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tel 99实用培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rotel 99实用培训教程
  • 陈爱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623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印刷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科: 教材) 计算机辅助设计-印刷电路(学科: 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rotel 99实用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原理图设计3

第1章 Protel 99概述3

1.1 Protel发展历史回顾3

1.2 Protel 99的组成及主要特性3

1.2.1 Protel 99的组成3

1.2.2 Protel 99的主要特性4

1.2.3 Protel 99存在的一些问题8

1.4.1 Protel 99的启动9

1.4 认识Protel 999

1.3 Protel 99运行的系统需求9

1.4.2 Protel 99的设计窗口11

1.4.3 Protel 99系统字体设置13

1.5 Protel 99中文件的基本操作14

1.5.1 设计任务的新建14

1.5.2 设计任务的打开和关闭15

1.5.3 设计文档的新建16

1.5.4 设计文档的打开、关闭、删除和恢复17

1.6.1 添加和删除用户20

1.6 Protel 99设计安全性设置20

1.6.2 成员权限的设置22

1.6.3 会议浏览23

1.7 本章小结23

第2章 Protel 99/Sch基础24

2.1 原理图设计过程24

2.2 认识Protel 99/Sch的设计界面25

2.3 本章小结26

3.1 设置图纸27

第3章 原理图设计快速入门27

3.2 画一个简单电路图28

3.2.1 添加零件库29

3.2.2 取用零件30

3.2.3 编辑零件名32

3.2.4 零件的对齐33

3.2.5 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34

3.2.6 连接线路36

3.2.7 节点说明37

3.2.8 放置电路输入输出点38

3.2.9 画图案和放置文字39

3.2.10 编辑文字40

3.2.11 填写标题栏41

3.3 打印41

3.4 本章小结42

第4章 Protel 99/Sch环境设置43

4.1 窗口设置43

4.1.3 零件管理器的切换44

4.1.2 设计管理器的切换44

4.1.1 View菜单中的环境组件切换命令44

4.1.4 状态栏的切换45

4.1.5 命令栏的切换45

4.1.6 工具栏的切换45

4.2 图纸设置详述47

4.2.1 图纸大小的设置47

4.2.2 图纸方向、颜色、标题栏和边框的设置49

4.2.3 图纸模板管理51

4.3.1 格点的设置55

4.3 格点和光标设置55

4.3.2 光标的设置57

4.4 其他设置58

4.4.1 Document Options中的其他设置58

4.4.2 Preferences*中的其他设置61

4.5 本章小结64

第5章 画电路图工具的使用65

5.1 画电路图工具的使用65

5.1.1 画导线66

5.1.2 画总线(Bus)69

5.1.3 画总线进出点(Bus Entry)70

5.1.4 放置网络名称(Net Label)72

5.1.5 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Power Port)74

5.1.6 放置零件(Part)76

5.1.7 放置电路方块图(Sheet Symbo1)82

5.1.8 放置方块图的进出点(Sheet Entry)84

5.1.9 放置电路输入输出点(Port)86

5.1.10 放置节点(Junction)87

5.1.11 放置忽略ERC测试点(No ERC)88

5.1.12 放置PCB布线指示(PCB Layout)89

5.2 画图工具简介90

5.3 本章小结94

第6章 电路图的编辑和零件管理器的使用95

6.1 电路图编辑95

6.1.1 元件的选取95

6.1.2 元件的剪贴97

6.1.3 元件的删除98

6.1.4 元件的移动99

6.1.5 元件的排列和对齐100

6.1.6 阵列式粘贴101

6.2 零件管理器详述101

6.2.1 切换零件管理器102

6.2.2 零件管理器详述102

6.3 本章小结108

第7章 层次电路图设计109

7.1 层次电路图的设计工具109

7.2 层次图设计方法110

7.2.1 自上而下的层次图设计方法115

7.2.2 自下而上的层次图设计方法119

