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扶贫扬黄为民生 亘古荒原造绿洲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扶贫扬黄为民生 亘古荒原造绿洲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953716.jpg)
- 杜永发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1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9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扶贫扬黄为民生 亘古荒原造绿洲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工程展示篇1
1工程区概况1
1.1项目背景1
1.1.1自治区概况1
1.1.2工程概况1
1.2位置区划3
1.3地形地貌7
1.4气象、水文8
1.5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9
1.5.1河流9
1.5.2地下水10
1.5.3水资源利用10
1.6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土壤10
1.6.1区域地质10
1.6.2水文地质10
1.6.3工程地质11
1.6.4灌区土壤11
1.7社会经济状况11
2工程建设目标任务15
2.1水利工程15
2.1.1水源工程15
2.1.2干、支渠15
2.1.3扬水泵站17
2.1.4灌区和田间配套18
2.2移民安置工程18
2.3农业工程19
2.3.1农业工程规模及项目调整19
2.3.2农田防护林工程19
2.3.3灌区防沙治沙工程19
2.3.4农业服务体系建设21
2.4供电工程21
2.5通信工程21
2.5.1初步设计中的方案和规模21
2.5.2通信工程实施方案22
2.6水保工程22
2.6.1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22
2.6.2水土保持工程调整项目23
小结23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5
3.1引言25
3.2工程规模25
3.2.1建设思路调整25
3.2.2灌区开发面积调整26
3.2.3灌区移民规模调整28
3.2.4工程建设项目调整29
3.3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29
3.3.1工程等级29
3.3.2设计标准30
3.4建设资金30
3.5建设工期34
小结35
4工程建设36
4.1引言36
4.2策划及决策36
4.2.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6
4.2.2工程建设条件37
4.3前期规划设计37
4.3.1项目立项及项目建议书37
4.3.2项目规划及预可行性研究38
4.3.3项目可行性研究38
4.4工程设计41
4.4.1初步设计41
4.4.2技施设计43
4.5建设过程46
4.5.1工程建设批文、开工报名及批复46
4.5.2工程招标投标46
4.5.3工程征地和移民47
4.5.4主体工程施工48
4.5.5配套工程施工51
小结54
5工程建设效益56
5.1社会效益56
5.2经济效益58
5.3环境效益60
5.4人文效益60
5.4.1生存条件60
5.4.2人文素质61
5.4.3道德教育61
小结62
第二篇 建设管理篇63
6建设管理体制63
6.1引言63
6.1.1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63
6.1.2国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63
6.1.3工程实例63
6.2建设管理体制63
6.2.1项目法人责任制64
6.2.2招标投标制64
6.2.3建设监理制65
6.2.4合同管理制66
6.2.5工程变更管理67
6.3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67
6.3.1业主负责67
6.3.2监理(监造)控制68
6.3.3设计保证69
6.3.4施工保证69
6.3.5政府监督70
小结70
7工程建设与管理机构72
7.1引言72
7.1.1我国工程建设与管理机构72
7.1.2工程实例72
7.2上级主管部门73
7.3建设管理机构73
7.3.1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委员会73
7.3.2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指挥部73
7.3.3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74
7.4质量监督机构74
7.5设计单位74
7.6监理单位75
7.7施工单位77
7.8运行管理单位80
小结81
8工程招标投标82
8.1引言82
8.2标段划分82
8.2.1工程招发标阶段82
8.2.2工程标段划分83
8.3招标工作程序和原则93
8.3.1招标原则93
8.3.2招标组织机构93
8.3.3招标程序94
8.4招标投标文件95
8.4.1投标须知95
8.4.2商务文件95
8.5招标公告及资格预审96
