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土地资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云南土地资源
  • 云南省土地管理局,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1426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土地资源(学科: 研究 地点: 云南省) 土地资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云南土地资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土地详查任务来源与基本要求1

二、云南省土地详查概况2

三、土地资源数据的可信度分析5

四、土地详查的作用和应用前景8

第一章 总述11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1

一、地理位置11

二、行政区划及辖区面积11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基本环境与特点16

一、土地资源的基本环境16

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9

第三节 土地资源及开发利用简述21

一、土地开发史简述21

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及土地利用现状面积21

三、土地利用结构及特点分析24

四、土地利用程度及土地生产率分析25

五、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6

六、各类土地利用概况26

第四节 土地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35

一、待开发土地资源潜力35

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36

三、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37

四、土地利用分区39

五、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42

第二章 土地环境44

第一节 自然环境44

一、地质与地貌44

二、气候与水文50

三、土壤与植被60

第二节 社会经济环境69

一、人口与劳动力69

二、民族与文化71

三、生产产值与产业结构74

四、城镇及开发区建设78

五、能源、交通、电讯等基础设施80

六、商业、旅游83

第三章 土地资源综述与评价85

第一节 土地资源特点85

一、人地数量关系与人均土地资源特点85

二、土地分布与地貌、水文、气候关系特点87

三、土地区域差异性特征96

第二节 土地资源优势98

一、地理位置优势98

二、土地自然环境优势100

三、土地社会经济环境优势103

四、土地资源总体构成和后备土地资源优势104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制约因素106

一、气候制约因素106

二、水资源制约因素114

三、地貌制约因素118

四、土壤制约因素122

五、地质灾害制约因素127

六、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29

第四节 土地适宜性分类与评述132

一、土地适宜性分类原则、分类系统、参评因子与评价方法132

二、大农业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135

三、宜农耕地类的面积、分布与特征137

四、宜林(园)土地类的面积、分布与特征145

五、宜牧草地类的面积、分布与特征150

六、宜林(园)牧荒地类的面积、分布与特征153

七、不宜农林(园)牧土地类的面积、分布与特征154

第四章 土地开发利用157

第一节 土地开发简史157

一、云南土地开发简要历程157

二、主要开发工作及成效160

三、全省在土地开发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167

四、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综合生态后果168

第二节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169

一、土地利用分类依据169

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形成170

三、土地利用分类系统171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总貌评述176

一、全省土地利用现状面积176

二、土地利用结构与特点185

三、土地利用程度与土地生产率分析191

四、本次详查与土地统计及其他历次调查数的对比分析195

五、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的成就、经验与效果206

六、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210

第四节 耕地217

一、耕地的分类、面积、分布与构成比例217

二、土地详查耕地面积与统计面积的对比分析219

三、耕地坡度分级面积219

四、耕地的质量状况220

五、耕地的地域分布特点与差异221

六、耕地开发利用概况222

七、耕地利用和种植业的特点224

八、耕地利用效益225

九、耕地的生产力状况225

十、耕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分析226

十一、耕地利用的存在问题226

十二、耕地的整治和保护对策227

第五节 园地228

一、园地的分类、面积、分布与构成比例228

二、园地的自然条件与地域分异特征229

三、园地开发利用状况235

四、园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对策措施240

第六节 林地244

一、林地的分类、面积与构成比例244

二、森林覆盖率244

三、林地资源结构与林木蓄积量245

四、森林资源分布重点地区245

五、森林资源消长变化245

六、森林资源特点246

七、森林立地分类247

八、林地的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248

九、林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251

第七节 牧草地252

一、牧草地的分类、面积、分布与构成比例252

二、牧草地的自然条件、草地质量及区域差异253

三、牧草地的利用方式254

四、畜牧业生产和草地利用现状254

五、草地资源评价255

六、草地利用存在问题256

七、草地合理利用、改良与保护的对策与措施257

第八节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62

一、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分类、面积、分布与构成比例262

二、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263

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67

第九节 交通用地274

一、交通用地的分类、面积、分布与构成比例274

二、各类交通用地的发展状况和作用275

三、交通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82

第十节 水域284

一、水域的分类、面积、分布与构成比例284

二、水域特征和水域利用特点286

三、水域开发利用现状290

四、水域利用的存在问题、潜力与发展前景299

第十一节 未利用土地303

一、未利用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与构成比例303

二、未利用土地的自然条件、质量状况、制约因素及其地域差异分析308

三、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前景与开发措施309

第五章 土地权属状况314

第一节 土地权属制度沿革与现状314

一、土地权属的历史背景与不同时期土地权属制度变化概况314

二、当前土地权属的分类与划分依据323

第二节 国有土地329

一、国有土地的主体与客体329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与客体、权利与义务329

三、国有土地各地类面积、分布及构成比例329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分系统面积、分布及构成比例332

五、国有土地使用权存在的问题333

第三节 集体土地333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权利与义务333

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与客体、权利与义务343

三、集体所有的各类土地面积及分布344

四、集体所有土地权属存在的问题344

第四节 权属未定土地346

一、权属未定土地概况346

二、权属未定土地的地类面积与分布346

三、土地权属未定的原因与存在问题346

四、处理权属未定土地的措施348

第六章 土地资源潜力与人口承载力349

第一节 待开发土地资源潜力349

一、待开发土地资源的含义与性质349

二、待开发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与分布349

三、待开发土地资源的质量评价351

四、待开发土地资源的开发及措施352

第二节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352

一、耕地生产潜力352

二、林地生产潜力356

三、草地生产潜力363

第三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364

一、食物消费水平的现状与未来预测364

二、不同消费水平下人口供养能力的现状与地域差异368

三、土地人口承载能力预测与远景展望392

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区397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与原则397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与意义397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与依据398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方法与分区系统399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体系399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406

三、分区结果(分区系统)419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综述429

一、滇东北中山山原农林牧业土地利用区(Ⅰ)429

二、滇中中山高原农林业土地利用区(Ⅱ)431

三、滇东南中低山岩溶山原林农牧业土地利用区(Ⅲ)431

四、滇西北高山高原峡谷林牧业土地利用区(Ⅳ)431

五、滇西南中低山盆谷农林热作土地利用区(Ⅴ)431

第四节 分区各论437

一、滇东北中山山原农林牧业土地利用区(Ⅰ)437

二、滇中中山高原农林业土地利用区(Ⅱ)441

三、滇东南中低山岩溶山原林农牧业土地利用区(Ⅲ)443

四、滇西北高山高原峡谷林牧业土地利用区(Ⅳ)444

五、滇西南中低山盆谷农林热作土地利用区(Ⅴ)446

第八章 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战略448

第一节 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关系与需求448

一、土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及交互影响448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土地生态系统的关系449

三、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449

第二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目标和方针451

一、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战略方针451

二、土地利用指导思想452

三、土地利用战略目标453

四、土地利用战略方针454

第三节 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途径和对策455

一、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途径455

二、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对策和措施457

参考资料与文献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