7.3 重复性层次图的设计121

7.4 层次图管理工具简述122

7.5 本章小结123

第8章 报表的生成124

8.1 网络表124

8.1.1 网络表对话框的设置124

8.1.2 网络表的格式127

8.2 产生零件列表129

8.3 生成层次列表131

8.4 产生零件交叉参考表132

8.5 产生网络比较表133

8.6 产生零件引脚列表137

8.7 产生ERC表138

8.7.1 Setup标签页138

8.7.2 Rule Matrix标签页140

8.8 本章小结141

9.1 使用SchLib(零件库编辑器)142

9.1.1 启动零件库编辑器142

第9章 零件库编辑器的使用142

9.1.2 认识零件库编辑器界面143

9.1.3 快速绘制一个零件144

9.1.4 零件管理工具150

9.1.5 常用画图工具栏155

9.2 利用SchLib产生零件报表157

9.2.1 零件报表157

9.2.2 零件库报表160

9.2.3 零件检查表161

9.3 本章小结162

第10章 Seh与PCB的接口163

10.1 Sch与PCB的接口163

10.2 举例165

10.3 由原理图直接切换到PCB图174

10.4 本章小结177

11.1 印刷电路板及其相关组件181

11.1.1 印刷电路板结构181

第二篇 印刷电路板设计181

第11章 PCB基础181

11.1.2 零件封装182

11.1.3 铜膜导线(Trace)184

11.1.4 焊点和导孔184

11.1.5 网络、中间层和内层184

11.1.6 安全间距185

11.2 印刷电路板设计过程185

11.3 认识PCB设计界面187

11.4 本章小结188

12.1 环境设置和电路板规划189

第12章 电路板设计快速入门189

12.2 网络表的引入193

12.3 组件的布局197

12.4 自动布线201

12.5 保存文件和打印203

12.6 本章小结204

第13章 电路板设计环境设置205

13.1 窗口设置205

13.2 编辑区缩放206

13.3.1 Layers标签页的设置208

13.3 Document Options(图面属性)对话框的设置208

13.3.2 Options标签页的设置211

13.4 Preferences(系统参数)对话框的设置214

13.4.1 Options标签页的设置215

13.4.2 Colors标签页的设置218

13.4.3 Show/Hide标签页的设置219

13.4.4 Default标签页的设置220

13.5 本章小结222

第14章 网络表的引入和管理223

14.1 引入和管理外部网络表224

14.2 内部网络的管理235

14.3 本章小结244

第15章 电路板组件管理器245

15.1 组件管理器简介245

15.2 利用组件管理器管理网络(Nets)247

15.2.1 对象列表框248

15.2.2 子对象列表框249

15.2.3 预览框250

15.3 利用组件管理器管理零件封装252

15.4.1 对象列表框253

15.4 利用组件管理器管理零件封装库253

15.4.3 预览框255

15.5 利用组件管理器管理网络类255

15.5.1 PCB中的类255

15.4.2 子对象列表框255

15.5.2 利用组件管理器管理网络类261

15.6 利用组件管理器管理零件封装类262

15.7 利用组件管理器查找错误(Violations)264

15.8 本章小结265

16.1.1 组件的选取命令266

第16章 基本组件编辑与放置266

16.1 组件的选取266

16.1.2 直接拖动光标选取组件267

16.1.3 利用选取向导来选取组件268

16.1.4 解除选取273

16.2 飞线273

16.2.1 飞线生成规则273

16.2.2 From-To Editor(飞线编辑器)275

16.3.1 布线278

16.3 导线278

16.3.2 导线删除288

16.3.3 设置导线属性289

16.4 零件封装290

16.4.1 零件封装的取用290

16.4.2 放置零件封装292

16.5 放置焊点310

16.6 放置导孔314

16.7 本章小结315

17.1.1 文字属性的设置316

第17章 其他组件的放置和编辑316

17.1 放置文字316

17.1.2 文字的搬移和旋转318

17.2 放置坐标指示320

17.3 放置尺寸标注321

17.4 放置相对原点322

17.5 放置圆弧导线323

17.5.1 利用Arc(Center)命令放置圆弧导线323

17.5.3 圆弧属性的设置326

17.5.2 利用Arc(Edge)命令放置圆弧导线326

17.6 放置矩形金属填充(Fill)327

17.7 放置屏蔽导线(Outline Objects)329

17.8 放置泪滴(Tear Drops)330

17.9 敷铜(Polygon)330

17.10 内层(Internal Plane)的建立和分割336