8.5.1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96
8.5.2资格预审97
8.6主要项目招标97
8.6.1泵站招标98
8.6.2自动化工程招标100
8.7合同执行结果及评价105
小结106
9工程监理108
9.1引言108
9.2监理大纲108
9.2.1工程概况108
9.2.2工程项目组成108
9.2.3工程监理的范围与工程内容110
9.2.4监理工作依据110
9.2.5监理组织机构的设置110
9.2.6监理工程师职责111
9.2.7监理制度113
9.2.8监理合同控制目标措施与工作程序113
9.2.9监理检测采用的方法和主要设备115
9.3监理细则117
9.4工程监理过程117
9.4.1泵站工程主要监理过程117
9.4.2渡槽工程主要监理过程121
9.4.3干渠工程主要监理过程125
9.4.4设备监造主要监理过程129
9.4.5供电工程主要监理过程131
9.4.6通信工程主要监理过程137
9.5工程监理效果及建议138
9.5.1监理效果138
9.5.2经验与建议139
小结141
10工程投资控制142
10.1引言142
10.1.1理论研讨142
10.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42
10.1.3工程实例142
10.1.4宁夏扶贫杨莫灌溉工程投资控制142
10.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43
10.2.1投资估算143
10.2.2资金筹措147
10.3工程概算148
10.3.1主要经济指标148
10.3.2编制原则及依据150
10.3.3初步设计概算152
10.3.4概算调整157
10.3.5总概算164
10.4一期骨干工程、供电工程、通信工程等项目竣工167
10.5资金管理168
10.5.1投资控制概况168
10.5.2资金结算支付170
小结170
11工程进度控制172
11.1引言172
11.1.1进度控制的措施及任务172
11.1.2进度控制原理172
11.1.3国内大型水利工程的进度控制172
11.2工程进度控制173
11.2.1工程总进度计划的编制173
11.2.2工程分期实施进度计划的编制173
11.2.3工程总进度计划的调整174
11.3工程前期准备工作175
11.3.1工程立项及规划设计审查175
11.3.2地勘、测量和水工模型试验178
11.3.3移民安置规划及审批179
11.3.4工程招投标179
11.4主体工程施工179
11.4.1控制性进度计划179
11.4.2控制性节点工期180
11.4.3工程实际施工进度184
11.4.4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186
11.4.5工程实施进度评价187
小结188
12工程质量管理190
12.1引言190
12.2工程质量管理机制190
12.2.1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体系190
12.2.2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191
12.2.3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192
12.2.4承办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192
12.2.5政府部门质量监督体系193
12.3工程质量管理机构职责193
12.4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94
12.5工程质量控制标准194
12.6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94
12.6.1严格招标管理,优先承包单位194
12.6.2强化质量意识,质量责任终身195
12.6.3严格施工程序,强化施工管理196
12.6.4严格技术标准,加强质量检验196
12.6.5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质量196
12.6.6发挥监理作用,完善质量管理197
12.6.7狠抓施工检查,确保工程质量197
12.6.8利用各种形式,加强质量管理197
12.6.9严格工程验收,实行缺陷处理197
12.6.10落实质量责任,加强责任追究197
12.6.11总结管理经验,实行质量奖罚197
12.7质量检测试验数据分析197
12.7.1原材料质量检测197
12.7.2建设单位抽检198
12.8主要质量缺陷及处理199
12.9工程质量等级评定201
12.9.1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201
12.9.2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201
12.9.3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201
12.9.4建设项目质量等级评定202
小结202
13施工项目管理204
13.1引言204
13.2施工管理机制205
13.2.1项目划分及分标205
13.2.2工程项目管理机制205
13.2.3工程质量管理体系205
13.3合同与造价管理206
13.3.1合同管理机制207
13.3.2合同签订及管理207
13.3.3资金管理及价款结算208
13.4施工组织210
13.4.1施工条件210
13.4.2施工组织机构210
