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软件工程
  • 张海藩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258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软件工程-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软件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概述1

1.1 开发软件不等于编写程序1

1.1.1 开发软件应该完成的工作远远多于编写程序应该完成的工作1

1.1.2 错误做法导致软件危机2

1.1.3 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5

1.2 软件工程5

1.2.1 软件工程的定义5

1.2.2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6

1.2.3 软件工程方法学8

1.3 软件生命周期10

1.4 软件过程12

1.4.1 瀑布模型13

1.4.2 快速原型模型15

1.4.3 增量模型16

1.4.4 螺旋模型17

1.5 小结18

习题一20

第2章 结构化分析22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22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23

2.3 需求分析的任务25

2.4 需求分析的过程27

2.5 与用户沟通的方法29

2.5.1 访谈30

2.5.2 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30

2.6.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32

2.6.1 分析建模32

2.6 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32

2.7 验证软件需求35

2.7.1 至少从四个方面验证软件需求35

2.7.2 验证软件需求的方法35

2.7.3 用于需求分析的软件工具36

2.8 系统流程图37

2.8.1 系统流程图的符号37

2.8.2 举例37

2.8.3 分层画系统流程图39

2.8.4 系统流程图的用途39

2.9 实体-联系图40

2.10 数据流图41

2.10.1 数据流图的符号42

2.10.2 举例43

2.10.3 命名45

2.10.4 数据流图的用途46

2.11 数据字典47

2.11.1 数据字典的内容48

2.11.2 定义数据的方法48

2.11.3 数据字典的用途49

2.11.4 实现数据字典的途径49

2.12 其他图形工具50

2.12.1 层次方框图51

2.12.2 Warnier图51

2.12.3 IPO图52

2.13 成本/效益分析53

2.13.1 成本估计53

2.13.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55

2.14.1 工资支付问题定义56

2.14 结构化分析实例56

2.14.2 可行性研究58

2.14.3 需求分析66

2.15 小结74

习题二76

第3章 结构化设计78

3.1 软件设计的任务78

3.1.1 概要设计的任务78

3.1.2 详细设计的任务79

3.2 从分析过渡到设计79

3.3 软件设计准则80

3.3.1 模块化与模块独立80

3.3.2 抽象82

3.3.4 信息隐藏83

3.3.3 逐步求精83

3.4 度量模块独立性的标准84

3.4.1 耦合84

3.4.2 内聚85

3.5 启发规则86

3.5.1 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86

3.5.2 模块规模应该适中86

3.5.3 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都应适当87

3.5.4 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87

3.5.5 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88

3.5.6 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88

3.5.7 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88

3.6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88

3.6.1 层次图和HIPO图88

3.6.2 结构图89

3.7.1 概念91

3.7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91

3.7.2 变换分析92

3.7.3 事务分析98

3.7.4 设计优化99

3.8 人机界面设计99

3.8.1 应该考虑的设计问题100

3.8.2 人机界面设计过程101

3.8.3 界面设计指南102

3.9 过程设计104

3.10 过程设计的工具106

3.10.1 程序流程图106

3.10.2 盒图107

3.10.3 PAD图107

3.10.4 判定表110

3.10.6 过程设计语言(PDL)111

3.10.5 判定树111

3.11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112

3.11.1 Jackson图113

3.11.2 改进的Jackson图113

3.11.3 Jackson方法114

3.12 结构化设计实例118

3.12.1 汉字行编辑程序的规格说明119

3.12.2 概要设计121

3.12.3 概要设计结果124

3.12.4 详细设计127

3.12.5 详细设计结果134

3.13 小结165

习题三166

4.1 编码168

4.1.1 选择适当的程序设计语言168

第4章 结构化实现168

4.1.2 正确的编码风格169

4.2 软件测试概述172

4.2.1 软件必须测试172

4.2.2 软件测试的目标172

4.2.3 两类测试方法173

4.2.4 软件测试准则174

4.3 白盒测试技术175

4.3.1 逻辑覆盖175

4.3.2 控制结构测试178

4.4 黑盒测试技术186

4.4.1 等价划分186

4.4.2 边界值分析189

4.4.3 错误推测190

4.5 测试策略191

4.5.1 测试步骤191

4.5.2 单元测试191

4.5.3 集成测试195

4.5.4 确认测试199

4.6 调试200

4.6.1 调试过程200

4.6.2 调试途径201

4.7 软件可靠性202

4.7.1 基本概念203

4.7.2 估算平均无故障时间的方法203

4.8 小结205

习题四206

5.1.1 用对象分解取代功能分解210

5.1 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实例210

第5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导论210

5.1.2 设计类等级212

5.1.3 定义属性和服务214

5.1.4 用C++语言实现215

5.2 面向对象的概念223

5.2.1 对象223

5.2.2 其他面向对象的概念225

5.3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229

5.3.1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229

5.3.2 面向对象建模231

5.3.3 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232

5.4 对象模型233

5.4.1 表示类的图形符号234

5.4.2 表示关系的图形符号235

5.5 动态模型241

5.5.1 概念241

5.5.2 图示符号242

5.6 面向对象分析244

5.6.1 确定问题域内的对象245

5.6.2 确定关联246

5.6.3 确定属性247

5.6.4 建立继承关系248

5.6.5 建立动态模型248

5.6.6 建立功能模型249

5.6.7 定义服务249

5.7 面向对象设计249

5.7.1 面向对象设计准则250

5.7.2 启发规则251

5.8.1 面向对象分析253

5.8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例253

5.8.2 面向对象设计254

5.9 面向对象实现260

5.9.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260

5.9.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风格261

5.9.3 面向对象测试263

5.10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主要优点264

5.11 小结267

习题五269

第6章 软件维护270

6.1 软件维护的定义与策略270

6.1.1 定义270

6.1.2 策略271

6.2.1 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差别悬殊272

6.2 软件维护的特点272

6.2.2 维护的代价高昂273

6.2.3 维护的问题很多273

6.3 软件维护过程274

6.3.1 维护组织274

6.3.2 维护报告274

6.3.3 维护的事件流275

6.3.4 保存维护记录276

6.3.5 评价维护活动276

6.4 软件的可维护性277

6.4.1 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277

6.4.2 文档278

6.4.3 可维护性复审279

6.5 预防性维护279

6.5.1 必要性279

6.5.2 可行性280

6.6 软件再工程过程281

6.7 小结284

习题六284

第7章 软件项目管理286

7.1 度量软件规模286

7.1.1 代码行技术286

7.1.2 功能点技术287

7.2 估算软件开发工作量289

7.2.1 静态单变量模型289

7.2.2 动态多变量模型289

7.2.3 COCOMO2模型290

7.3 进度计划293

7.3.1 估算开发时间293

7.3.2 甘特(Gantt)图295

7.3.3 工程网络296

7.3.4 估算进度298

7.3.5 关键路径299

7.3.6 机动时间299

7.4 人员组织301

7.4.1 民主制程序员组301

7.4.2 主程序员组302

7.4.3 现代程序员组303

7.5 质量保证305

7.5.1 软件质量的定义305

7.5.2 软件质量保证措施306

7.6 软件配置管理309

7.7 能力成熟度模型310

7.8 小结312

习题七313

参考文献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