17.10.1 内层的建立336

17.10.2 内层分割340

17.11 本章小结342

18.1 设计规则343

第18章 设计规则和自动布线343

18.1.1 Routing标签页344

18.1.2 Manufacturing标签页361

18.1.3 High Speed标签页363

18.1.4 Placement标签页364

18.1.5 Signal Integrity标签页364

18.1.6 Other标签页365

18.2.1 Routing Passes标签页366

18.2 自动布线设置366

18.2.2 Testpoints标签页367

18.3 设计规则检查369

18.4 本章小结370

第19章 输出报表371

19.1 生成选取引脚(Selected Pins*)报表371

19.2 生成电路板信息(Board Information)报表372

19.3 生成零件报表377

19.5 生成网络状态(Netlist Status)报表379

19.4 生成设计文件层次(Design Hierarchy)报表379

19.6 生成信号集成(Signal Integrity)报表380

19.7 生成钻孔(NC Drill)文件380

19.8 生成零件放置(Pick and Place)文件报表381

19.9 生成网络表(NetList)382

19.10 其他相关输出384

19.11 本章小结386

第20章 零件封装编辑器的使用387

20.1 零件封装编辑器简介387

20.2 手工创建新的零件封装388

20.3 利用向导创建零件封装394

20.4 本章小结397

第三篇 电路仿真401

第21章 电路仿真快速入门401

21.1 添加仿真零件库402

21.2 放置和设置仿真器件403

21.3 放置仿真电源404

21.4 连接线路、放置仿真节点405

21.5 仿真设置405

21.6 进行电路仿真407

21.7 本章小结408

第22章 仿真元件简介409

22.1 元件仿真模型的参数409

22.1.1 仿真模型参数含义409

22.1.2 自定义仿真元件413

22.2 常用元件仿真参数设置414

22.2.1 电阻元件415

22.2.2 电容元件415

22.2.5 双极性晶体管元件416

22.2.3 电感元件416

22.2.4 二极管元件416

22.2.6 场效应晶体管元件417

22.2.7 MOS场效应晶体管元件417

22.2.8 MES场效应晶体管元件418

22.2.9 开关元件418

22.2.10 熔丝元件418

22.2.11 晶体振荡器元件419

22.2.12 继电器元件419

22.2.13 变压器元件419

22.2.14 TTL和COMS逻辑元件420

22.3 常用电源仿真参数设置420

22.3.1 直流仿真电源(Constant(DC)simulation sources)421

22.3.2 交流仿真电源(Sinusoidal simulation sources)421

22.3.3 周期性脉冲仿真电源(Periodic Pulse simulation sources)422

22.3.4 离散点仿真电源(Piece-Wise-Linear simulation sources)422

22.3.5 指数脉冲仿真电源(Exponential simulation sources)423

22.3.7 线性受控仿真电源(Linear Dependant simulation source)424

22.3.6 调频仿真电源(Frequency Modulated simulation sources)424

22.3.8 非线性受控仿真电源(Non-linearDependant simulation source)425

22.3.9 频/压转换器仿真电源(F/V Converter simulation source)425

22.3.10 压控振荡器仿真电源(VCO simulation source)426

22.4 本章小结427

第23章 仿真项目设置428

23.1 动态仿真分析(Transient Analysis)429

23.2 傅立叶分析(Fourier Analysis)430

23.4 噪声分析(Noise Analysis)431

23.3 小信号仿真分析(AC Small Signal Analysis)431

23.5 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432

23.6 直流扫描仿真分析(DC Sweep Analysis)433

23.7 温度扫描分析(Temperature Sweep Analysis)434

23.8 蒙特卡洛仿真分析(Monte Carlo Analysis)435

23.9 本章小结436

第24章 仿真波形显示窗口的使用437

24.1 波形显示窗口的使用438

24.2 本章小结4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