13.4.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10
13.4.4农业和移民工程施工管理211
13.4.5供电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211
13.4.6施工期防讯和度讯方案211
13.4.7施工技术管理体系214
小结214
第三篇 工程建设篇216
14水利工程216
14.1引言216
14.2水源工程217
14.2.1黄河泵站工程218
14.2.2七星渠整治工程223
14.2.3高干渠扩整工程226
14.3红寺堡扬水灌溉工程228
14.3.1工程设计标准及布置228
14.3.2灌区基本情况231
14.3.3泵站工程235
14.3.4干渠工程242
14.3.5渠道建筑物244
14.3.6灌区田间配套工程255
14.4固海扩灌扬水灌区工程257
14.4.1工程设计标准及布置257
14.4.2灌区基本情况261
14.4.3泵站工程265
14.4.4干渠工程280
14.4.5渠道建筑物283
14.4.6灌区田间配套工程299
小结301
15 农业工程302
15.1引言302
15.1.1国内外研究由来302
15.1.2国内外研究进展302
15.1.3典型灌区及工程措施302
15.1.4项目实施背景303
15.2土地条件303
15.2.1地理位置303
15.2.2土地及土壤303
15.3农业开发、建设目标304
15.3.1指导思想304
15.3.2基本原则304
15.3.3开发建设的目标任务304
15.4农林牧生产用地结构305
15.4.1农林牧业的地位305
15.4.2土地开发利用规模305
15.4.3农林牧业生产用地结构305
15.4.4农林牧业用地种植进度306
15.5种植业工程306
15.5.1农作物种植结构306
15.5.2农作物单产量307
15.5.3轮作与土壤耕作制度307
15.5.4培肥改土主要措施307
15.5.5农业生产主要的先进技术307
15.5.6实施措施308
15.6林业工程308
15.6.1林种规划308
15.6.2造林面积规划308
15.6.3农田防护林设计309
15.6.4经济林设计313
15.6.5林产品单产量314
15.6.6苗木量及苗圃314
15.6.7投资概算316
15.6.8实施措施316
15.7畜牧业工程317
15.7.1饲草、饲料来源分析317
15.7.2畜禽结构及饲养量318
15.7.3畜禽品种选择318
15.7.4草(料)、畜平衡分析318
15.7.5饲料加工319
15.7.6投资概算320
15.7.7实施措施320
15.8农林业服务体系建设321
15.8.1设计原则321
15.8.2农机服务站设计321
15.8.3农机推广服务站设计322
15.8.4种子站设计324
15.8.5林业站设计325
15.8.6畜牧兽医站设计327
15.8.7五站建设总投资概算328
15.9农民技术培训329
15.10土壤肥力、粮食户量检测329
15.10.1目的意义329
15.10.2监测区的选择、数量与面积330
15.10.3监测内容与方法330
15.10.4提交的成果资料330
15.10.5经费预算331
15.11节水灌溉331
15.11.1节水农业思路331
15.11.2节水农业目标331
15.11.3节水农业的模式331
15.11.4节水灌溉的规模332
15.11.5节水灌溉实际实施332
小结332
16农业移民工程334
16.1引言334
16.2工程背景335
16.2.1移民工程的提出335
16.2.2宁夏移民经验335
16.3移民方式336
16.3.1指导思想336
16.3.2移民方针337
16.3.3移民政策337
16.3.4移民搬迁工作办法338
16.3.5移民搬迁补助338
16.4移民规划339
16.4.1移民安置339
16.4.2村镇(新农村)建设345
16.4.3村镇公路建设347
16.4.4村镇供水工程349
16.5工程建设规模调整350
16.5.1工程建设思路调整的必然性与紧迫性350
16.5.2调整基本情况351
16.5.3移民工程规模调整351
16.6移民工程实施总结353
16.6.1对移民实施成果的总体估算353
16.6.2移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353
小结354
17供电、通信工程356
17.1引言356
17.2原供电状况357
17.3电力负荷及供需平衡分析357
17.4供电方案359
17.4.1供电电源359
17.4.2供电方案359
17.5送变电工程360
17.5.1变电工程360
17.5.2送电工程364
17.6电网运行方式365
17.6.1红寺堡灌区电网运行方式365
17.6.2固海扩灌灌区电网运行方式366
17.7电力调度366
17.8特殊时段供电366
17.8.1红寺堡灌区特殊时段供电366
17.8.2固海扩灌灌区特殊时段供电367
17.9供电工程建设实施情况369
17.10通信工程374
17.10.1概况374
17.10.2初步设计情况374
17.10.3技施设计情况374
17.10.4工程前期工作376
17.10.5工程建设实施情况377
17.10.6工程质量379
小结379
18水土保持工程381
18.1引言381
18.2灌区水土流失现状382
18.2.1水土流失现状382
18.2.2水土流失的形式与危害383
18.3工程建设引发水土流失383
18.3.1新增水土流失及其危害383
18.3.2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弃土、石、渣量384
