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电前期工作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核电前期工作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2964160.jpg)
- 汪映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3153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核电厂-生产准备-准备工作-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核电前期工作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核电项目管理概述1
1.2 核电前期工作概述1
1.2.1 核电前期工作的概念1
1.2.2 核电前期工作的任务1
1.2.3 核电前期工作的特点2
1.2.4 核电前期工作的主体3
1.2.5 我国核电管理体制4
1.3 核电前期工作流程5
1.3.1 概述5
1.3.2 投资机会研究6
1.3.3 厂址普选8
1.3.4 初步可行性研究8
1.3.5 可行性研究8
1.3.6 工程前期准备9
1.3.7 项目行政许可9
1.3.8 核安全监管10
1.4 核电前期监管和法规10
1.4.1 国家对核电投资的监管10
1.4.2 国家对核安全的监管11
1.4.3 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11
1.4.4 核电前期工作相关法规11
思考题12
参考文献12
第2章 厂址选择13
2.1 概述13
2.2 开发策划14
2.2.1 国家宏观政策研究分析14
2.2.2 区域能源及电力市场分析14
2.2.3 核电政策及发展规划分析15
2.2.4 核电项目投资初步分析15
2.3 厂址普选16
2.3.1 工作目的16
2.3.2 工作依据16
2.3.3 工作程序和内容16
2.3.4 工作清单及进度计划19
2.3.5 技术和管理要点19
2.3.6 注意事项或案例分析19
2.4 初步可行性研究19
2.4.1 工作目的19
2.4.2 工作依据20
2.4.3 工作程序和内容20
2.4.4 工作清单23
2.4.5 技术和管理要点24
2.4.6 注意事项或案例分析25
2.5 国家核电规划申请26
2.5.1 工作目的26
2.5.2 工作依据27
2.5.3 工作程序和内容27
2.5.4 注意事项30
2.6 厂址保护30
2.6.1 工作目的30
2.6.2 工作依据30
2.6.3 工作程序和内容30
2.6.4 技术和管理要点31
2.6.5 注意事项32
思考题32
参考文献32
第3章 项目开发33
3.1 概述33
3.2 前期工作咨询33
3.2.1 工作目的33
3.2.2 工作依据33
3.2.3 工作内容和程序34
3.2.4 技术和管理要点35
3.2.5 注意事项或案例分析35
3.3 可行性研究35
3.3.1 工作目的35
3.3.2 工作依据35
3.3.3 工作程序和内容35
3.3.4 工作清单及进度计划37
3.3.5 技术和管理要点40
3.3.6 注意事项41
3.4 支持性文件及专题41
3.4.1 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函41
3.4.2 中国地震局或委托省地震主管部门出具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批文件41
3.4.3 用地、用林、用海支持性文件43
3.4.4 水资源管理相关支持性文件48
3.4.5 厂址安全与环境保护支持性文件51
3.4.6 职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支持性文件51
3.4.7 电力系统及交通运输支持性文件54
3.4.8 投资及财务评价支持性文件57
3.4.9 其他支持性文件及专题58
3.5 项目核准申请69
3.5.1 工作目的69
3.5.2 工作依据69
3.5.3 工作程序和内容69
3.5.4 工作清单及进度计划71
3.5.5 技术和管理要点72
3.5.6 注意事项72
思考题72
参考文献72
第4章 核安全监管73
4.1 概述73
4.2 厂址安全分析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选址阶段)73
4.2.1 工作目的73
4.2.2 编制依据73
4.2.3 工作程序和内容75
4.2.4 工作清单及进度计划77
4.2.5 技术和管理要点79
4.2.6 注意事项79
