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的抉择与发展 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的抉择与发展 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说](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2897343.jpg)
- 武安隆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1313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文化史(学科: 研究 地点: 日本)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的抉择与发展 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导论1
1.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的研究对象1
2.日本文化的一般特性4
3.日本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原因10
4.日本与外界文化接触诸形式13
5.外来文化吸收的层次、方法与形态21
6.日本人的对外意识25
7.外来文化吸收的周期性36
8.外来文化大规模吸收的契机47
9.政治权力在外来文化吸收中的地位54
10.知识分子在外来文化吸收中的作用及其心态60
一、种稻民族登上日本列岛69
1.绳文文化在世界历史发展坐标上的位置69
2.弥生文化的源头72
3.卑弥呼女王对中国文化的倾心和追求79
二、大陆移民对古代日本文化的贡献82
1.日本人血管中流动着“归化人”的血82
2.移民的文化创造活动88
3.日本中的朝鲜文化95
三、儒学经半岛传入日本100
1.五经博士赴日执教100
2.以儒家政治理念指导改革103
3.律令和政治生活中表现出的儒家思想影响107
4.日本早期儒学的特点111
四、佛教的接受与日本化113
1.应否接受“外国神”之争113
2.佛教在日本迅猛发展116
3.变来世主义为现世主义120
4.镇护国家和王法为本123
5.佛与神的靠拢和融合128
6.向简素化、大众化方向发展130
7.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33
五、遣唐使140
1.遣隋使与遣唐使140
2.留唐热潮143
3.大陆先进生产方式与政治制度的移植147
表1 唐日刑名比较149
附表目录149
表2 唐日罪名及罪状比较150
表3 日唐官制比较154
4.唐文化百花苑与唐风文化155
表4 大学寮各道师生编制一览156
5.日本文化中的印度文化175
6.正仓院珍宝映出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178
7.日本风文化的创造181
1.日宋贸易·天龙寺船·勘合制度·长崎唐人馆185
六、对中国文化的继续吸收和儒学的日本化185
2.以禅僧为主的中日各界人士的交流及其对日本的文化影响195
3.江户时期日本对中国清代文化的吸收203
4.宋学的传入和传播209
5.儒学的独立和儒学各流派212
1.带枪的“蛮种”222
七、南蛮文化的荣与衰222
2.“福音”和外贸224
3.少年访欧使的活动228
4.基督教被禁和南蛮文化的影响230
1.兰学产生的社会基础244
八、日式西学——兰学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244
2.兰学的发展247
表5 兰学世系传承表250
3.兰学带来了科学的新时代252
表6兰学家出身地域分布表252
4.西保尔德的来日及其学术活动257
5.幕府与兰学259
6.兰学的历史地位264
1.列强东侵与洋学勃兴268
九、洋学的社会实践与历史遗产268
2.开成所——幕末维新期的人才摇篮271
表7幕末军事科学译著统计表273
3.幕藩兴办的洋式工业275
表8幕末各藩反射炉统计表277
4.幕末洋学家的思想境界278
十、“以西洋文明为目标”284
1.“求知识于世界”——岩仓使节团出访的意义285
2.外国专家的聘用289
表9官雇外国专家总数290
表10私雇外国专家总数291
3.留学生的派遣296
表11 留学生年次、国别统计表299
4.美法教育制度的移植305
表12“学制”期小学的学校、教员、学生数目309
5.西方近代学术与近代思想的流入314
6.近代科学的创立323
7.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的移植327
8.司法制度改革与德国式宪法的制定333
9.生活方式上的“文明开化”341
10.自由民权论与社会主义的传入346
11.民族主义的抬头353
十一、西方近代文化摄取的深化357
1.大正“德谟克拉西”运动的思想357
2.文化主义·教养主义·人道主义361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66
4.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媒介的形成368
5.经营与生活方式的洋化倾向371
6.法西斯主义的产生374
1.“第二次开国”377
十二、美国文化君临和影响日本列岛377
2.议会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378
3.美国文化的广泛影响390
4.技术吸收性战略397
表13技术出口统计399
表14 国家地区别技术引进件数(甲种)401
5.美国管理科学与日本式经营管理406
6.美国生活方式的吸引力412
7.战后日本文化论所见之“日本回归”417
结语424
后记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