18.3.3工程建设中破坏的植被面积385
18.3.4工程建设中新增水蚀量预测385
18.3.5工程建设中新增风蚀量预测386
18.3.6移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86
18.3.7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386
18.4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现状387
18.4.1土壤侵蚀387
18.4.2水土保持现状及面临的形势387
18.5水土保持布局与配置387
18.5.1水土保持方案报批过程388
18.5.2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内容388
18.5.3水利骨干工程389
18.5.4移民工程389
18.5.5农业及灌区配套工程389
18.5.6料场389
18.5.7供电、通信工程的水保措施配置389
18.5.8防洪设计标准389
18.6水土保持实施390
18.6.1水利骨干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程390
18.6.2移民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工程396
18.6.3农业及灌区配套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工程401
18.6.4造林典型设计403
18.7水土保持实施及完成情况419
18.8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420
18.8.1水土保持投资420
18.8.2分析的原则范围及时限421
18.9水土保持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424
18.9.1水土保持工作经验424
18.9.2存在的问题424
小结425
19征地及拆迁工程426
19.1引言426
19.1.1我国当前征地移民工作主要现状426
19.1.2典型工程征地移民措施426
19.2工程概况426
19.3工程建设用地征迁情况428
19.3.1原规划设计情况428
19.3.2征地拆迁主要政策、办法和程序428
19.3.3征地拆迁实施情况429
19.3.4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430
19.4建设用地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情况432
小结443
20环境保护工程444
20.1引言444
20.1.1理论研究444
20.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444
20.1.3工程实例444
20.1.4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环境保护444
20.2环境状况445
20.3环境监控445
20.3.1环境监控分类445
20.3.2环保监控实施446
20.4环保措施448
20.4.1环境管理448
20.4.2环保措施与对策450
20.5环保投资453
20.5.1环保投资估算453
20.5.2环保投资概算453
20.6环境评价455
20.6.1综合评价455
20.6.2结论456
20.6.3建议457
小结457
第四篇 竣工运营篇458
21工程验收458
21.1引言458
21.2分部工程验收459
21.3阶段验收459
21.3.1泵站机组启动验收459
21.3.2试通水验收460
21.4单位工程验收461
21.5竣工初步验收462
21.6缺陷责任期(保修期)满验收464
21.7档案专项验收465
21.8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465
小结480
22工程移交482
22.1引言482
22.2工程移交办法482
22.2.1工程移交的条件、原则与程序482
22.2.2工程移交接收方483
22.2.3工程参与各方应该担负的责任484
22.2.4技术资料的移交484
22.3已完工程的移交情况485
22.3.1水利骨干工程的移交情况485
22.3.2供电工程的移交情况490
22.3.3通信工程的移交情况494
22.4工程移交遗留问题495
22.5未完工程计划安排496
小结496
23工程初期运行497
23.1引言497
23.2管理机构497
23.2.1管理单位及管理范围497
23.2.2参与工程建设的情况499
23.2.3生产管理与人员培训499
23.3工程运用501
23.3.1运行方式502
23.3.2供水运行503
23.3.3供电运行503
23.3.4泵站运行505
23.3.5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05
23.4度讯方案506
23.4.1安全度讯原则506
23.4.2安全度讯预案507
23.4.3供电工程防洪507
23.5运行效益508
23.5.1已经发挥的效益508
23.5.2发挥效益的措施509
小结509
24效益及评价511
24.1引言511
24.1.1理论研讨511
24.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511
24.1.3国民经济评价511