4.3 厂址选择审评申请80
4.3.1 申请受理程序80
4.3.2 “两评”报告审评80
4.3.3 技术和管理要点81
4.3.4 注意事项82
4.4 初步安全分析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设计和建造阶段)83
4.4.1 工作目的83
4.4.2 工作依据83
4.4.3 工作程序和内容83
4.4.4 工作清单85
4.4.5 技术和管理要点86
4.4.6 注意事项86
4.5 质量保证大纲(建造前阶段、设计和建造阶段)87
4.5.1 工作目的87
4.5.2 工作依据87
4.5.3 工作程序和内容87
4.5.4 工作清单88
4.5.5 技术和管理要点88
4.5.6 注意事项88
4.6 建造许可证申请88
4.6.1 申请受理程序88
4.6.2 《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评88
4.6.3 《质量保证大纲》(QP)的审评89
4.6.4 负挖检查验槽89
4.6.5 技术和管理要点90
4.6.6 注意事项和案例分析90
思考题91
参考文献91
第5章 工程前期准备92
5.1 概述92
5.2 征地搬迁93
5.2.1 工作目的93
5.2.2 工作依据93
5.2.3 策划准备93
5.2.4 征地搬迁安置94
5.2.5 技术和管理要点97
5.2.6 注意事项98
5.2.7 案例分析98
5.3 “四通一平”工程99
5.3.1 概述99
5.3.2 平面设计及“四通一平”设计99
5.3.3 “四通一平”工程管理101
5.3.4 进厂道路工程102
5.3.5 施工用电工程104
5.3.6 施工用水工程106
5.3.7 场平工程108
5.4 主体工程设计110
5.4.1 概述110
5.4.2 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110
5.4.3 主要设计文件组成113
5.4.4 主体工程设计项目管理114
5.4.5 技术和管理关键点115
5.4.6 注意事项116
5.5 主要设备采购准备117
5.5.1 工作目的117
5.5.2 设备采购整体思路117
5.5.3 设备采购管理的职责分工118
5.5.4 设备采购管理的分级和设备采购包的分类118
5.5.5 采购工作过程控制准备120
5.5.6 主设备部分关键原材料的产能预定124
5.5.7 注意事项或案例分析126
5.6 主体工程施工准备127
5.6.1 工作目的127
5.6.2 工作开展时机128
5.6.3 主要工作内容128
5.6.4 工作清单及参考进度129
5.6.5 技术和管理关键点130
5.6.6 注意事项130
5.7 主体工程配套设施130
5.7.1 混凝土生产线130
5.7.2 骨料调查132
5.7.3 土建试验室132
5.7.4 海工(海堤)工程133
5.7.5 码头(吊车)工程135
5.7.6 厂区管网工程137
5.7.7 现场办公、生活设施、施工生活临时建筑138
5.8 建立进度计划体系139
5.8.1 工作目的139
5.8.2 进度计划的分类139
5.8.3 进度计划体系140
5.8.4 进度计划的编制及执行140
5.8.5 进度管理的职责141
思考题141
参考文献141
第6章 组织与管理142
6.1 项目前期组织机构142
6.1.1 目的142
6.1.2 依据142
6.1.3 筹备处组建和机构设置142
6.1.4 公司组建和营业执照申请143
6.1.5 公司机构设置及定员144
6.1.6 人力资源管理144
6.2 项目前期管理程序体系145
6.2.1 目的145
6.2.2 依据145
6.2.3 管理程序体系分级145
6.2.4 管理程序体系结构146
6.2.5 管理程序体系的建立147
6.2.6 管理程序体系的维护148
6.2.7 其他参与方管理程序体系149
6.3 项目前期质量管理149
6.3.1 概述149
6.3.2 目的149
6.3.3 依据性文件149
6.3.4 基本要求、目标及范围150
6.3.5 管理体系153
6.3.6 组织和职责154
6.3.7 注意事项或案例分析154
6.4 项目前期安全管理158
6.4.1 概述158
6.4.2 目的158
6.4.3 依据性文件158
6.4.4 基本要求、目标及原则158
6.4.5 安全管理体系159
6.4.6 组织和职责161
6.4.7 注意事项161
6.5 项目前期进度管理162
6.5.1 工作目的162
6.5.2 工作依据162
6.5.3 工作程序和内容162
6.5.4 工作清单164
6.5.5 技术和管理要点164
6.5.6 注意事项或案例分析165
6.6 项目前期招评标及合同管理166
6.6.1 概述166
6.6.2 目的167
6.6.3 依据性文件167
