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例与图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例与图表
  • 张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80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基本知识-中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例与图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表1.1 本章知识框架图1

图1.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2

表1.2 人类环境的组成3

图1.2 人类与环境关系图5

表1.3 环境问题6

表1.4 环境问题的成因7

第二章 环境管理体制12

表2.1 本章知识框架图12

表2.2 环境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14

表2.3 美国环境管理体制概述15

表2.4 美国联邦政府的环境机构设置16

表2.5 美国联邦环保局的机构设置16

表2.6 日本环境管理体制概述17

表2.7 日本中央政府环境机构设置18

表2.8 日本环境省机构设置19

表2.9 德国环境管理体制概述20

表2.10 德国中央政府的环境管理机构设置21

表2.11 俄罗斯的新环境管理体制22

图2.12 我国中央环境管理机构的变迁图23

表2.13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24

表2.14 环境保护部的主要职责24

表2.15 其他分管环境保护工作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职责25

第三章 环境法基本原则31

表3.1 本章知识框架图31

表3.2 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的作用32

表3.3 协调发展原则的适用33

表3.4 预防原则35

表3.5 义务性原则36

表3.6 环境民主原则的适用37

第四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制度48

表4.1 本章知识框架图48

表4.2 环境规划与环境计划的区别49

表4.3 环境规划的分类50

表4.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52

表4.5 “三同时”制度53

表4.6 许可证的类型54

表4.7 许可证的管理程序55

表4.8 清洁生产制度57

表4.9 环境标准制度的意义59

表4.10 环境标准的分级与分类60

第五章 环境民事责任74

表5.1 本章知识框架图74

表5.2 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76

表5.3 法定免责条件78

表5.4 加害行为79

表5.5 损害后果的分类80

表5.6 因果关系80

表5.7 环境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81

第六章 环境行政责任96

表6.1 本章知识框架图96

表6.2 环境行政责任构成要件98

表6.3 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99

表6.4 环境行政处罚和环境行政处分区别100

表6.5 环境行政复议的范围101

表6.6 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告102

表6.7 环境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03

第七章 环境刑事责任112

表7.1 本章知识框架图112

表7.2 环境犯罪的刑罚措施114

表7.3 环境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15

表7.4 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116

表7.5 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117

表7.6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118

表7.7 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罪119

第八章 环境纠纷处理程序135

表8.1 本章知识框架图135

表8.2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程序137

表8.3 环境民事诉讼的类型138

表8.4 环境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139

表8.5 环境刑事诉讼与普通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141

第九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149

表9.1 本章知识框架图149

表9.2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体制151

表9.3 大气环境标准的制定152

表9.4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154

表9.5 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155

表9.6 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157

表9.7 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158

第十章 水污染防治法169

表10.1 本章知识框架图169

表10.2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171

表10.3 水环境标准172

表10.4 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执行172

表10.5 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法律制度173

表10.6 水污染防治措施174

第十一章 海洋污染防治法187

表11.1 本章知识框架图187

表11.2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体制189

表11.3 防治海洋污染的基本制度191

表11.4 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192

表11.5 防治海岸工程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194

表11.6 防治海岸工程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195

表11.7 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196

表11.8 防治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197

表11.9 对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的控制措施197

表11.10 船舶污染事故等级198

表11.11 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199

表11.12 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199

第十二章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8

表12.1 本章知识框架图208

表12.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行政管理体制210

表12.3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的一般规定211

表12.4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212

表12.5 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213

表12.6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214

第十三章 噪声污染防治法223

表13.1 本章知识框架图223

表13.2 行为与注意事项227

表13.3 行为主体与注意事项228

表13.4 行为与法律责任229

第十四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其他危险物质安全管理的规定233

表14.1 本章知识框架图233

表14.2 防治放射性污染的法律规定235

表14.3 防治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法律规定237

表14.4 防治农药污染的具体法律规定239

表14.5 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的法律规定240

第十五章 土地资源法252

表15.1 本章知识框架图252

表15.2 土地所有权254

表15.3 土地使用权255

表15.4 耕地保护257

表15.5 建设用地258

第十六章 海域资源法263

表16.1 本章知识框架图263

表16.2 海洋功能区划制度264

表16.3 海域使用的申请与审批266

表16.4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268

表16.5 海域使用权269

第十七章 水资源法276

表17.1 水资源法276

表17.2 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278

表17.3 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279

表17.4 用水管理的规定281

表17.5 河道保护的主要措施282

表17.6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法律措施283

表17.7 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283

第十八章 矿产资源法291

表18.1 本章知识框架图291

表18.2 矿产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293

表18.3 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293

表18.4 探矿权、采矿权基本制度294

表18.5 探矿权人的权利义务295

表18.6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296

表18.7 矿产资源保护制度297

表18.8 煤炭资源保护管理主要措施297

第十九章 森林资源法304

表19.1 本章知识框架图304

表19.2 森林经营管理306

表19.3 森林保护308

表19.4 森林采伐的规定309

第二十章 草原资源法313

表20.1 本章知识框架图313

表20.2 草原权属及转让制度316

表20.3 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规划317

表20.4 草原建设规定318

表20.5 草原利用规定319

第二十一章 野生动植物资源法326

表21.1 本章知识框架图326

表21.2 野生动物保护级别划分328

表21.3 野生动物保护名录329

表21.4 野生动物猎捕、狩猎管理的规定330

表21.5 野生动物经营利用331

表21.6 野生动物管理的规定333

表21.7 野生植物保护级别划分334

表21.8 野生植物采集管理规定336

表21.9 野生植物管理337

第二十二章 特殊区域保护法概述345

表22.1 本章知识框架图345

表22.2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一)347

表22.3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二)347

表22.4 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条件348

表22.5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349

表22.6 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机制350

图22.7 自然保护区的分区管理示意图351

表22.8 自然保护区的分区管理制度352

表22.9 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353

表22.10 风景名胜区的分类354

表22.11 风景名胜区建设的有关规定355

表22.12 风景名胜区规划制度356

表22.13 风景名胜区利用、管理的有关规定357

表22.14 森林公园设立的条件358

表22.15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区别359

表22.16 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区别359

表22.17 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360

表22.18 风景名胜区的分级管理制度360

表22.19 森林公园的设立、撤销、合并、变更的法律程序361

表22.20 森林公园保护及管理规定362

第二十三章 国际环境法基础371

表23.1 本章知识框架图371

表23.2 国际环境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373

表23.3 国际环境法的主要渊源374

表23.4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375

表23.5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376

表23.6 国际大气和外层空间保护法377

表23.7 国际自然资源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法378

表23.8 国际水道保护法379

表23.9 争端解决380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环境管理体制12

第三章 环境法基本原则31

第四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制度48

第五章 环境民事责任74

第六章 环境行政责任96

第七章 环境刑事责任112

第八章 环境纠纷处理程序135

第九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149

第十章 水污染防治法169

第十一章 海洋污染防治法187

第十二章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8

第十三章 噪声污染防治法223

第十四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其他危险物质安全管理的规定233

第十五章 土地资源法252

第十六章 海域资源法263

第十七章 水资源法276

第十八章 矿产资源法291

第十九章 森林资源法304

第二十章 草原资源法313

第二十一章 野生动植物资源法326

第二十二章 特殊区域保护法概述345

第二十三章 国际环境法基础371

热门推荐