24.1.4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效益及评价512
24.2经济评价及指标体系512
24.2.1经济评价基础资料512
24.2.2国民经济评价515
24.2.3财务评价523
24.2.4综合评价530
24.3环境影响评价530
24.3.1自然环境530
24.3.2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531
24.3.3环境保护措施532
24.3.4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及结论533
24.4社会效益评价533
24.4.1项目区社会环境533
24.4.2工程社会效益评价534
小结535
第五篇 技术科研篇536
25方案研究论证536
25.1灌区自动控制和通信系统方案论证536
25.1.1系统构成536
25.1.2工程建设内容536
25.1.3设计原则536
25.1.4综合自动控制系统536
25.1.5 SDH光纤同步数字传输网537
25.1.6光纤通信系统538
25.2灌区灌溉调度系统建设方案论证539
25.2.1设计内容539
25.2.2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40
25.2.3调度自动化系统540
25.2.4泵站二次系统改造543
25.3水泵和电动机组选型及配置547
25.4红寺堡灌区四、五泵站及干渠工程布置方案调整547
25.4.1初步设计方案547
25.4.2调整方案547
25.5固海扩灌西线工程规模方案调整547
25.5.1初步设计方案547
25.5.2存在的主要问题547
25.5.3固海扩灌西线方案调整的原则548
25.5.4固海扩灌西线调整方案548
25.5.5固海扬水工程改造549
25.6红寺堡水源地开发对大罗山环境气候影响研究550
25.6.1研究现状及背景551
25.6.2大罗山地区基本情况551
25.6.3红寺堡水源地基本概况553
25.6.4影响分析评价553
25.6.5结论与建议555
25.6.6小结555
25.7七星渠引水及其山洪沟洪水水文分析557
25.7.1研究现状及背景557
25.7.2七星渠引水口水文分析558
25.7.3山洪沟设计洪水水文分析561
25.7.4小结563
25.8渠道防渗与砌护方式研究563
25.8.1基本情况563
25.8.2研究现状及目的564
25.8.3渠道砌护现状566
25.8.4水源工程渠道砌护方案研究566
25.8.5扬水工程渠道砌护设计577
25.8.6施工与监测581
25.8.7小结583
25.9红寺堡灌区020607暴雨洪水分析及设计洪水计算583
25.9.1自然概况583
25.9.2暴雨分析583
25.9.3洪水分析586
25.9.4结论587
25.10固海山洪沟设计洪水计算587
25.10.1概况587
25.10.2洪水分析588
25.10.3设计洪水计算589
25.11固海扩灌东线灌区总体规划589
25.11.1灌区工程规划589
25.11.2土地利用规划591
25.11.3农林牧业规划593
25.11.4主干道路规划596
25.11.5投资预算597
25.12红寺堡灌区总体规划599
25.12.1水利工程规划599
25.12.2移民安置规划602
25.12.3道路规划602
25.12.4移民区供电规划603
25.12.5移民区饮用水规划604
25.12.6水土保持规划604
25.12.7防沙治沙规划606
25.12.8盐化防治规划607
25.12.9防洪规划607
25.12.10农林牧业规划608
25.12.11村镇居民点内部规划610
25.12.12投资概算610
25.13固海灌区防洪工程610
25.13.1灌区基本情况611
25.13.2设计洪水612
25.13.3防洪工程设计613
25.13.4泥岩渠段高边坡滑塌处理615
25.13.5工程占地及主要工程量615
25.13.6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616
25.14红寺堡灌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616
25.14.1红寺堡灌区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研究616
25.14.2红寺堡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619
25.14.3红寺堡灌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620
25.14.4红寺堡灌区草地畜牧业研究622
25.14.5红寺堡灌区节水农业研究623
25.14.6红寺堡灌区农业发展体制与小城镇建设研究624
25.15 红寺堡灌区环境影响研究626
25.15.1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626
25.15.2环境影响评价631
25.15.3环境经济效益分析635
25.15.4项目建设对改善环境的显著积极影响638
25.15.5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环境科研与环境监测制度建议638
25.15.6综合评价结论640
25.16红寺堡罗山区土壤盐渍化防治水文地质勘察研究641
25.16.1土壤盐渍化成因分析641
25.16.2水文地质勘察642
25.16.3农业开发适宜程度综合评价642
25.16.4结论643
25.17负序及谐波分量专题研究643
