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监狱安全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监狱安全论
  • 于荣中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427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监狱-安全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监狱安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开篇 监狱必须囚住“人”1

第一篇 链论 监狱的系统防范与控制2

从“囚”字说起3

拿破仑为什么流放海岛3

蒋介石如何幽禁张学良4

囚犯与罪犯4

“链”的类型5

一、按性质分,有有形之链和无形之链5

二、按形态分,有静态之链和动态之链5

三、按重要程度分,有主链和次链6

四、按从属关系分,有母链和子链,或叫总链和分链6

五、按数量分,有单链、双链、多链6

六、按顺序分,有前链、中链、后链,或叫上链、中链、下链6

“链”的特点7

一、系统性7

二、完整性7

三、牢固性7

四、独立性8

五、互补性8

有形之链、静态之链8

无形之链、动态之链10

一、侦查链10

二、管理链10

三、应急链12

链的构成14

“人防”的提法不准确15

人必须借助于物16

人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17

各种链必须优势互补17

物防、技防不宜与警防相提并论20

混合链24

链魂26

第二篇 反论 研究“罪犯之研究”29

罪犯研究什么30

一、一般研究30

二、特殊研究30

罪犯研究的特点30

一、隐蔽性31

二、周密性31

三、精准性31

四、独到性32

罪犯研究的条件33

罪犯研究的方式33

罪犯研究的方法34

一、观察34

二、搜集34

三、试探35

四、归纳35

罪犯研究的主要内容37

一、琢磨监狱警察37

二、物色作案同伙38

三、寻找监狱漏洞39

四、选择脱逃方式41

五、捕捉作案时机47

如何研究“罪犯之研究”49

一、换位思考49

二、情景模拟50

三、秘密力量52

四、技侦手段53

五、专家“会诊”53

六、案例点评54

第三篇 战略论 威慑 遏制 疏导 激励56

威慑——使其知难而退57

一、不断增强硬实力57

1.搞好屏障建设58

2.提升信息化水平59

3.加强警务装备59

二、严密构筑人防网60

1.强化内部民警的直接防控60

2.强化监狱周界的武装警戒60

3.强化狱外军警民的联防联控61

三、持续打好心理战62

1.实力展示法62

2.虚实相间法63

3.舆论攻心法64

4.后果设想法64

5.案例警示法64

6.现场演示(参观)法64

7.现身说法法65

四、及时使出杀手锏65

1.电警棍66

2.催泪喷射器66

3.烟雾弹、催泪弹、爆震弹66

4.抓捕网67

5.武器67

6.擒拿格斗绝招67

遏制——使其难以为之68

一、情报网68

二、制度链69

疏导——使其不动邪念70

一、突出公正执法70

二、坚持文明管理70

三、及时化解矛盾71

四、调适人际关系72

激励——使其弃“恶”向“善”74

一、情感激励74

二、精神激励75

三、评价激励75

四、处遇激励76

五、物质激励79

六、考核激励82

七、行政激励82

八、刑事激励86

第四篇 机制论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94

抓监管安全必须标本兼治95

一、抓监管安全,必须首先抓好队伍建设96

二、抓监管安全,必须实施关押布局的战略调整97

三、抓监管安全,必须不断提高物防技防水平98

四、抓监管安全,必须充分发挥狱政管理的直接防范和控制功能99

五、抓监管安全,必须针对罪犯思想实际做好教育转化工作100

六、抓监管安全,必须坚持公正文明执法102

抓监管安全必须坚持科学管理103

一、开封收封讲究次序104

二、上下楼梯严防拥挤104

三、监舍物品尽量塑化104

四、物品摆放定置管理105

五、劳动工具链式固定106

六、工间点名交叉复式106

七、违禁物品堵源截流107

八、车辆进出全程管制108

抓监管安全重在抓落实109

一、落实需要勇气110

二、落实需要韧性110

三、落实需要招数111

四、落实需要机制112

监管安全检查必须多管齐下113

一、在检查的范围上实行全面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以个别检查为主113

二、在检查的时间上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以不定期检查为主114

三、在检查的手段上实行自动化、半自动化检查与人工检查相结合,以人工检查为主114

四、在检查的方式上实行常规检查与重点检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特别检查相结合,以重点检查、突击检查为主115

