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孙成民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7156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策理论1
一、马克思主义政策理论的创立与发展1
(一)马克思恩格斯奠定无产阶级政策理论的基础1
(二)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政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6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政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9
二、邓小平政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8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19
(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21
(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科学提炼23
(四)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26
三、邓小平政策理论是完整的科学体系28
(一)一脉相承的政策理论体系28
(二)邓小平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32
(三)邓小平政策理论的地位和作用36
(四)研究邓小平政策理论的重要意义39
第二章 邓小平政策理论的思想基础45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5
(一)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先声45
(二)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9
(三)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53
二、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纠正错误政策56
(一)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56
(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政治59
(三)政策要服务于现代化建设63
三、邓小平政策理论的精髓67
(一)邓小平政策理论形成的起点68
(二)贯穿邓小平政策理论的主线70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制定和实施政策的灵魂73
第三章 邓小平政策理论的基本原则75
一、从实际出发是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根本原则75
(一)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76
(二)政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78
(三)坚持具体政策问题具体分析81
二、党的基本路线是政策的政治根基85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和实施政策86
(二)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政策89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政策的政治基础9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根本依据95
(一)正确认识国情是制定实施政策的基本前提95
(二)制定和实施政策必须准确把握所处历史阶段98
(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基本政策的长期稳定102
第四章 邓小平政策理论的人民性105
一、人民利益是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105
(一)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政策的本质体现106
(二)从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出发制定和实施政策109
(三)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政策的最终目的111
(一)人民群众是党的政策的力量源泉117
二、人民群众是实现政策的根本基础117
(二)实现政策要依靠人民群众120
(三)人民满意与否是评价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123
三、群众路线是制定政策的根本工作路线126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最根本的一条126
(二)同人民商量办事是关键的一条130
(三)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133
第五章 邓小平政策理论的实践性137
一、实践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37
(一)正确的政策来源于实践137
(二)在实践中检验政策141
(三)政策在实践中发展145
二、生产力标准是衡量政策最根本的是非标准149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150
(二)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152
(三)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及其衡量政策的功能156
三、“三个有利于”是衡量和评价政策的标准161
(一)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161
(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164
(三)衡量政策和评价政策的标准167
第六章 邓小平政策理论的辩证性172
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172
(一)正确理解政策稳定172
(二)准确把握政策发展178
(三)政策是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185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189
(一)深刻认识政策的原则性189
(二)正确把握政策的灵活性194
(三)政策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198
三、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203
(一)正确认识政策的全面性203
(二)深刻理解政策的重点性206
(三)政策是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209
第七章 邓小平政策理论的目标取向215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政策目标215
(一)小康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215
(二)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政策目标219
(三)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政策目标222
二、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226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226
(二)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大政策230
(三)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233
三、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政策目标237
(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确立238
(二)富强民主文明相统一的政策目标241
(三)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相统一的政策目标245
(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策构想249
四、“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的政策目标249
(二)“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实践254
(三)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政策目标257
第八章 邓小平政策理论的基本方法262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262
(一)推进政策运行的基本前提263
(二)解决政策问题的基础环节266
(三)完成政策任务的重要途径269
二、务实创新的方法274
(一)政策制定的务实风格274
(二)政策执行的创造精神278
(三)政策发展的创新意识281
三、循序渐进的方法285
(一)“摸着石头过河”285
(二)大胆试验勇于探索290
(三)总体设计逐次推进294
第九章 邓小平政策理论的新发展298
一、邓小平政策理论新发展的现实基础298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299
(二)立足政策实践的新发展301
(三)政策理论发展的新内容30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策理论的根本要求313
(一)政策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313
(二)政策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17
(三)政策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22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政策理论创新发展326
(一)政策决策的以人为本327
(二)政策实施的统筹协调330
(三)政策发展的和谐目标333
主要参考文献338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