25.17.1设计方案及内容643
25.17.2负序分量影响的计算644
25.17.3高次谐波影响计算649
25.17.4结论及建议651
26设计变更及主要技术问题处理653
26.1引言653
26.2渠道岩性变化引起的设计变更653
26.3渠道建筑物设计变更654
26.3.1渡槽654
26.3.2隧洞654
26.3.3排洪建筑物655
26.4水利骨干防洪工程设计变更655
26.4.1初步设计655
26.4.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洪工程建设的必要性655
26.4.3防洪设计标准656
26.4.4红寺堡灌区防洪工程656
26.4.5固海扩灌灌区防洪工程657
26.5黄河泵站主、副厂房轻钢结构设计变更658
26.5.1轻钢结构的优点658
26.5.2轻钢结构的不足659
26.5.3轻钢结构设计659
26.6固扩蔡家滩段隧洞设计变更659
26.6.1工程概况659
26.6.2存在的问题659
26.6.3问题的解决途径660
26.6.4方案论证及确立660
26.6.5方案实施661
26.6.6工程量与投资变化分析663
26.7湿陷性黄土地基段渠道衬砌处理664
26.7.1灌区湿陷性黄土分布及其特性664
26.7.2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665
26.7.3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666
26.7.4工程量及投资变化667
26.8泥岩渠段高边坡滑塌处理668
26.8.1干渠泥岩段分布668
26.8.2存在的问题669
26.8.3干渠泥岩段高边坡处理措施669
26.8.4设计概算670
26.9泵站及干渠管护道路工程设计变更671
26.9.1原初步设计情况671
26.9.2原初步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71
26.9.3管护交通道路的实施情况671
26.9.4工程运行管护交通道路的补充调整671
26.10水源工程设计变更672
26.11工程征地、拆迁及补偿变更672
小结673
27科学试验674
27.1引言674
27.2红寺堡一泵站侧向进水前池水工模型试验及成果应用674
27.2.1红寺堡一泵站基本情况674
27.2.2研究现状及背景675
27.2.3模型试验内容676
27.2.4水力学试验成果677
27.2.5水泵吸水管口流场试验成果680
27.2.6退水闸冲沙试验成果681
27.2.7泥沙试验结果及分析681
27.2.8冲沙试验683
27.2.9试验结论683
27.2.10试验成果应用684
27.2.11 小结686
27.3固扩10泵站湿陷性黄土桩载试验研究686
27.3.1试验区的基本情况686
27.3.2研究现状及背景686
27.3.3静载荷试验安排687
27.3.4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687
27.3.5试验结果及分析689
27.3.6对副厂房和后管坑的地基处理意见692
27.3.7结论692
27.3.8小结692
27.4固扩11泵站灌注桩荷载及负摩阻力试验研究693
27.4.1试验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693
27.4.2研究现状及背景693
27.4.3试验内容694
27.4.4试验研究实施方案设计694
27.4.5大面积试坑浸水观测结果699
27.4.6静载荷条件下的加载与位移测试结果与分析710
27.4.7结论及讨论721
27.5马家塘地区土壤盐碱化防治试验研究723
27.5.1试验区的基本情况723
27.5.2研究现状及背景725
27.5.3试验方案设计726
27.5.4试验过程728
27.5.5试验结果及分析728
27.5.6评价和结论734
27.5.7 小结735
27.6红寺堡灌区中药材试种研究735
27.6.1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735
27.6.2黄芩、丹参产量和含量的影响研究736
27.6.3黄芩、黄芪、丹参需水规律研究737
27.6.4结论及建议738
27.7红寺堡二泵站载荷试验研究739
27.7.1泵站工程地质条件739
27.7.2试验点布置及试验方法739
27.7.3试验结果及分析740
27.7.4结论741
27.8喷灌试验示范研究741
27.8.1试验区概况741
27.8.2喷灌试验示范区规划布置742
27.8.3喷灌机组的性能测试743
27.8.4喷灌田间对比试验746
27.8.5喷灌试验结果分析748
27.8.6喷灌技术经济分析751
28附件754
28.1工程大事记754
28.1.1一九九四年754
28.1.2一九九五年754
28.1.3一九九六年755
28.1.4一九九七年757
28.1.5一九九八年759
28.1.6一九九九年761
28.1.7二零零零年763
28.1.8二零零一年766
28.1.9二零零二年768
28.1.10二零零三年769
28.1.11二零零四年772
28.1.12二零零五年774
28.1.13二零零六年776
28.2社会反响776
28.2.1领导关怀776
28.2.2专家感言793
28.2.3社会反映796
28.3文件制度813
28.3.1人事机构变迁档案813
28.3.2重要文件825
28.3.3规章制度834
后记907
参考文献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