五、在检查的层级上实行上级对下级的检查与单位的自查以及单位与单位的互查相结合,以单位自查为主116

第五篇 侦查论 监狱的“秘密”防线118

调查 侦查 狱内侦查119

社会侦查与狱内侦查119

狱内侦查与狱内案件侦查120

狱内侦查工作方针亟须修改120

防患于未然是完全可能的121

狱内侦查工作的指导思想121

狱内侦查工作的性质122

一、狱内侦查就是主动进攻122

二、狱内侦查就是防线前移122

三、狱内侦查就是充分了解对手122

四、狱内侦查就是精细化管理122

狱内侦查工作的特点122

一、法定性122

二、专业性122

三、超前性123

四、隐蔽性123

狱内侦查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123

一、“三大角色”123

1.“孙悟空”123

2.“猫头鹰”123

3.“水鸭子”123

二、“四大意识”124

1.敌情意识124

2.侦查意识124

3.情报意识124

4.证据意识124

三、“三大能力”124

1.综合分析能力124

2.逻辑推理能力124

3.科学判断能力124

必须切实增强敌情意识125

坚持情报导侦126

情况与情报126

收集与搜集127

构建立体交叉的情报网络127

搜集、获取情报的十大方法127

一、察言观色127

二、清监搜身130

三、会见通话监听130

四、信件邮包检查131

五、个别谈话133

六、心理测试133

七、内查外调134

八、技侦手段135

九、检举揭发136

十、秘密力量137

卧底、特情、耳目138

耳目工作的性质和特点139

耳目的物建、使用与管理139

一、严格条件139

二、慎重物建140

三、注意策略140

四、严格管理141

耳目类型辨析141

正确认识和看待耳目的作用142

“情报漏斗”144

敌情、犯情、狱情144

狱情分析145

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146

抓好“两个甄别”147

一、抓好罪犯身份甄别147

二、抓好罪犯危险程度甄别147

加强余罪侦查147

突出重点防控147

强化打击功能148

狱内突发事件处置148

一、指导思想148

二、最高原则148

三、一般原则149

四、基本要求149

1.沉着冷静,从容应对149

2.迅速汇报,设法求援149

3.灵活应变,行动果敢149

4.急中生智,寻找战机149

5.掌握急救、逃生技巧150

五、追捕要领150

六、群殴、骚乱、暴狱的处置要领150

七、反劫持要领150

1.封控清场150

2.布控狙击151

3.教育谈判151

4.以暴制暴151

八、反劫持的目标选择151

九、制服劫持者的“三大奇招”152

十、谈判的主要类型153

十一、谈判的策略和技巧154

1.判断真伪154

2.沟通交流154

3.与其共情154

4.宽慰安抚154

5.承诺妥协154

6.讲究语言艺术154

十二、谈判员必备的职业素质155

1.人质安全的理念155

2.不怕牺牲的精神155

3.从容不迫的心态155

4.丰富广博的阅历155

5.理性引导的情商155

狱内现场保护156

一、狱内现场保护的含义156

二、狱内现场保护的具体任务156

三、狱内现场保护的范围156

四、不同类型的现场保护156

五、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和要求158

六、特殊情况下的现场保护方法和要求158

证据的收集与保全158

一、证据的收集158

二、证据的保全159

狱内审讯160

一、狱内审讯的概念160

二、狱内审讯的任务160

三、狱内审讯的基本程序160

四、讯问的策略和技巧161

1.巧妙提问,灵活应答162

2.迅速出击,先发制敌162

3.避实就虚,迂回侧击162

4.四面出击,重点突破162

5.利用矛盾,各个击破163

6.选择时机,使用证据163

讯问笔录的制作163

第六篇 教育论“刚”“柔”兼施 攻心治本165

十大传统教育方法166

一、正面灌输166

1.正面灌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66

2.正面灌输的主要内容166

3.正面灌输的主要特点166

二、个别教育167

1.个别教育的概念和形式167

2.个别教育的主要特点167

3.个别教育与个别谈话的联系和区别167

4.个别谈话的几种特殊形式168

三、因人施教169

四、以理服人169

1.以理服人的含义及其可能性169

2.以理服人的具体要求170

3.如何应对罪犯强词夺理170

五、以情感人171

六、身教重于言教171

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71

八、“冷处理”172

九、“趁热打铁”172

1.“趁热打铁”的概念172

2.“趁热打铁”的必要性172

3.“趁热打铁”必须把握的几个环节173

十、“唱红脸”与“唱白脸”相结合173

五大刚性教育方法173

一、五大刚性教育方法的概念174

1.义正词严法174

2.迎头痛斥法174

3.当头棒喝法174

4.法律震慑法174

5.公开批判法174

二、五大刚性教育方法的重要作用174

