.1 刀具耐用度255

18.3.2 切削用量和刀具耐用度关系的经验公式255

18.3 刀具耐用度和经验公式255

18.3.3 提高刀具耐用度的措施257

18.4 刀具的破损258

18.4.1 刀具破损的主要形式258

18.4.2 减少或防止刀具破损的措施259

习题259

第19章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260

19.1 前角和前刀面的选择260

19.1.1 前角的功用和合理选择260

19.1.2 前刀面的形式和选择262

19.2 后角和后刀面的选择263

19.2.1 后角的功用和选择263

19.2.2 后刀面的形式和选择265

19.3 主偏角和副偏角的选择266

19.3.1 主偏角的功用和选择266

19.3.2 副偏角的功用和选择267

19.4 斜角切削和刃倾角的选择267

19.4.1 斜角切削时的实际切削角度267

19.4.2 刃倾角的功用和选择269

19.5.1 75°大切深强力车刀270

19.5 刀具几何参数选择的综合分析270

19.5.2 银白屑车刀271

习题272

第20章 切削变形274

20.1 金属切削变形基本知识274

20.1.1 切屑形成的典型模型274

20.1.2 切削过程中的三个变形区274

20.1.3 切屑种类及其度量方法276

20.1.4 积屑瘤277

20.1.5 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279

20.2 影响切屑变形的因素281

20.2.1 工件材料对切屑变形的影响281

20.2.2 刀具前角对切屑变形的影响282

20.2.3 切削厚度对切屑变形的影响282

20.2.4 切削速度对切屑变形的影响283

20.2.5 切屑的卷曲和折断283

20.3 切削力286

20.3.1 切削力的来源286

20.3.2 切削合力和分力286

20.3.3 切削功率287

20.3.4 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288

20.3.5 影响切削力的其他因素293

20.4 切削力的计算和应用293

20.4.1 切削力的指数公式293

20.4.2 单位切削力和单位切削功率296

20.4.3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计算举例296

习题297

21.1.1 切削热的产生299

21.1 切削热的产生299

第21章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299

21.1.2 切削热的传出300

21.2 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301

21.2.1 自然热电偶法301

21.2.2 人工热电偶法302

21.3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303

21.3.1 切削温度对刀具和工件的影响304

21.3.2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305

习题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