6.6.4 基本要求、目标及原则167
6.6.5 管理体系169
6.6.6 组织与职责170
6.6.7 注意事项170
6.7 项目前期信息文档管理171
6.7.1 概述171
6.7.2 目的171
6.7.3 依据性文件171
6.7.4 基本要求、目标及原则172
6.7.5 管理体系173
6.7.6 组织和职责177
6.7.7 电子化体系178
6.7.8 注意事项179
思考题179
参考文献180
第7章 核电项目投资与经济分析181
7.1 核电项目投资估算181
7.1.1 概述181
7.1.2 投资估算范围181
7.1.3 投资估算依据182
7.1.4 投资估算方法182
7.1.5 融资方案183
7.2 核电项目经济分析183
7.2.1 概述183
7.2.2 经济分析的原则183
7.2.3 财务评价依据184
7.2.4 财务评价方法184
7.3 核电投资与经济分析实例186
7.3.1 我国已建核电厂投资概况186
7.3.2 M310+技术工程投资概算及构成186
7.3.3 AP1000技术工程投资估算及趋势187
7.3.4 核电项目财务评价分析188
7.3.5 核电项目经营风险分析189
7.4 项目前期投资管理190
7.4.1 概述190
7.4.2 目的190
7.4.3 依据性文件190
7.4.4 基本要求、目标及原则190
7.4.5 管理体系192
7.4.6 组织和职责195
7.4.7 注意事项或案例分析195
思考题197
参考文献197
第8章 核电前期工作应关注的问题198
8.1 如何实现“常规电”转向“核电”198
8.1.1 概述198
8.1.2 常规电与核电的异同点198
8.1.3 常规电向核电的几个转变198
8.1.4 常规电转向核电的关注点200
8.2 大力加强核安全文化培育201
8.2.1 核安全文化构建对组织和个人的要求201
8.2.2 核安全文化构建的内容202
8.2.3 核安全文化评估的方法202
8.2.4 核安全文化建设实践203
8.2.5 严格执行“程序管理”理念203
8.3 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应加强沟通204
8.3.1 项目前期工作需要把握几个要求204
8.3.2 加强沟通管理促进核电前期工作205
8.4 确定核电项目建设管理模式206
8.4.1 核电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简介206
8.4.2 核电项目建设管理模式选择207
8.4.3 核电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207
8.5 推进核电前期工作专业化管理207
8.5.1 管理原则208
8.5.2 管理职责208
8.5.3 管理方式208
8.6 福岛核事故对前期工作经验借鉴208
8.6.1 福岛核电站简介208
8.6.2 福岛核事故情况简介209
8.6.3 福岛核事故对核电前期工作经验借鉴210
8.6.4 小结211
思考题211
参考文献211
第9章 中国核电机组概况212
9.1 中国核电机组技术简介212
9.2 中国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12
9.3 中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概况214
9.4 中国(大陆)在建核电机组概况221
9.5 中国台湾电力公司核电机组概况226
9.6 中国研发具有第四代特征的实验发电用核反应堆工程简介227
9.6.1 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示范工程227
9.6.2 快中子增殖核反应堆CEFR核电厂228
9.7 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简介229
9.7.1 小型反应堆的发展229
9.7.2 主要小型反应堆技术简介231
9.7.3 小型反应堆的优势与不足235
9.8 核电厂核能系统分代参考标准235
9.8.1 概述235
9.8.2 第四代核反应堆设计概念236
思考题237
参考文献237
附录1核电前期工作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清单238
附录2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核电前期工作规章制度清单250
附录3核电前期成果利用系统简介251
附录4 AP1000核电厂基本系统名称253
附录5核电前期工作参考文件汇编256
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