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关系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关系与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009163.jpg)
- 张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3994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公共关系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关系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论1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1
二、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任务和内容6
三、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10
四、公共关系的特征11
第二节 公共关系学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12
一、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12
二、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15
三、学习和研究公共关系的意义16
第三节 公共关系(学)与相关范畴或学科辨析17
一、公共关系与宣传17
二、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18
三、公共关系学与管理学19
四、公共关系学与传播学19
五、公共关系与广告20
六、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21
七、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22
本章小结23
本章练习题24
本章案例分析24
本章模拟训练题26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27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27
一、公共关系的史前史27
二、公共关系的职业化阶段29
三、公共关系的学科化阶段31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31
一、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32
二、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33
三、文化条件——由“理性”转向“人性”33
第三节 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34
一、公共关系在国外的兴起34
四、技术条件——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34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36
三、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40
本章小结45
本章练习题46
本章案例分析46
本章模拟训练题48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职能与原则49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职能49
一、收集信息49
二、咨询建议51
三、沟通协调53
四、塑造形象55
五、教育引导58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原则60
一、诚实守信的原则60
二、互利互惠的原则62
三、双向沟通的原则64
四、全员PR的原则65
五、开拓创新的原则66
六、长期坚持的原则66
本章小结66
本章练习题67
本章案例分析68
本章模拟训练题70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和特征71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71
第一节 社会组织71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72
第二节 公共关系组织机构74
一、公共关系部74
二、公共关系公司81
三、公共关系社团84
一、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87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人员87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93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考核96
本章小结97
本章练习题98
本章案例分析98
本章模拟训练题103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客体104
第一节 公众及其分类104
一、公众的概念和特征104
二、公众的分类106
第二节 内部公共关系的协调108
一、员工关系的协调109
二、股东关系的协调111
第三节 外部公共关系的协调113
一、顾客关系的协调114
三、社区关系的协调118
二、政府关系的协调118
四、媒介关系的协调119
五、竞争者关系的协调120
六、名流关系的协调121
七、国际公众的协调122
本章小结123
本章练习题124
本章案例分析124
本章模拟训练题127
第六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128
第一节 传播概述129
一、传播的含义129
二、传播的特点129
三、传播的模式130
四、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层次131
五、传播的类型133
六、传播的原则134
第二节 人际传播135
一、人际传播的类型135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136
三、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136
第三节 大众传播138
一、大众传播的特点138
二、大众传播的功能138
三、大众传播的种类与优缺点139
四、选择大众传播媒介的原则145
本章小结146
本章练习题147
本章案例分析147
本章模拟训练题150
第七章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151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152
一、公共关系调查的意义152
二、公共关系调查内容153
三、公共关系调查方法157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159
一、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159
二、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159
三、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要素161
四、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技法162
五、公共关系策划文案的基本格式165
第三节 公共关系方案实施166
一、公共关系方案实施的意义166
二、公共关系方案实施的特点167
三、公共关系方案的有效实施169
第四节 公共关系效果评估172
一、公共关系效果评估172
二、公共关系效果评估的内容173
三、公共关系效果评估的方法175
本章小结178
本章案例分析179
本章练习题179
本章模拟训练题180
第八章 公共关系实务181
第一节 主体型公共关系181
一、生产型企业公共关系181
二、商业企业公共关系182
三、旅游酒店业公共关系183
四、运输企业公共关系184
五、金融企业公共关系185
六、政府公共关系186
七、教育部门公共关系187
八、卫生部门公共关系188
九、新闻单位公共关系189
十、公用事业公共关系190
一、开拓型公共关系191
第二节 功能型公共关系191
二、预防型公共关系192
三、矫正型公共关系193
四、社会型公共关系194
五、服务型公共关系195
六、征询型公共关系196
七、建设型公共关系197
八、宣传型公共关系198
一、危机事件的概念、特点、类型与成因199
第三节 危机事件199
二、危机事件的处理201
第四节 谈判202
一、谈判的含义和特征202
二、谈判的原则203
三、谈判的准备205
四、谈判的议程206
本章小结207
本章案例分析208
本章练习题208
本章模拟训练题210
第九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211
第一节 记者招待会212
一、记者招待会的特点212
二、记者招待会前的准备工作213
三、记者招待会中的注意事项215
四、记者招待会的程序216
五、记者招待会后的工作216
第二节 展览会217
一、展览会的特点217
二、展览会类型218
三、展览会的组织219
第三节 赞助活动221
一、赞助活动的目的221
五、展览会举办效果评估221
四、展览会的实施221
二、赞助活动的类型223
三、赞助活动应遵循的原则225
四、赞助活动的步骤226
第四节 典礼与仪式228
一、典礼与仪式的类别228
二、典礼与仪式的组织工作228
三、剪彩仪式230
四、签字仪式231
第五节 联谊活动232
一、参观活动232
二、文艺演出234
三、宴请活动235
四、舞会239
五、联欢活动239
本章小结240
本章练习题241
本章案例分析242
本章模拟训练题244
第十章 公共关系文书245
第一节 公文类公共关系文书245
一、公文的含义、特点和功能245
二、公文的种类和格式246
第二节 公共关系实务常用文书251
一、柬帖251
二、函牍254
三、海报255
第三节 新闻稿撰写256
一、新闻在公共关系实务中的作用和地位256
二、新闻稿的写作257
第四节 演讲稿259
一、演讲稿的含义、分类和特点259
二、演讲稿的结构和写作要求260
第五节 公共关系广告261
一、公共关系广告的本质261
二、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262
三、公共关系广告的写作264
第六节 公共关系宣传资料及内部刊物编辑265
一、公共关系宣传资料265
二、内部报刊编辑266
三、公关简报的写作267
本章小结269
本章练习题269
本章案例分析270
本章模拟训练题273
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语言艺术274
第一节 公共关系语言艺术的一般原则274
一、准确275
二、真诚275
三、切境276
四、得体276
五、有效277
一、接近的语言艺术278
第二节 公共关系语言艺术的主要方法278
二、说服的语言艺术279
三、应急的语言艺术280
四、拒绝的语言艺术281
五、批评的语言艺术283
第三节 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非自然语言284
一、公共关系活动中非自然语言的意义284
二、非自然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关系285
三、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非自然语言285
四、公共关系活动中运用非自然语言应注意的问题287
第四节 跨文化沟通中的语言288
一、跨文化对语言沟通的制约288
二、跨文化沟通中的语言运用289
三、跨文化沟通中的语言禁忌291
本章小结292
本章练习题293
本章案例分析293
本章模拟训练题294
第十二章 公共关系交际与礼仪296
第一节 公共关系交际296
一、公共关系交际的功能296
二、公共关系交际的特点298
三、相互吸引要素299
四、交际原则301
五、交往技巧303
第二节 公共关系礼仪304
一、礼仪及特点305
二、仪表礼仪306
三、日常交往礼仪307
本章小结311
本章练习题312
本章案例分析312
本章模拟训练题313
主要参考文献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