三、五大刚性教育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75

四、正确理解“棍”、“棒”的含义176

五、积极组织开展现身说法活动176

六、批判大会的准备与组织实施177

理性认识循证矫正177

一、循证矫正的概念及作用177

二、循证矫正与循证医学178

三、循证医学与循证破案178

四、概念推敲:是“循证”还是“寻证”179

五、循证矫正如何付诸实践180

六、循证矫正与传统的教育方法181

七、循证矫正的关键和难点182

八、结论:矫正需要证据,更需要灵活机动182

第七篇 疑论 监管安全值得重视的若干问题183

客观存在与熟视无睹184

旁观者清与当局者迷184

魔高一尺与道高一丈185

“高手”与“低能”187

民警的疏忽与罪犯的侥幸190

一、民警为何会疏忽?190

1.大意轻敌191

2.罪犯“同化”192

3.相互依赖192

4.盲目乐观194

二、罪犯为何会侥幸?194

1.“稻草”效应194

2.“扳机”效应194

3.“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195

4.“办法总会有的”195

三、“疏忽”与“侥幸”有何内在联系?196

第八篇 杂论 监狱安全的多维视角198

新的刑法典为监管安全提供法律保障199

一、新刑法对监狱人民警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其违法行为的惩治处刑更加明确严厉199

二、新刑法对狱内又犯罪的处刑条款更加完整、严密,有利于约束罪犯的改造行为,促进罪犯改造200

三、新刑法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以及“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和“给出路”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对罪犯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201

精细化改造 预防罪犯自杀的有效路径202

一、罪犯自杀的主观原因202

二、罪犯自杀存在的不确定性203

三、预防罪犯自杀的特殊性艰巨性复杂性203

四、罪犯自杀的偶然性与民警防范自杀的“运气”204

五、精细化改造是预防罪犯自杀的有效路径205

关于狱内袭警案件的分析与思考211

一、狱内袭警案件的类型211

1.脱逃袭警212

2.报复袭警212

3.激愤袭警212

4.强奸袭警212

二、狱内袭警案件的特点213

1.预谋活动隐蔽213

2.作案手段残忍213

3.目标指向明确213

4.结伙危害严重214

三、狱内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214

1.预防狱内袭警案件没有摆到应有位置214

2.对预防狱内袭警案件的特殊性认识不够215

3.对罪犯的危险程度缺乏科学的甄别和有效的转化控制手段215

4.公正文明执法意识淡漠216

四、预防狱内袭警案件的对策与措施216

1.及时调整和转移“三防”工作的重点216

2.构建完整、科学、高效的防御系统217

3.增强管理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218

4.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219

关于余罪问题的探讨220

一、余罪的特点220

二、余罪的成因221

三、发现余罪的途径223

四、解决余罪问题的对策224

狱中之狱:禁闭室、严管队、高危犯监区225

一、禁闭室、严管队、高危犯监区的概念及其关押对象226

二、禁闭室、严管队、高危犯监区的联系与区别227

三、发挥各自作用,强化监狱功能230

建立入监监狱没有必要233

一、增加社会经济成本234

二、加大投送安全风险234

三、不利于工作衔接234

四、不利于全面了解掌握罪犯的情况234

五、导致重复集训234

六、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35

罪犯的婚姻家庭问题影响监管安全,关系社会稳定235

一、罪犯婚姻家庭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236

二、罪犯婚姻家庭问题的重要性236

三、如何处理好罪犯的婚姻家庭问题237

监狱改革发展中的狱政管理制度创新239

一、狱政管理现状239

二、制度创新原则241

三、制度创新设想242

盗窃犯的改造与监管安全246

一、盗窃犯的构成特点246

二、盗窃犯罪的类型及其作案前后的心理特点248

三、盗窃犯在服刑期间的主要特征249

四、对策和建议251

第九篇 实践论 安全为天:历史不会忘记的关键词253

两个“紧急通知”254

“三防”工作奖罚规定255

“三个转移”258

“中队建设安全年”259

联防联控与“零点”行动260

关于加强教育改造工作的决定262

新的监管安全观263

监管安全特别检查264

“清雷”行动265

“双零”指标冲刺活动267

尾篇 监管安全一百问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