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翟鸿燊,邹德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城出版社
  • ISBN:780084815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个人-修养-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绪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设想和前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21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21

1.在批判旧世界中预测新世界21

2.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22

3.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条件和途径29

4.关于未来社会预测的有益启示30

二、前苏联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初步探索32

1.列宁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32

2.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3

第二章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51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51

1.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51

2.当时的世界局势56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观形成的历史过程58

1.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酝酿阶段59

2.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初步形成阶段60

3.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曲折转变阶段62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65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理论65

2.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74

四、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重要意义84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进一步结合84

2.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南86

第三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90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形成的时代条件90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90

2.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96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99

4.世界多极化趋势102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形成的实践基础104

1.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104

2.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106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111

第四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形态114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形成的历史过程114

1.社会主义认识的拨乱反正(1978年—1982年)114

2.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形成(1982年—1987年)122

3.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完善(1987年—1997年)131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科学体系135

1.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哲学基础135

2.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136

3.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主体框架137

4.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实践纲领139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140

1.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继承140

2.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发展142

第五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145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145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146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151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践指导意义15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57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157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内涵160

3.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指导意义16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165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165

2.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科学内涵168

3.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实践指导意义172

第六章 邓小平视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框架17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175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175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78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183

1.人民民主专政183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85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86

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87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88

6.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统一19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19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194

3.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5

4.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197

5.“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198

第七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实践纲领和伟大意义202

一、党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集中体现202

1.党的基本路线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最高层次的中间环节202

2.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203

3.党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集中体现205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7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依据207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210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15

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215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18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221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伟大意义223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223

2.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225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228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挑战232

一、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新挑战233

1.贫富差距的现状234

2.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237

二、腐败现象屡反不绝——政治领域面临的新挑战239

1.腐败现象的政治学分析24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探242

三、中化还是西化——文化领域面临的新挑战243

1.中化与西化争论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的社会论战243

2.中化与西化争论的现实问题——20世纪末的激进与保守思潮245

3.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248

4.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看中化与西化争论的历史流变250

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251

1.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251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55

第九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25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257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57

2.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267

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272

1.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273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条件275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280

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原则285

后记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